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走马观花(欧洲印象)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9):    1   <<  21  22  23  24  25  >>   29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2014-06-07 08:47  #346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卢浮宫,藏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更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还有法国、意大利的远古遗物,陈列面积5.5万平方米。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不断增加,更不用说拿破仑向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征用的艺术贡品了。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7 09:12  #347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在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阿佛洛狄忒是爱与美的女神。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她掌管人类爱情、婚姻、生育以至一切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生于海中,以美丽著称。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
  《断臂维纳斯》已经是世界家喻户晓的青春美的女神雕像。大理石雕,高204厘米。相传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其雕像于1820年2月发现于爱琴海的希腊米洛斯岛一座古墓遗址旁,是一尊手臂残缺的大理石雕塑。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右臂残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而妩媚。法国重金收买后陈列在卢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以其绝世魅力震动了世界,从此,“断臂维纳斯”就著称于世,成为爱与美的象征。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0:13  #348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世界名画之一《大宫女》—安格尔
安格尔在等待去罗马留学的这段时间,曾接受过今属比利时的列日城的一幅订件,为那里画一幅《第一执政波拿巴肖像》,此时正值1803年,即路易十六被处死之后,拿破仑又发动旨在推翻督政府的雾月十八日政变的重要时期。这位第一执政官要实行全国的军事独裁统治,人民无不切齿痛恨。安格尔却应允去完成这样一幅肖像画。1806年,他又画了《拿破仑一世在皇座上》,这后一件作品已是赤裸裸地为庆贺这个军事独裁者称帝而创作的歌颂性作品。安格尔不问政治,却在这两幅画上宣告了自己的立场。当作品于同年在巴黎沙龙展出时,受到了舆论界的冷嘲热讽。

“人们总以为,沙龙是鼓励绘画的地方,其实不,它给绘画提供的是一条可悲的道路。”1813年,他与玛德莱娜·夏佩尔小姐结婚,总算使他得到一些慰藉。他说道:“夏佩尔是自我牺牲精神的典范,她成为我生活中的安慰。”这时,他除了画神话题材之外,还画了几幅裸体题材的大画,准备送往巴黎再度露面。这一幅《大宫女》(这时法国的贵族上层对具有强烈的东方情调的土耳其内宫生活极感兴趣,一些画家为满足贵族这种视觉需要刻意去描绘土耳其闺房的淫艳生活。安格尔先后画过好几幅土耳其宫女的形象。《大宫女》这一画题是为区别他的另一幅油画《宫女》)就是这时期他描绘裸女题材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引起了观众更大的抨击。人们说,作为达维特的学生,安格尔走得太远了。他们讽刺说:“安格尔先生画活人,就象几何学家画固体一样。为使其预算好的线条赋予素描以立体感,他什么事都做了!他把人体的各个局部忽而放大,忽而缩小,就象普洛克鲁斯特床上的俘虏

传说中的古希腊强盗,缚其俘虏于铁床上,如身长过榻则断其足,如不及则强伸之使与榻等,一样随意伸缩。有时他感到沮丧,便不再去加强这种可诅咒的立体感,开始使轮廓完善。这就叫舍本求末,用刀鞘代替宝剑来决斗评论家德·凯拉特里说得较为中肯些,他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然而安格尔的学生、曾为其老师作传记的阿莫里·杜瓦尔说得就更中肯:“他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不这样诱人了。”

这幅《大宫女》就严格的古典风格去要求,确实存在很多“越轨”之处,首先,色彩的“音域”受到严重破坏,背景上很强的蓝色和裸体肌肤的黄色,以及人体的明暗和粉红色调极不谐调,其次是前面所说的夸张了的形体,这个女裸体几乎成了变形美的一种试验,它完全背叛了老师的庭训。安格尔的学生杜瓦尔为此曾竭力为他作辩解,他说:“我并不想说,安格尔先生是个浪漫主义者。但我也要肯定,他从来不是当时所理解的那种意义的‘古典主义者’。”

安格尔似乎在这幅画上显示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独立性,但由于安格尔的美学信念的坚定性,这里的表现反而给人们造成对他的见解的模棱两可性,攻击与批评是在所难免的。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我们觉得安格尔具有他的探索勇气,尽管他所画的这个人物是有着很大的虚构性。

此画约于1814年完成,为91×162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0:24  #349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世界名画之一《拿破仑一世与约瑟芬皇后加冕礼》(Sacre de l'empereur Napoléon Ier et couronnement de l'impératrice Joséphine)

 大卫奉拿破仑之命,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完成巨作,用画卷纪录下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仪式的这一不朽的时刻。就像所有的政治宣传作品一样,在这幅画中也有一些对现实的加工:
皇帝的母亲端坐于宝座上,位于画面中间很显著的位置。而事实上她因为生儿子的气而没有出席。拿破仑的形象被理想化了,变得更高更瘦,跪在他面前的约瑟芬皇后,也在拿破仑御用画师大卫的笔下年轻了许多。由于拿破仑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大卫没有在画中表现他加冕的情节,而是最终选择了不那么有争议的约瑟芬加冕作为主题,但坐在拿破仑身后的教皇庇护七世并非衷心为新皇帝祝祷。
画面光线处理的技巧十分娴熟,在一百五十个人物肖像中,很自然地突出了主要人物,并恰到好处地照顾到某件首饰上镶嵌的宝石或某件衣物面料的柔滑。从某种角度来说,大卫是现代摄影师的先驱,就像他们纪录世界重要人物的大事件,在报纸上展现出的奢华场景不禁令民众浮想连翩。而在画面上所有这些人物中,最生动的应该是身穿红衣站在画面右端的外交部长塔列朗(Talleyrand),他似乎对这台透着炫耀味道的好戏投去嘲讽的一瞥。
《加冕》这幅历史巨画巧妙而忠实地记录了大卫热情支持的拿破仑加冕时的情景。为了巩固帝位,拿破仑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到巴黎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号召力,让法国人民乃至欧洲人民承认他的“合法地位”。但是在加冕时,拿破仑拒绝跪在教皇面前让庇护七世为他加冕,而是把皇冠拿来自己戴上。大卫为了在这幅富于历史意义的画面上回避这一尴尬事实,煞费苦心的选用了皇帝给皇后加冕的后半截场面。这样一来,既在画面上突出了拿破仑的中心位置,又没有使教皇难堪。画面气势庄严,众多有名有姓的真实历史人物:宫廷权贵、大臣、将军、贵妇、红衣主教、各国使节等都以精确的肖像来表现,栩栩如生地被组织在庄严辉煌的加冕仪式上。画中主要人物的行列都被安排得较低,使殿堂显得更加高大堂皇,站立的参加加冕礼的人物排成半圆的弧形,缺口处被安排了仪式的主角,人物层次丰富活灵活现。为了画好这一巨作,大卫找人帮他制作了一座模仿加冕全景的沙盘,以便按照整体构思来进行画面光线的调整。整幅画的色调热烈而华贵,画家以金黄和大红色为主基调,各种冷暖色调犹如彩线织就喜庆氛围这一富于历史意义的宏大场面显示出大卫不凡的手笔。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M一滴水 最后编辑于: 2014-06-08 11:03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0:39  #350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世界名画之一:画家与女儿像 1789年 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 法国 布上油画 130×94CM 现藏巴黎卢浮宫藏
《画家和她的女儿》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也是她的自我写照。上述肖像画的特点在这幅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她32岁时所作,十分潇洒优雅。女画家装束朴素典雅,端庄秀丽,目光温柔而深情。她俯身坐着,双臂围抱着女儿的脸。女儿天真可爱,把脸紧贴母亲,搂着妈妈的脖子,显得无限妩媚。作品将母女之爱、亲子之情画得十分动人,也表现了画家自己的温婉多情。构图采用了稳定匀称的三角形,色彩雅致和谐,线条优美洗练,背景不加任何陪衬,更突出了主题。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M一滴水 最后编辑于: 2014-06-08 10:42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0:53  #351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世界名画之一《萨宾妇女》,大卫(法国),1789——1799年,画布,油画,386厘米·20厘米。这是大卫被捕入狱时开始绘制的,也是他出狱后的第一幅作品。据说他将这幅画献给了自己忠诚的妻子。大卫师从布歇,后又拜皇家美术学院教授维恩为师。青年时期的大卫对封建王朝的腐朽深恶痛绝,作为拿破仑的宫廷画师,他通过历史画和肖像画对那一时期的历史做出了杰出的艺术描述。《萨宾妇女》是被使用较多的绘画题材,再现和睦、宽容的主题。据说,由于古罗马缺少女性,创设者罗慕斯便命令将士到附近的萨宾抓了许多女人回来。几年后,萨宾为了夺回自己的女人而发动了攻击。而这些女人早已成为了母亲,过得满足而幸福,因此,她们带上孩子来阻止战争的发生。画面中央的女子以当时著名的美女姐妹为模特,年老的女人则是以大卫的母亲为模特,表现了她们祈求和平的愿望。画面上所有人物都以裸体或半裸体出现;远景、近景的人物安排都按照黄金分割的视觉法则构图,整个场面充满杀气。大卫曾这样说道:“当我画这幅画的时候,我曾力求精确地表现古代的风俗习惯,使罗马人和希腊人看了我的作品不会把我当外人。”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1:23  #352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利奥奈 拉斐尔 意大利 布面油画 82*66cm 1516年作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拉斐尔的《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利奥奈》这幅作品真切而生动地反映了这位政治家、外交家兼学者于一身的形象特征:他那黑亮、锋利而又平和的眼神,好象能够看穿一切;他那微红、紧闭、外柔内刚的双唇,显示了他自信、果断、严谨和善辩的机巧;微微翘起的下巴,那浓密、整齐的络腮胡须,显示了意大利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特有的风范;那黑色的礼帽,白色的衬衫,灰黑色的素装又反映了被画者在当时主张摒弃艳装提倡素装的时代风尚。如果用拉斐尔的这幅肖像画与前两期我们看到的作品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他的画既没有达.芬奇画中那朦胧、神秘的晦涩;也没有米开朗基罗雕刻中那紧张、沉重的悲剧意识。他的画单纯、明快、温煦、甜美,与前者相比显得更亲切、更平和、更能接近一般欣赏者的审美口味。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1:31  #353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世界著名油画《迦拿的婚宴》保罗.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生于意大利维罗纳,1588年4月19日卒于威尼斯。原名叫保罗.卡尔亚里,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 艺术大师提香有两个伟大的弟子:丁托列托和委罗内塞,他们同时被誉为十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三杰。委罗内塞善于兼收并蓄提香、米开朗基罗、拉斐尔、G.罗马诺等人的精华,自成一家。他的绘画充满世俗生活情趣,偏重装饰趣味,在写实传真的基础上,以豪华的场面、众多的人物和富丽的色彩取胜,受到市民和豪门显贵的欢迎。
1560年,委罗内塞到罗马游学,回到威尼斯后构图更趋宏大。代表作《迦拿的婚宴》(1563),表现基督在加纳城参加一次婚礼宴会的情景。他无意于刻画主角人物,却著力描绘婚礼宴会的浩大场面,把宴席摆在豪华的古典建筑围绕著的庭院中,成百的宾客在饮酒庆贺,乐师、仆役则穿插其间,甚至猎犬也伴随左右,各种人物都画得栩栩如生,特别是丝绸锦缎的色调光彩夺目,一片富丽堂皇的景象。这幅杰作奠定了委罗内塞的艺术风格。10年以后他又画了题材近似的《利未家的宴会》,表现基督参加税吏利未的豪华宴会的情景,构图更为宏伟,把他的艺术特色发挥尽致。但是他因在此画中表现了侏儒小丑、醉汉、犬、猴等,而被宗教法庭认为有渎神圣,后在画家抗辩之下才未遭迫害。因此这幅画也成为新美术和腐朽的宗教势力分庭抗礼的一个象征。
该作品故事取自圣经《新约》,描绘的是耶稣基督在迦拿时所做的第一桩神迹.由于耶稣受邀请参加一家的婚礼,当主人的酒用尽.那个觥筹交错的画面中目睹了耶稣对仆人们说,‘把缸罐满水.’他们便把水缸灌得满满.
耶稣又吩咐仆人说:‘你们舀出一些来,把它拿给管筵席的.’..管筵席的尝了尝那已经变成酒的水后.管筵席的叫来新郎对他说:‘人家都是先上最好的酒,等客人喝醉了,然后才上次等酒,但是你却把最好的酒留到最后.’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M一滴水 最后编辑于: 2014-06-08 14:17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1:59  #354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萨丹纳帕路斯之死
作者 德拉克罗瓦
亚述国王得到战败的消息并被围困之后,躺在大床上。大床下面堆满了准备自焚的木柴,这位暴君淡定地、毫无表情地看着曾经给他带来欢乐的女人、仆人、马匹逐一被杀死。画家把暴君的淡定刻画得逼真。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2:05  #355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阿塔拉入葬
作者 安妮.路易杰罗德.特里奥松
画家用古典主义的手法.描述少女阿塔拉少女入葬的情景,这是一场生离死别的场景,人物刻画得含蓄,安静的紧抱着少女,意味着深深的悲哀。用这样的手法表现,更有艺术感染力。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3:43  #356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这幅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杰出代表弗朗索瓦·热拉尔《爱神和普赛克》.此作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美丽女神维纳斯因妒忌国王女儿普赛克的美丽而派她的儿子丘比特去惩罚她.岂料小爱神丘比特为普赛克的美貌所倾倒,他便将她带进自己的宫里,每夜与他幽会,只是不给她看到自己的面容.每当天亮即逃走.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很好地发挥了描绘人体的长处的手法,色调丰富艳丽,却又为统一的整体,整个画面充满着温馨的气息,烘托了这奇异的爱情故事.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3:55  #357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这也是大卫所作:The Courtship of Paris and Helen<海伦与帕里斯的爱情>
这就是引起<特洛伊>战争的爱情.海伦是世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的父亲是朱庇特,母亲通常被认为是勒达.海伦由其继父斯巴达君主廷达瑞俄斯抚养长大.在少年时代,她就曾被雅典英雄忒修斯拐走,不过后来被她的兄弟卡斯托耳和波鲁克斯救回.等海伦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希腊各地来求婚的青年纷至沓来,不过最终赢得她芳心的是后来成为斯巴达君主墨涅拉俄斯.在经过多年美满的婚姻生活之后,海伦受到了美神维纳斯的驱遣,当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出现在斯巴达向海伦求爱,并与她坠入情网.墨涅拉俄斯召集一大批希腊的君主和英雄,围攻特洛伊达十年之久.据荷马所言,海伦虽然目睹自己招来了生灵涂炭而深感懊悔,却始终与帕里斯情深意笃.最终希腊人获胜,墨涅拉俄斯心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要手刃自己的妻子,可是,面对海伦无与伦比的美貌,他手中的剑颓然落地.他们俩破镜重圆,回到斯巴达后和和美美地白头偕老.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M一滴水 最后编辑于: 2014-06-08 14:00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4:02  #358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这幅<皮格马利翁与加拉蒂亚>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先锋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的作品.说的是:古希腊有一位技艺超群的雕刻师,名叫比马龙(Pygmalion).他用一支洁白如玉的象牙,雕刻出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女加拉蒂亚(Galatea).比马龙深深的爱上了她,日夜祈求神将雕像变成真正的少女,和他成为终生的伴侣.最后终于精诚所至,神被比马龙的痴情所感动,于是将雕像变成少女,比马龙和加拉蒂亚终成眷属. 比马龙与加拉蒂亚的故事,后来成为心理学上广为研究与讨论的主题:比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所谓比马龙效应,就是期望的应验;当我们对自己有所期望时,这个期望总有一天会实现,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应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4:08  #359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这幅<田园合奏曲>又称<乡村音乐会>,是乡土自然美和女性裸体美的绘画结合,不仅表现了画家对时代精神的探索,还反映了16世纪以来威尼斯绘画风格的审美理想.这件作品先是由乔尔乔内绘制,后由提香继续完成的。这件作品展示了一幕耽于幻想的神、人心灵交流的幻境,充满神秘的诗意. 这是一幕耽于幻想的神与人心灵交流的幻景(一说这两位裸女是仙子).这种交流以音乐合奏的方式来实现:在宁静幽雅的大自然怀抱里,两个穿着风流的青年贵族和两个裸体女子,在一块僻静的山岗上休息.他们的内心是那样恬适.他们席地而坐,同奏着心曲。茂密的树丛,与远处飘动着的云彩,使画面的真实性似是而非。一切是那样和谐.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M一滴水 最后编辑于: 2014-06-08 14:13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6-08 14:37  #360
会员
M一滴水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85
发帖数: 650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市
世界名画之一荷拉斯兄弟之誓
1784年 雅克-路易·达维德 法国 330cm×425cm 布 油彩 巴黎 卢浮宫藏 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共和制时期,罗马人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了战争,但双方的人民却有着通婚关系。在这场战争中,荷拉斯兄弟被选出来与敌人进行格斗,达维德表现的正是个人感情服从国家利益的场面--老荷拉斯将武器分发给三兄弟,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画家运用了多侧面揭示主题的手法,使悲壮的戏剧性场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男人的刚毅、悲壮与女人的哭泣形成对比,深化了题旨的思想性
M一滴水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M一滴水 最后编辑于: 2014-06-08 14:43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9):    1   <<  21  22  23  24  25  >>   29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3:15.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