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 第三部分 摄影基本功
第三章 影像的景深控制 -----------------------------------
一 模糊圈的理论
镜头聚焦于被摄景物的某一点,该点在胶片上便形成焦点,焦点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光点。影像是由无数个光点组成的,构成影像的光点越小,影像的清晰度越高。而这种光点实际上是一个极小的圆圈。所谓模糊圈,就是指能在视觉效果上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小圆形光斑,又称为“分散圈”、“弥散圈”,如下图: 图中A、B、C分别代表三个物点,镜头对焦于A点时,A点的光线通过镜头在胶平面上结成影像A’(焦点),B、C两点分别结像在B’、C’,它们的光束在胶平面上的截面是圆形的光斑。 构成影像的光斑只要小于模糊圈,就能产生较为清晰的影像;当构成影像的光斑只大于模糊圈时,产生的影像就是不模糊的。一般规定底片模糊圈的直径为该照相机标准镜头的1/1000。135相机的标准镜头是50mm,其模糊圈的直径一般为1/20mm—1/30mm;120胶片的模糊圈则在1/10mm—1/20mm。 影像模糊圈的直径与观察者的视力、观看距离,影像的放大倍率相关。实验证明,如果在正常的视力和光线照度条件下,在25mm距离观看照片时,其模糊圈在直径为0.25mm。也就是说在此种条件下,对于模糊圈直径小于0.25mm的影像,人们观看时可以产生较为清晰的感觉;对于模糊圈直径大于0.25mm的影像,则会产生模糊的感觉。
二 景深的确定
所谓景深,通俗地讲,就是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与最远点的距离。 如下图所示,当镜头聚焦于景物中的A点时,A点在胶片上能清晰地结像。根据模糊圈的理论,在此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将被清晰记录。如果B、C两点也可以在胶片上结像光斑的直径小于模糊圈,则B、C两点也可以在胶片上产生清晰的影像。B点到C点的距离就称为景深。距离镜头最近的能产生清晰影像的物平面(K)称为景深前界,距离镜头最远的能产生清晰影像的物平面(J)称为景深后界。 调焦对准平面(I)与景深前界之间的距离称为后景深。 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 ---------------------------- 1 光圈 -----------------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2 镜头焦距 ---------------------- 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
3 摄距(拍摄距离) ------------------------------------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拍摄距离远,景深大;拍摄距离近,景深小。但是这种比例关系必须控制在超焦距以内,否则会呈现相反的规律。
走进大自然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走进大自然 最后编辑于: 2006-06-02 21: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