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论石窟艺术  
回复帖子 总页数 (6):    1   <<  6      < 上一页 |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红玫 于 2007-12-15 12:49 加入推荐
2007-12-19 11:35  #76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北侧的天王身披铠甲,手托宝塔,足踏夜叉,那全副武装的强健身躯和严肃镇定的神态以及金刚力士赤膊袒胸,刚强暴躁的性格,咄咄逼人的气势,俨然是勇敢善战的将士形象。

有意思的是,二十年前由于没有护栏,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大家都去抱金刚的大腿拍照留影,我也在那抱过一把,结果大家把金刚的大腿磨得黑乎乎油光光的,六年前管理者加上了铁栅栏,可惜影响了整体的审美观,这次再到龙门,改成了低矮的石护栏,说明了社会在不断地文明和进步。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9 11:36  #77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南北两侧的两个夜叉的形象都显得体魄健壮,浑身肌肉突起,充满反抗精神。尤其是南壁增长天王足下的夜叉,挣扎爬起,上颚门牙紧紧咬住下嘴唇,双目向外突出,鼻孔似乎向外喷气,那抑制不住向外迸发的力量,大有挣脱重压之势,它的形貌怪而不丑。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9 11:38  #78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工匠艺师们的另一高明之处,就是采取新颖别致的夸张手法,来解决天王、力士与卢舍那大佛在形态高度上的矛盾。护法神作为大佛的护持者,即使站着也不能高出坐着的卢舍那佛,否则,就造成了喧宾夺主或者等量齐观的效果。因此,工匠艺师们便利用人们的错觉,使天王力士的上身高大而适度,即所谓膀大腰圆,不失护法的气势,下身则有意缩短变小。因为下身在观者的仰视点之下,当人们仰视时,护法者上身所表现出的那种雄强的气势,早就紧紧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力,自然也就不会感到上下比例失调。从而使护法神形体高大,雄健有力,以其威慑的气魄,来显示卢舍那的佛法无边,同时又主次分明,保持了艺术形象的完整性。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9 11:44  #79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古阳洞:它是利用天然溶洞扩凿而成的。正壁主佛为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面相长圆,较为瘦削,头顶还塑了一个发冠,发冠本身是道的产物,这是在清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慈禧太后逃亡西安回北京途中路过龙门留下的,所以当地也有人称古阳洞为老君洞。

古阳洞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就是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之际。洞内雕刻90%以上是北魏时期的作品,是龙门石窟群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座洞窟。全洞平面呈马蹄形,顶似穹隆。由于此洞时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一窟,由此也看出北魏皇室崇佛的气氛,而且风格也由北魏前期粗旷、雄健、挺实变为清秀、美丽,面部表情刻画也由严峻变得比较温和,给人以亲切之感。洞内两壁井然有序的雕凿成三列佛龛,这些小龛都十分精细华丽,龛额装饰细致灵巧,图案花纹丰富多彩,在龙门石窟中堪称集北魏雕刻、绘画、书法、建筑、图案造型艺术之大成。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阳洞四壁及窟顶镌满佛龛造像,这些龛像多有造像题记,记录了当时的造像者的姓名、年月及早像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艺术及雕刻艺术的最珍贵资料。在金石碑刻艺术中负有盛名的《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是隶书向楷书过渡中一种比较成熟的独特字体,《龙门二十品》可以说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所以千百年来为书法家所称道。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9 11:49  #80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龙门的西山石窟还有很多著名的洞窟,如药方洞的两侧石壁上刻有药方近140个,治疗40种疾病,它是龙门石窟中续凿于北齐至初唐的代表性石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遗产地,在此也就不一一例举,而东山石窟规模比西山小得多,很少有游人光顾这里,我也是第一次来到东山的万佛沟,从这里可以感受依阙的自然风光。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9 11:52  #81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东山石窟主要的景点有大万五佛洞、看经寺、高平郡王窟、摩崖三窟和极南洞等窟。

擂鼓台中洞 中间的这座洞窟称为擂鼓台中洞,又叫“大万五佛洞”,因洞中造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且比西山万佛洞小千佛稍大而得名。主尊为弥勒,整尊造像采取高佛雕手法,背光为龟甲形背屏,周围环绕着伎乐人、飞天、骑象和骑狮的童子。主尊端坐在束腰方形高台坐上,台坐下部延伸出两朵莲花,每朵莲花上站立着一尊菩萨,整个造像浑然一体,可惜主尊佛头也在上世纪30年代被盗,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该洞窟雕凿完成于武周时期,是为武氏政权歌功颂德的。在西山的双窟都是弥勒与释迦牟尼并坐,那是当时武则天还没有成为一朝之君,表明她与李治一个天皇一个天后并列的身份,而在东山的这一洞窟中,以弥勒佛为主尊,表明她已破天荒地成了一位女皇。

(全文完)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阿原 最后编辑于: 2007-12-19 13:03 ]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21 20:00  #82
会员
松峤一岛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积分: 5115
发帖数: 4928
注册日期: 2006-02
来自: 中国, 甘肃, 兰州
阿原先生对洞窟石雕遗产的拍摄、介绍、研究很专业,让人好生敬佩与羡慕! 期待更多佳作--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藏网址
www.lanshengguanqi.com 揽胜观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22 15:24  #83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呵呵,谢谢一岛兄的再次鉴赏:)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6):    1   <<  6      < 上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0:54.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