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摄影杂谈 > 《伤逝篇》《冷暖篇》《扫街篇》尽力更新中,请大家赐教。  
回复帖子 总页数 (43):    1   <<  16  17  18  19  20  >>   43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人海飘过 于 2010-05-16 09:20 解除高亮
2010-04-27 00:05  #271
会员
苏空头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1
积分: 2768
发帖数: 2469
注册日期: 2008-05
来自: 中国, 浙江, 盐官 苏州
《这就是这个本地人都不叫好,据说去看了的人都叫好的地方的比较完整的记录,就不一一命名了》 认真观看,认真学习着。赞!找到了我没有的东西,看来我又可从新开始啦。。。。。谢谢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0:11  #272
会员
晚殇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1
积分: 805
发帖数: 622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南京
引用:
最初由 婉铱 发表


一种心伤油然而生·····


婉铱老师,还没来得及谢谢您呢,您介绍的这个地方还真是不错,陪我同行的也是资深业内人士,他们还挺纳闷,问我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有机会我们一块儿再去,听说那里的油菜花一点不比婺源差。

一定代向人海老师问好,拜托了。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0:13  #273
会员
晚殇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1
积分: 805
发帖数: 622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南京
引用:
最初由 太白遗风 发表

观察之细致,真的很佩服的。

再次谢谢太白遗风老师,我这次去的路上还和朋友们谈到您。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0:14  #274
会员
晚殇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1
积分: 805
发帖数: 622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南京
引用:
最初由 onlysun119 发表
我失骄杨君失柳”大家都知道这是毛主席的作品,毛主席为何要写《蝶恋花》这首诗词呢?1933年李淑一听说她的丈夫柳直荀离世了,就写了诗词,其中有一句是“底事太难堪?惊依晓梦残”以怀念她的丈夫。1957年她把这词寄给毛泽东(她与杨开慧是好友,柳是毛的老战友),毛作为回信写了这诗词。

以前读这诗词,估计许多人是和我一样理解的:骄杨是杨开慧,柳是柳直荀,这两人都是为了革命而牺牲了的烈士。那李淑一为何又说“底事太难堪”呢?以下参阅了《毛泽东大词典》、《毛泽东家世》及《中国“左”祸》等书。

难堪一:《毛泽东诗词赏析》长春出版社94年版,关于柳直荀的死是这样说的:“柳直荀1923年加入中国***,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参加过南昌起义,1932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但事实是:1932年“肃反”时,柳被一个叫夏曦的人(其人是中央特派员)投入到自己人的狱中,同年国民党攻到洪湖地区,我军在突围前将所有监禁的人(基本上都是红军官兵)全部杀害,其中就有柳直荀,年仅34岁。

另外在夏特派员的“英明“领导下,1932年到1934年,红三军连以上干部被杀了百分之六十,营以干部被杀了百分之九十,两万人的军队减到3000人,全军只有三个半党员:夏曦、关向应、贺龙、卢冬生(卢保留党籍算半个)。夏的四个警卫被他杀了三个。

难堪二:以下仅摘历史,是非自由君判:
1、1927年毛在长沙,8月要去指挥秋收起义,让杨开慧留在长沙参与农民运动。

2、1927年十月毛在袁文才处认识了贺之珍,对18岁年轻貌美的贺连称“看不出、看不出”。

3、1928年五月毛与贺在我们小时候就读过的八角楼举办婚礼。

4、1930年十月杨开慧在进行了三年的农民运动后被军阀何键抓住,十一月被杀害。杨在狱中曾说:“:“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摘自《凤凰博报》百夫长先生的博客。
老师所指的“伤”其实是说不出来的“痛”啊?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0:48  #275
会员
晚殇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1
积分: 805
发帖数: 622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南京
本来想过后再说这个主题的。
去这个叫“西河镇”的地方之前,完全没有准备,就是临时的冲动,故即没有概念,也没有动机。到了那里以后,我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门对,脑袋一下子涌进了许多东西,我是绝对反对无病呻吟的,因此,我告诫自己不采用任何夸张的手法和技术,就是记录,干干净净的记录,我仅仅取个名字,让读者自己去想,自己去看,自己去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感受去体会,这就是我唯一可以做到的。

就是这幅门对,告诉了我们很多东西。
晚殇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晚殇 最后编辑于: 2010-04-27 11:24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1:06  #276
会员
晚殇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1
积分: 805
发帖数: 622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南京
文中我所指的“伤”,内容随着读者不同生活阅历和体会而舞动,随着不同层次的人的感受而变化,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将随着这个据说很久远又很不久远;据说值得保护又很不值得保护;据说很多人都还记得又已经被很多人遗忘的村落逝去,感性的,物质的包括记忆中的。
晚殇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4:05  #277
会员
晚殇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1
积分: 805
发帖数: 622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南京
"每个人的摄影道路,始于记录并终结于记录。起初,我们像孩子一样,以一种很本真的态度来摄影,拿着相机拍下对自己珍爱而有意义的东西。而在历经主题、形式、美、概念、艺术等诸多历练之后,慕然回首,重新看待被自己曲解了半生的东西,发现我们曾经在乎的东西并不重要。我们曾经把精力更多地花费在利用影像上,而被我们忽略的却是重要的、本质的东西,那就是日常的生活。

观察,是一种观看与思考的结合。对生活的重新观察,有时候无需摄影。一个细小的观察却可能牵扯出一个宏大的主题,让我们安静地走在通往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之路上,去好好打量与反复提炼那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东西。"

晚殇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4:07  #278
会员
晚殇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1
积分: 805
发帖数: 622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南京
“今天,在摄影已经不再是艺术,只是一种描述性的视觉语言,摄影家也不再是一个迷恋于自我表达与关注摄影自律性的艺术家,而更像是一个社会学家的时候,他要做的工作已经超出了个人的带有自恋倾向的表现主义情结,他使命般地要为自身之外和摄影之外的某些对象工作。”
晚殇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4:09  #279
会员
晚殇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1
积分: 805
发帖数: 622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南京
技术是有限的,感觉和认识才是无限的。这样的认识,大家能够接受吗?
晚殇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4:31  #280
会员
晚殇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1
积分: 805
发帖数: 622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南京
我们既然行走在摄影这条路上,追求的应该是这条路的目的地,而不应该是非要用某一种方式来走,更不应该把重点放在研究用什么方式走到头。
晚殇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晚殇 最后编辑于: 2010-04-27 14:51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5:23  #281
会员
晚殇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1
积分: 805
发帖数: 622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南京
是走,是跑,是爬,是正着走,还是反着走,是重记录还是重技术,等等,都不是问题。
晚殇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5:25  #282
会员
晚殇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1
积分: 805
发帖数: 622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南京
金色的阳光是如何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该不该是金色的阳光。
晚殇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5:54  #283
会员
不放弃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853
发帖数: 771
注册日期: 2009-08
来自: 中国, 北京, 海淀
引用:
最初由 晚殇 发表
本来想过后再说这个主题的。
去这个叫“西河镇”的地方之前,完全没有准备,就是临时的冲动,故即没有概念,也没有动机。到了那里以后,我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门对,脑袋一下子涌进了许多东西,我是绝对反对无病呻吟的,因此,我告诫自己不采用任何夸张的手法和技术,就是记录,干干净净的记录,我仅仅取个名字,让读者自己去想,自己去看,自己去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感受去体会,这就是我唯一可以做到的。

就是这幅门对,告诉了我们很多东西。

过去一直对“无病呻吟”不理解,今天算是搞明白了,谢谢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
延续是忠实瞬间的感受
http://blog.sina.com.cn/u/1401635465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7:49  #284
会员
晚殇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1
积分: 805
发帖数: 622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南京
引用:
最初由 不放弃 发表

过去一直对“无病呻吟”不理解,今天算是搞明白了,谢谢老师。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7 17:55  #285
会员
北方佬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49
发帖数: 1495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江苏, 徐州
读晚老这组片子,对我视觉器官刺激对大的是画面中丰富元素,完全打破了一些技术理论的所谓摄影是做减法的。虽然,晚老一再强调只是记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社会元素的记录,那些构图手法、光圈的运用都隐匿在丰富的人文元素之外了。特别喜欢这两段文字:“今天,在摄影已经不再是艺术,只是一种描述性的视觉语言,摄影家也不再是一个迷恋于自我表达与关注摄影自律性的艺术家,而更像是一个社会学家的时候,他要做的工作已经超出了个人的带有自恋倾向的表现主义情结,他使命般地要为自身之外和摄影之外的某些对象工作。”
"每个人的摄影道路,始于记录并终结于记录。起初,我们像孩子一样,以一种很本真的态度来摄影,拿着相机拍下对自己珍爱而有意义的东西。而在历经主题、形式、美、概念、艺术等诸多历练之后,慕然回首,重新看待被自己曲解了半生的东西,发现我们曾经在乎的东西并不重要。我们曾经把精力更多地花费在利用影像上,而被我们忽略的却是重要的、本质的东西,那就是日常的生活。

观察,是一种观看与思考的结合。对生活的重新观察,有时候无需摄影。一个细小的观察却可能牵扯出一个宏大的主题,让我们安静地走在通往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之路上,去好好打量与反复提炼那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东西。"

一下捅开了我们心里的那层纸!


____________________
肖像是个人情感的风光
风光是天地灵动的肖像
拿相机的人都是老师
给予批评的人都是严师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43):    1   <<  16  17  18  19  20  >>   43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8:35.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