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拍照和摄影有何区别?
有则关于摄影的笑谈:一位摄影人来到乡村采风,遇到一多年未见的朋友,朋友向他打招呼:“来这里拍照吗?”摄影人答:“不是拍照,是摄影!”第二年摄影人又来到这里采风,恰巧又见到这位朋友。朋友想起上次的尴尬,便问道:“这次是来摄影吗?”摄影人回答:“不是摄影,是创作!”……这则笑谈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把拍照和摄影混为一谈,认为拍照就是摄影,摄影就是拍照,对两者之间的概念比较模糊。其实,摄影和拍照是有区别的。通俗地说,摄影比较专业,拍照则属于大众;拍照可以是业余的,但摄影必须是相对专业的。 那么,什么叫拍照、什么叫摄影呢?简单地说,拍照只是对事物表象进行记录,拍出的照片可能也很漂亮,但不一定有思想性。摄影则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个客观认知、加上自已主观理解的再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拍照人人都可为之,而摄影则必须经过作者对事物进行深刻理解和挖掘,具有较深刻的内涵。 这些年来,随着数码相机的发展、普及,摄影的门槛已大大降低,尤其是电脑与网络的兴起,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一展自我的方便与机会。因此,网络上到处充满着照片,在一些摄影网站中,所谓的“作品”其实许多都只能称其为照片,真正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摄影作品可说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不少人都以为,只要挂上高档相机,就能出高档作品,就可以被称为“大师”了。 人人会照相,可是会摄影的不多;人人会拍照片,但能拍出作品的不多,而能拍出称为好作品的即使高手也不会太多。正如人人会说话,但能出书的不多,这个道理是相同的。本人虽爱好摄影,但拍摄的可能大多数仍属于照片之类的。面对拍照和摄影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以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我觉得主要有三点不同: 一、目的不同。 拍照是记录。用照相机把客观事物完整清晰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拍照的目的。这里强调的是客观真实性,正因为如此,照片就具有了史料价值、纪念价值和一定的科学鉴别价值。拍照要求拍摄者具备基本的拍摄技术。 摄影是创作。摄影者用照相机作为工具,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并以此来感染观众,这就是摄影的目的。这里强调的是主观元素,没有主观元素就谈不上创作。正因为如此,摄影作品的史料价值和纪念价值退居次要地位,科学鉴别价值基本丧失,而艺术欣赏价值处于主要地位。摄影不但要求拍摄者熟练掌握运用各种摄影技术和技巧,更要求拍摄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也即需要发挥好镜头后面那个“头”的作用。 二、方法不同。 拍照有一般的程式。主体居于画面正中,角度平常、不新颖,只求完整清晰,正面拍摄。因此,拍出的照片看不出或者主题不突出,画面较乱,十分平淡,动态瞬间虽然精彩可是别人也举手可拍,没什么难度。拍照不注重用光、多用顺光,不求用光进步,明暗对比差,缺乏提炼,快门一按,几百张就出来了。拍照不做或很少做后期,因为后期制作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客观真实性。 摄影虽然没有固定的程式,但它讲究构图、用光、色彩和技巧的运用。主体可以出现在画面中的任何地方,只要拍摄者认为合适就行,主体也不必完整,拍摄者经常只选取主体中最具表现力的某一个局部。 摄影用光也多种多样,只要达到拍摄者的创作要求,什么样的光线都可以采用。拍摄时还经常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曝光量,以追求高调或低调的画面效果。 摄影者对于景深的要求与拍照者正好相反。他们认为艺术需要含蓄,那种事无巨细一览无余的拍摄方式缺乏艺术感染力。为此他们不惜省吃俭用,花费巨资购置高档相机和大光圈镜头,其目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为了让片子拍得“该清楚的清楚,不该清楚的就不那么清楚”,这让一般的拍照者觉得很不可思议。 摄影创作大都需要进行后期制作。摄影师大多有一个共识:前期拍摄的是素材,只有经过后期制作才是作品。 摄影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管什么题材的作品都要有主题(兴奋点),富有内涵,可以反复看,有嚼头。作品有新意、有独创性,能与众不同。同时,能够用作品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能打动人、震撼人。所以,一幅好的作品是要用心血去完成的,为了一幅好作品,在一个点上用几十天、几年的时间可能也不算多。 三、结果不同。 拍照的结果是照片,摄影的结果是作品。 综上所述,摄影作品与照片的区别就在于: 有主题,有内涵,有光影,有构图,有美感等。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要想使自己的“照片”上升为“摄影作品”,在按下快门之前应考虑以下四点:一是为什么要拍这个?是什么吸引了自己? 二是用什么办法来强化这个吸引自己的东西;三是考虑在画面中其他东西如何搭配;四是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这里举个例子:如果你在街角遇到一个让你很有感觉的小孩走过来,你打算怎么拍?用多大光圈,多少快门?把小孩放在画面中的什么位置?等小孩走到离镜头多远的时候按快门?要不要等光线?是逆光还是顺光还是侧逆光?用广角镜头还是长焦镜头?以什么为背景?背景是虚化还是同样清晰?虚化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这些东西不建立在大量拍摄实践的基础上和对摄影基本技术的理解上,就不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否则你就是看到了,也不一定拍得下来,或者拍下来了也只是废片。 因此,想学摄影拍出作品,必须踏踏实实地先掌握最基本的东西。光圈、快门、景深等在摄影诞生之初就已经确定了,不管你嫌不嫌它们烦,你都不能回避。常见有的人手中拿着高档相机,一问连使用说明书都还没认真看上一遍,这怎么行呢!不掌握这些基本技术,就谈不上更进一步的东西。当摄影者能够熟练掌握手中的工具为自己服务的时候,对所拍景物的理解就是每个摄影者自己的事情了,我认为这就是“拍照和摄影”的区别。为什么有的人拍了一辈子也出不了名,而有的人却成了摄影家,这就是功夫在内而不在所拍之表象,值得每个人在玩的时候多加思考。其实,艺术就是“玩”出来的,“胡思乱想”才能出佳作。有深度、有独创性的图片,已经成为每个摄影者显示水平的努力方向和终身追求的目标。正如有的人所说:“图片的生命力和历史价值首先看它有没有独特性和与众不同,只有内容和手法独一无二的片子才能载入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