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走遍中国二------我的进藏之路(目前行程已到:拉萨--林芝--定日县)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3):    1   <<  6  7  8  9  10  >>   33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阿原 于 2009-07-15 07:49 加入推荐
2009-05-13 14:43  #76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进藏图片46
远处的沙坑,躲着一口泉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月牙泉”!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03:05  #77
初级会员
非常的道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8
发帖数: 8
注册日期: 2009-03
来自: 中国, 江苏, 泰州
走遍中国一 早已关注 走遍中国二 更加精彩 这也是我的梦想 我只走了小半个中国 可惜用的是小DC 到后来才知道自己慢慢喜欢上了摄影 和一直在路上寻找的感觉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12  #78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引用:
最初由 非常的道 发表
走遍中国一 早已关注 走遍中国二 更加精彩 这也是我的梦想 我只走了小半个中国 可惜用的是小DC 到后来才知道自己慢慢喜欢上了摄影 和一直在路上寻找的感觉


多谢关注!
圣者云:读万卷书,尚需行万里路!旅行也是实践的一种方法;
旅行可以涤荡你的心灵!抛开尘世间的烦恼,让您的心充电;
旅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包括历史的,人文的,地理的,摄影方面的,还有情感的;
旅行可以用摄影留住美,也可以用这份美陶冶心情,包括看到你的游记和摄影作品的人;
旅行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伟大,大自然的宽容,时空的穿梭,人的渺小和作为人的我们应该值得珍惜,好好去努力以便给这一刹那时空留点什么!

旅行使人伟大!!!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14  #79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继续我的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15  #80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进藏图片47
在沙漠中间有一湾月牙形的湖,还有湖边的那一抹绿,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18  #81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进藏图片48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
  
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处,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奇观。对于月牙泉百年遇烈风而不为沙掩盖的不解之谜,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是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遂成为单独的水体。因为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中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这种解释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没有消失的一个原因,但却无法说明因何飞沙不落月牙泉。
  
在鸣沙山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就像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潺潺!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20  #82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进藏图片49
月牙泉的周围是高高的沙山,中间有一个形似月牙的小湖。鸣沙山在刮风时会发出声响,所以叫鸣沙山,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
  
月牙泉最像初五的一弯新月,落在黄沙里。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潺潺,是当之无愧的沙漠第一泉!
  
月牙泉,梦一般的谜,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月牙晓澈”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25  #83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进藏图片50
月牙泉在敦煌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东西长218米,南北宽54米,平均水深5米左右。泉形逼肖月牙,涟漪萦回。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
  
据说,月牙泉早在汉代就是游览胜地。唐代这里有船舸,泉边庙宇。泉南岸原有一组古朴雅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从东向西计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百余间。各主要殿宇有彩塑百尊以上,所绘壁画数百幅。重要殿堂均悬置匾额、碑刻,如“第一泉”、“别有天地”、“半规泉”、“势接昆仑”、“掌握乾坤”等,书法雅俊,堪称上品。当时这里亭台楼阁,庙貌辉煌,宫厅柱廊,临水而设。林木蓊郁,泉光与山色相映,古刹神庙,绕以常年香火。历代骚客游玩,吟诗咏赋,挥毫者不乏其人。史载,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得天马于渥洼池中,后人疑月牙泉即汉渥洼池,遂立一石碑曰“汉渥洼池”。“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由是,奇特的月牙泉更增添了传奇色彩。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29  #84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进藏图片51
月牙泉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月牙泉本身的地质结构、低洼地的地形条件和高定位的区域性地下水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上世纪40年代末期,敦煌城及其南部地区地下水位高出目前水位10米左右,在这种较高水位条件下,西北部平原区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进入泉域后在地形较低的洼地溢出,形成了月牙泉,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是月牙泉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月牙泉保持数千年长期不干的基本保证。
  
历史上的月牙泉不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极大。有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还能跑大船。20世纪初有人来此垂钓,其游记称:“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在当地老百姓中有铁背鱼、七星草和五色沙三件宝的说法。直到1960年前,泉水没有大的变化,最大水深9米,湖水面积22.5亩。
  
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近年来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时间是在1985年,那时月牙泉平均水深仅为0.7至0.8米。由于水少,当时泉中干涸见底竟可走人,而月牙泉也形成两个小泉不再成月牙形。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会消失”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此后,敦煌市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补水。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35  #85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进藏图片52
从2000年开始,敦煌市采取应急措施,在月牙泉周边回灌河水补充月牙泉水位,使月牙泉暂时免于枯竭。
  
2004年的水位下降至1.3米,泉水面积减小到7.8亩。目前,月牙泉水位在1米左右回旋,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治理,月牙泉这一世界级遗产将面临干涸枯竭的危险。
  
随着国家开发银行2000万元贷款落实到位,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也将于2006年年底开工。 将通过“节水”、“补水”、“引水”等多种方式来解救月牙泉。
  
1994年1月10日,甘肃省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由于周边地区生态恶化,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水位总下降幅度达6至7米,水域面积大幅缩减。为拯救鸣沙山月牙泉这一神奇的大漠景观,总投资4100万元的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于2007年初正式启动运行。应急治理工程在月牙泉周围修建四个渗水场向地下渗水,通过提高月牙泉周围的地下水位,保持并提高月牙泉的水位。这一工程已于2008年5月完工,月牙泉水位得到稳定并逐步提升。
  
随着甘肃敦煌月牙泉应急治理工程部分投入使用,月牙泉水位不断回升。近日,敦煌月牙泉再生“子泉”,出现“三泉相依” 奇观。
  
形状酷似一弯新月的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因千百年不变的“沙水共存、山泉共生”的自然奇观而成为国内著名的风景名胜。


从山顶上往下看月牙泉,他是那么渺小,随时有可能被风沙侵筮。我们是应该好好保护它!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40  #86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进藏图片53
鸣沙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木垒县哈依纳尔北5公里处,当地哈萨克人称其为“阿依艾库木”,意为“有声音的沙漠”。其山雄踞沙海,平地而起,共有5座赭红色的沙丘,其中最大的一座约500米,垂直高度过100米左右,呈现西南至东北走向。平时常有雷鸣号角之声从内发生,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忽而声响如万马奔腾、忽而柔细若琴若笛。假如你抓一把细沙奋力扬出,立刻就会激起无数蛙鸣。当你数人并排下滑,但闻遍山雷声滚滚,大有叱咤风雷之势。故此得名。
  
更有趣的是,那流动的细沙不是向下流,而是由下向上流淌,就像湖水因风绉面,荡起一圈圈柔和优美的涟漪。一清代诗人曾:“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 响语喁喁”。可见鸣沙山的迷人之处。鸣沙山下不远处,有一泉,形同满月,周围黄沙浩浩,虎视狼逼,千百年来却不为其所灭,实在叫人惊叹不已。但见泉水由沙底而出,清澈透明,饮之清凉甘洌,泌人肺腑。使鸣沙山更添几处神奇。
  
天地奇响,自然妙音──鸣沙山,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麓,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我国四大鸣沙山之一。是“郭煌八景”之一,景名“沙岭晴鸣”。
  
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鸣响,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有人将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当你从山巅顺陡立的沙坡下滑,流沙如同一幅一幅锦缎张挂沙坡,若金色群龙飞腾,鸣声随之而起,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轰鸣不绝于耳。自古以来,由于不明鸣沙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本水草丰茂,有位汉代将军率军西征,一夜遭敌军偷袭,正当两厮杀难解难分之际,大风骤起,刮起温天黄沙,把两军人马全都埋入沙中,从此就有了鸣沙山。至今犹在沙鸣则是两将士的厮杀之声。
  
据《沙州图经》载:鸣沙山“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这段文字描述鸣沙山形状多变,其原因是流沙造成的。游人攀上沙丘,由山顶往下滑,沙砾随人体而落下,也会发出一阵阵轰响,近闻如兽吼雷鸣,远听如神声仙乐。自古人们将这一景观传为一奇。山体高达数十米,东西绵亘40多公里,南北纵横20公里,海拔1650米,宛如两条沙臂张伸围护着鸣沙山麓的月牙泉。
  
1994年1月10日,甘肃省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41  #87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进藏图片54
上山的木梯道,长达几百米,高达百米!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54  #88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进藏图片55
上山的老外,脚上裹的是防沙布。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57  #89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进藏图片56
覆重的工人,在几近60度的斜坡上爬行!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2:59  #90
会员
山中岁月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9
发帖数: 1515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进藏图片57
整个鸣沙山被霞光照得金光闪闪!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3):    1   <<  6  7  8  9  10  >>   33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22:42.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