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论石窟艺术  
回复帖子 总页数 (6):    1  2  3  4  5  >>   6     < 上一页 | 下一页 >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红玫 于 2007-12-15 12:49 加入推荐
2007-12-17 18:01  #61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0
发帖数: 15317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伊阙佛龛之碑:位于宾阳南洞窟门外北侧,碑首之上有仿林构屋檐,因碑首刻有“伊阙佛龛之碑”而得名。该碑碑文由唐太宗时的中书舍人岑文本撰写,谏议大夫、初唐大书法家禇遂良书丹,刻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碑高288厘米,宽190厘米,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唐揩书法之最大碑者,也是初唐楷书之精品。该碑文是初唐时磨平北魏开凿宾阳三洞时所留碑刻后重新镌刻的,现碑文除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后做功德祈福而造像并颂扬其母外,大部是对李泰的溢美之词,尤其着意于他的忠孝与才华。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7 18:04  #62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0
发帖数: 15317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摩崖三佛龛系三世佛题材,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以弥勒为主尊的三佛题材为中国石窟所罕见。据介绍,该窟应为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制造佛教神学舆论所开凿,武则天授意别人宣扬武氏为弥勒下凡,武则天把象征自己的弥勒佛抬到主佛的地位,旨在树立她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以利于稳固政权。它开凿于武周政权时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发生了张柬之策动的政变,武周政权结束,该窟随即中辍,因此,窟中造像仅为毛坯,比较粗糙。但该龛却是研究我国古代大型石雕开崖,凿方,打坯,成型,磨光全过程格道工序的实物资料,十分珍贵和难得。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8 07:50  #63
会员
明心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4
积分: 7424
发帖数: 6723
注册日期: 2006-09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就象看DISCOVERY一样,上了一课。


____________________
欣赏才是生活、美景尽在路上。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8 08:18  #64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0
发帖数: 15317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谢谢明心欣赏:)

双窟万佛洞:
因两座洞窟因并排雕凿且有共同的前室,弥勒和释迦牟尼分列在南北两个洞窟,称作双窟,它们完工于同一时代,双窟的意义基本与云风的双窟相同,这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共同临朝执政的一种局面,在这个历史时期,武则天实际上是掌管朝廷的重权,奏章都由她来批阅。武则天在这一时期,为了积极树立自己就是弥勒下世这一思想,但又有碍于李治在位的实际情况,所以就把释迦牟尼和弥勒共同雕凿于南北两窟之中。与云冈的万佛洞里的千佛石刻相比,龙门万佛洞里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是名符其实的万佛洞。

万佛洞的北洞是三世佛造像,主尊为释迦牟尼,南北两侧是二弟子、二菩萨以及过去佛和未来佛,三世佛的造像题材表现了佛教世界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南洞雕凿的主佛是弥勒佛,南北两壁上雕有小千佛。

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莲花藻井周围刊刻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云禅师,一万五千尊佛龛”。洞口过道北侧上有“沙门智运,奉天皇太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的题记。两个题记互为补充,说明什么人、为什么发愿造像的原因。天皇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则天,永隆为高宗李治的年号,太监为宫中的女官,沙门智运和内道场运单师,指比丘尼智运的号。因该洞为智运奉旨修造,所以又叫“智运洞”。

南洞主尊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这种手势说明阿弥陀佛在向弟子信徒说法,故称“说法印”。束腰莲花座中间雕刻四个赤膊季节袒胸、筋肌突起、体朵勇猛的力士承托室座。佛背光以上崖壁上雕刻有54朵莲花,每枝上坐一菩萨,姿态生动,富于变化,造型别致,独具匠心。此外,在南北壁上雕有伎乐人,分乐伎和舞伎。乐伎手执乐器有瑟、竺、拔、茎溪、笛子、西腰鼓等,这是唐代宫廷的“坐部”乐队,舞蹈者或吹、或弹、或拨弄琴弦,彷佛会奏出优美的旋律。将唐朝宫廷中的舞乐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真可谓工匠们的神工之处。

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还有两尊石狮,即龙门唐代浮雕的精品,在上世纪30年代被盗,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威尔逊艺术博物馆内。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8 08:25  #65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0
发帖数: 15317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老龙洞:为穹窿顶,窟内造像分布无规律,满壁共凿了54龛,造像内容非常丰富。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8 08:37  #66
会员
独上西楼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553
发帖数: 517
注册日期: 2007-04
来自: 中国, 湖北, 武汉

阿原版主如此博学精深,仰慕!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8 08:38  #67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0
发帖数: 15317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窟顶莲花周围环绕着飞天,她们手捧供果和其它器皿,显得飘逸洒脱,在《妙法莲花经》里曾有这样的记载:飞天是佛教中的香因神,说是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表现了佛教中飞天和伎乐人营造出欢乐和谐的场面。

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即公元526—528年前后,属于北魏后期作品,该洞高6.10米,深6.15米,主尊释迦立佛高6米,两侧为胁侍菩萨,佛与菩萨之间,为侍立的伽叶、阿难二弟子。主佛采用高浮雕手法,两侧的弟子迦叶、阿难用浮雕手法,对比鲜明。释迦牟尼带领两个弟子游说讲经,他右手执锡杖,这是龙门石窟造像中所独有的。弟子迦叶身披厚重的袈裟,手持锡杖,胸部肋骨暴露,细腻地表现出这位佛教继承人经过艰辛岁月,长途跋涉的形象。他右手拄着的锡杖上带有九个响环,震地有声,据说是佛教中一种法器,人们一听见响环的声音,就知道佛祖到来,出外叩拜佛祖、倾听佛法。然而令人悲愤的是,二弟子的头像于均在上世纪30年代被盗凿,现都存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莲花洞南北两壁上方各有似为“法华经”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个高度仅有2厘米左右,属于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洞口北侧上方有一块平面下凹的碑记,上刻两个大字“伊阙”,原为唐刻陀罗尼经,后复刻明代河南巡抚的“伊阙”二字,说明龙门的原称。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阿原 最后编辑于: 2007-12-18 09:28 ]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8 09:03  #68
会员
心之兰

级别: 大学四年级
精华: 8
积分: 30375
发帖数: 28350
注册日期: 2005-01
来自: 中国, 江苏, 徐州
引用:
最初由 独上西楼 发表

阿原版主如此博学精深,仰慕!

同感哦~~~~


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享受旅程的快乐乃人生之意义所在。
个人博客http://xinzhilan59-js.blog.sohu.com/

QQ:75572790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8 09:40  #69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0
发帖数: 15317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呵呵,,,,谢谢西楼和兰姐的鼓励,实是不敢当啦,权当学习了,目前很少看书了,唯一的书籍只有国家地理杂志了,从旅游中增进知识,不失为一件乐事。以前对人文历史的东西不太感兴趣,总是张飞战岳飞,阿弥陀佛兼上帝保佑,现在开始注意培养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在刚开始做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也头昏脑涨的看不进去,后来利用网上知识和摄图逐一进行对比,得出一些内涵和故事,也就慢慢进去并越来越感兴趣了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8 18:51  #70
会员
漓水流云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6
积分: 5893
发帖数: 5174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广西, 桂林
精彩图文,生动展现中华佛教文化宝库!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8 20:38  #71
会员
心之兰

级别: 大学四年级
精华: 8
积分: 30375
发帖数: 28350
注册日期: 2005-01
来自: 中国, 江苏, 徐州
引用:
最初由 阿原 发表
呵呵,,,,谢谢西楼和兰姐的鼓励,实是不敢当啦,权当学习了,目前很少看书了,唯一的书籍只有国家地理杂志了,从旅游中增进知识,不失为一件乐事。以前对人文历史的东西不太感兴趣,总是张飞战岳飞,阿弥陀佛兼上帝保佑,现在开始注意培养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在刚开始做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也头昏脑涨的看不进去,后来利用网上知识和摄图逐一进行对比,得出一些内涵和故事,也就慢慢进去并越来越感兴趣了

在现今社会的环境下能安心研究点东西实属不易,难得阿原还有这个劲头,佩服!


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享受旅程的快乐乃人生之意义所在。
个人博客http://xinzhilan59-js.blog.sohu.com/

QQ:75572790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8 22:06  #72
会员
桂林仔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精华: 6
积分: 1410
发帖数: 965
注册日期: 2003-07
来自: 中国, 广西, 桂林
既饱眼福,又长知识!谢谢阿原版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在心灵深处,美在平凡之中。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9 11:12  #73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0
发帖数: 15317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呵呵,,,,谢谢流云、兰姐和桂林仔的(再次)欣赏:)

下面描述的奉先寺是龙门最出彩的石窟:)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佛高17.14米,头高4米,两耳为1.9米高,丰硕目秀,仪表堂堂,迦叶持重,阿难温顺,二菩萨盛装艳服,天王雄伟,力士勇猛。奉先寺不但有龙门最大的佛像,也是整个龙门的精华所在,是中国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杰作。

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创,皇后武则天曾于高宗咸亨三年(672年)捐助脂粉钱两万贯,三年后完工,但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佛像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公元 675年),实际耗时约21年左右。

奉先寺的整个布局,使人感觉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工匠艺师们为了塑造卢舍那这一完美的典型,调动了一切造型艺术手法,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对比,夸张的艺术手法,进行烘托渲染,充分表现了这一形象的庄严,雄伟而又睿智,慈祥的性格。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阿原 最后编辑于: 2007-12-19 11:20 ]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9 11:27  #74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0
发帖数: 15317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布局为一佛、二弟子(左迦叶、右阿难)、二菩萨(左文殊、右普贤)、二天王、二力士,另外还有两个供养人。主佛梵名“卢舍那””按佛教说法,佛有三身:法身是佛的本来之身,报身即佛经过长期修行而获得的“佛果”之身,应身即佛为“超度众生”而显现之身。卢舍那即所谓报身佛,译名“净惭””主尊像为结跏跌坐中央的卢舍召晰,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头部高4米,两耳为1.9米高,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面容丰腴典雅、眉若新月、双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她那智慧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震颤,由此可见设计者的匠心和艺术魅力所在。从艺术上看,奉先寺造像布局谐调均称,大佛像五官刻画合乎比例,这一巧夺天工的辉煌成就,具有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是唐代宗教艺术的概括,是我国雕刻史上伟大范例之一。

奉先寺的整个布局,使人感觉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设计者就按照“佛乃非男非女,亦男亦女”的说法,摩武则天形象,将佛造成女性形象,身披通肩式袈裟,头上螺形发髻,面容丰满秀丽,嘴角微翘,呈现出含蓄而又神秘的微笑,因此有人把它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一般说来,在佛学的教义里,佛、菩萨均为男性,而在龙门奉先寺的主佛却女性化,这是唐武则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别出心裁,破天荒将卢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妇女特有的形象。传说武则天集上述美德与卢舍纳大佛的形象几乎完全吻合,可见卢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真实写照。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阿原 最后编辑于: 2018-07-11 09:28 ]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9 11:31  #75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0
发帖数: 15317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两侧侍立的二弟子,老者伽叶(卢舍那佛左位)形象严谨持重,少者阿难(卢舍那右位)形象丰满圆润、眉清目秀。文殊,普贤二菩萨虽然都盛装艳服,满身璎珞珠宝,头戴宝冠,肩搭帔帛,下衣长裙有出水之势,但是工匠艺师们为了不使他们喧宾夺主,便有意使其面部显得呆滞,较少动态变化。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6):    1  2  3  4  5  >>   6     < 上一页 | 下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7:45.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