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摄影杂谈 > 135胶卷会淘汰吗?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1):    1  2  3  4  5  >>   3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2010-02-26 22:28  #16
会员
仁者乐山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590
发帖数: 3436
注册日期: 2005-10
来自: 中国, 重庆, 重庆
引用:
最初由 春樱秋枫 发表

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以及音乐艺术一样,不存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替代。这就是艺术与技术的本质区别。

我们在理解楼主提出的问题产生了差异。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2-26 22:33  #17
会员
同尘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702
发帖数: 68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云南, 玉溪
引用:
最初由 叶榆人 发表
去年,大理举办了首届国际摄影会,在玉洱园拍摄现场,我看到意思的一幕,中国数码摄影协会的,使用120胶卷拍片(估计是反转片)。这说明,胶卷还是有人用。
我也还在用胶卷拍。
使用胶卷的人少,但只要胶卷在生产,就不怕。



在下想上一台哈苏Xpan II,但又怕以后买不到胶卷真的成了文物,那可就可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光同尘 图如其人 因为喜欢 所以坚持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2-27 05:22  #18
版主
太白遗风

级别: 大学三年级
精华: 5
积分: 27312
发帖数: 25622
注册日期: 2005-12
来自: 中国
引用:
最初由 同尘 发表


在下想上一台哈苏Xpan II,但又怕以后买不到胶卷真的成了文物,那可就可惜了。

应该说,在很长的时间里,胶片还是会有卖的,虽然卖的店越来越少,没客户,谁还去进货啊。
但是冲洗、印制却会越来越不容易。因为客户少了,不会即冲即印,要等凑齐了一定的数量,才开机。想快就比较难。
当然,自己冲印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只是成本很高。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3-01 08:59  #19
会员
同尘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702
发帖数: 68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云南, 玉溪
引用:
最初由 太白遗风 发表

应该说,在很长的时间里,胶片还是会有卖的,虽然卖的店越来越少,没客户,谁还去进货啊。
但是冲洗、印制却会越来越不容易。因为客户少了,不会即冲即印,要等凑齐了一定的数量,才开机。想快就比较难。
当然,自己冲印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只是成本很高。


确实如此,传统冲洗胶卷业务地级市一般很难生存了。我们这里就已经基本停了,即使偶尔开一下药水也藏得不得了。只能跑到省城去,省城也是一个星期才换一次药水。
同尘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光同尘 图如其人 因为喜欢 所以坚持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3-01 21:11  #20
会员
郑武奇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2
积分: 19979
发帖数: 19275
注册日期: 2003-06
来自: 中国, 上海, 虹口
引用:
最初由 春樱秋枫 发表

胶片和胶木唱片比较相似,CD与数码属于同类物质。唱片并没有因有了CD而淘汰,只是使用者的数量少了而已。
因为有了最新锐的电脑以及卓越的软件,并不意味着绘画可以丢弃素描和写生。
因为有了最现代化的电子乐器,并不等于该淘汰古典和传统音乐。
接受新事物不是坏事,但摒弃传统则未必是好事。
大势所趋也好,无能为力也好,再高档的数码,也拍不出最低档胶片相机的效果(无此亲身体会比较的人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否定这句话,这也难怪),
再高明的PS手段也好,也无法模拟韵味浑厚、色调丰润的胶片之魅力。

135胶卷不会淘汰,至少也要等120淘汰以后。何况现在还有用座机的。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09-04/28/ff80808120debc260120ecf3aeb0293b1.shtml


[ 此帖由 郑武奇 最后编辑于: 2010-03-01 21:16 ]

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身边的美,拍摄身边的美

欢迎光临我的照相簿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3-05 03:04  #21
会员
Bokang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8307
发帖数: 7719
注册日期: 2006-03
来自: 其他, 未定, 未定
市场不可忽略。如果生产厂家不赚钱,产品就会被淘汰。这和是否艺术没有关系。尤其是高技术产品。如果没有了黑白胶片,个人搞搞银盐干板还说得过去。彩色胶片?玄。


____________________
Life is what it is until you make it what it isn't.

My Flickriver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3-05 10:48  #22
会员
同尘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702
发帖数: 68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云南, 玉溪
引用:
最初由 Bokang 发表
市场不可忽略。如果生产厂家不赚钱,产品就会被淘汰。这和是否艺术没有关系。尤其是高技术产品。如果没有了黑白胶片,个人搞搞银盐干板还说得过去。彩色胶片?玄。


有同感。所以现在是否上Xpan II还在十分的犹豫中,拿不准哦。
同尘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光同尘 图如其人 因为喜欢 所以坚持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3-05 11:05  #23
会员
久摄之图

级别: 高中三年级
精华: 6
积分: 12133
发帖数: 11288
注册日期: 2002-02
来自: 中国, 四川, CHENGDU
有一个现象不知大伙注意没:那就是目前所有的x光片,ct片啥的都还是用胶片,以便医生仔细诊断和存档。因此,个人认为胶片在其他更先进的影像成像介质出现以前绝对不会销声匿迹的 还忘了说:所有档案馆重要珍贵资料目前依然是用缩微胶片存档保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酒常灌 善饮好摄 呼吸吐纳 生生不息 职业闲人 活着真好 好好学习 天天照相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3-05 11:26  #24
会员
同尘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702
发帖数: 68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云南, 玉溪
引用:
最初由 久摄之图 发表
有一个现象不知大伙注意没:那就是目前所有的x光片,ct片啥的都还是用胶片,以便医生仔细诊断和存档。因此,个人认为胶片在其他更先进的影像成像介质出现以前绝对不会销声匿迹的 还忘了说:所有档案馆重要珍贵资料目前依然是用缩微胶片存档保留的


关键是135胶卷,彩色的、黑白的,他们继续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
同尘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光同尘 图如其人 因为喜欢 所以坚持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3-05 11:52  #25
会员
久摄之图

级别: 高中三年级
精华: 6
积分: 12133
发帖数: 11288
注册日期: 2002-02
来自: 中国, 四川, CHENGDU
引用:
最初由 同尘 发表


关键是135胶卷,彩色的、黑白的,他们继续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

她们存在的理由很简单,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哪个品牌回收胶片相机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再者说了,在高端的数喂鸡,最终除了屏幕显示,总要出相片吧?相片和胶片除了基材不同,其他应该相差不多吧? 这个理由更充分


[ 此帖由 久摄之图 最后编辑于: 2010-03-05 11:55 ]

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酒常灌 善饮好摄 呼吸吐纳 生生不息 职业闲人 活着真好 好好学习 天天照相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3-05 12:03  #26
会员
大只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286
发帖数: 1248
注册日期: 2007-05
来自: 中国, 广东, 番禺
做了个不严谨的对比测试,
数码---自动白平衡--后期没有调整
胶片---柯达Gold200--(11元/卷)--店冲店扫
大只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3-05 12:03  #27
会员
大只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286
发帖数: 1248
注册日期: 2007-05
来自: 中国, 广东, 番禺
做了个不严谨的对比测试,
数码---自动白平衡--后期没有调整
胶片---柯达Gold200--(11元/卷)--店冲店扫
大只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3-05 12:14  #28
会员
春樱秋枫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93
发帖数: 1551
注册日期: 2006-12
来自: 日本, 兵库县, 尼崎市
昨晚下班后路过常去的相机商店,原来是想和老板询价镜头的,顺便聊了胶片是否会消失的问题。老板说:「看上去使用胶片的人少了,实际上是使用数码相机拍照的人增多了,即便原来玩胶片的人减少了,但还是有那么一定量的消费者存在,所以胶片厂家不可能停止生产。」
与以前相比,玩照相的人口很少,现在是玩照片的人多了,就胶片人口而言,从绝对数上还是比以前多。
楼上有一位说与艺术无关,不妨请仔细看看,现在玩胶片的人当中,为了提高摄影水平和艺术感的人占绝大多数,而只是拍拍玩玩,不需要艺术的几乎都在数码行列中(当然数码人口中追求艺术的也很多,这里指的是不要艺术的人口部份)。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3-05 12:20  #29
会员
春樱秋枫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93
发帖数: 1551
注册日期: 2006-12
来自: 日本, 兵库县, 尼崎市
引用:
最初由 同尘 发表

关键是135胶卷,彩色的、黑白的,他们继续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

因为有懂得胶片玩味的消费者以及必须用胶片留底的场合之存在。
理由很简单吧?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3-05 14:01  #30
版主
太白遗风

级别: 大学三年级
精华: 5
积分: 27312
发帖数: 25622
注册日期: 2005-12
来自: 中国
引用:
最初由 春樱秋枫 发表

因为有懂得胶片玩味的消费者以及必须用胶片留底的场合之存在。
理由很简单吧?


俺期待了这么久,终于有人说出这比较关键的话来了!
看来,讨论还是值得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1):    1  2  3  4  5  >>   3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3:16.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