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论石窟艺术  
回复帖子 总页数 (6):    1  2  3  4  5  >>   6     < 上一页 | 下一页 >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红玫 于 2007-12-15 12:49 加入推荐
2007-12-15 11:19  #16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第七、八窟是孝文帝时开凿的一组双窟,属孝文帝初任皇帝时开凿,为什么孝文帝时期会开凿双窟?双窟的开凿极可能与冯太后擅政有关,冯太后是文成帝的皇后,孝文帝即位时任皇太后,一切朝政大权操纵在这位冯太后手中,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冯太后逝世。当时将冯太后和孝文帝并称为二圣或二皇,冯太后世奉佛教,因此开凿双窟应与冯太后主持朝政有重大关系。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1:22  #17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第七、八窟双窟前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上层主像是三世佛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壁列四层佛龛,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雕刻十分精美,明窗两侧山中雕坐禅比丘像,是研究北魏佛教思想史的重要史料。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环绕八身飞天。传说飞天又名香音神,以能歌善舞著称,当佛讲经说法时,飞天在天空向凡界播洒四瑞花雨。在南壁拱门的上方,并排雕刻两组相向合掌而跪的6位供养天人的造像,被专家称为“云冈六美人”,这是云冈石窟中最先出现的供养人形象。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1:24  #18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第八窟建于公元470-493年,其与七窟相同,门拱两侧雕护法天神像,东侧摩醢首罗天,为三头八臂,骑白牛,手托日月,持弓箭、执葡萄,其右脚塑造的非常逼真。西侧为五头六臂鸠摩罗天,面似童子,擎鸡,乘孔雀。两尊雕像的造型与雕刻技巧十分成熟,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两组造像中,以鸠摩罗天像著名,被认为是东西方艺术最巧妙的组合。

坞摩罗天又称坞摩罗什,音译是“童寿”,他是后秦时代的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译出了《妙法莲花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佛教经典,人们将他尊为佛教护法之神。鸠摩罗天雕像给人智慧(三头)、力量(六臂)、安详(面善)、吉祥(手托吉祥鸟)的感觉。他乘坐的孔雀,是名为“那罗延夫”的神鸟,口衔玉珠,爪趾雄健,尾巴卷起长长的羽毛。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 此帖由 阿原 最后编辑于: 2007-12-15 14:46 ]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1:29  #19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第九窟至第十三窟是云冈中部的五华洞。其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绘,彩绘后的五个洞窟异常华丽,五彩斑斓,因此被后人称为“五华洞”。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1:33  #20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九、十窟是五华洞的第一组双窟,开凿时代略晚于7、8窟,为冯太后的阉官王遇负责设计监造,两窟初建于公元484年。第9、10窟的前室雕凿四根八角柱,每窟洞开三门,颇具汉魏以来中国建筑“金楹齐列,玉局承跋”的遗风。前室侧壁屋形龛、后室窟门上方屋形檐等雕刻,都是仿汉民族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在我看来,此宫殿倒有些古罗马的遗风。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 此帖由 阿原 最后编辑于: 2007-12-15 14:49 ]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1:40  #21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第九窟后室主佛释迦像,面相方圆,右袒式的服装。西北壁下层雕凿附有榜题的分栏长卷式画面,是太子本生故事图,手法简朴。后室两侧雕护法像,显示出高超的石窟寺艺术魅力。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1:42  #22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第十窟的主像是弥勒菩萨,壁画布置有释迦多宝并坐像。后室门楣雕饰非常精细,门楣上方的须弥山层峦叠嶂,山间二龙交首盘环,山腰间有参天的林木和奔跑的动物,山体左右雕有阿修罗天和坞摩罗天护法神。这组雕塑动静结合,虚实相问,对称均衡,别具匠心。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1:53  #23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第十一到十三窟是五华洞的另一个组合的整体形式,其以第十二窟为中心。第十二窟是凿前后室的洞窟,前室外壁上方凿屋檐,下方雕列柱,洞开三门,后室南壁中央上凿明窗,下开窟门。两侧的十一和十三窟则于窟门上方各开明窗,与十二窟形成左右对称的立面布局。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1:58  #24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第11窟为塔庙窟,塔柱下层皆以立佛雕像出现,上层南面为弥勒菩萨,其他三面为释迦倚坐佛像。南面下龛立佛两侧的胁侍菩萨,从风格上看似为辽代遗刻。窟东壁有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邑义信士女等造95驱石庙形象铭,西壁有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铭龛和七佛立像。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2:02  #25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第11窟东壁南端上部的造像题记《太和七年造像志》刻于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它是云冈石窟现存的时间最早、字数最多的造像铭记,全文共336字,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而且也为研究云冈石窟的开凿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史料。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 此帖由 阿原 最后编辑于: 2007-12-17 11:43 ]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2:08  #26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第12窟为佛殿窟,主像下龛为释迦多宝,上龛是弥勒菩萨。前室雕交脚坐佛像。第12窟是云冈石窟中著名的音乐窟,也叫佛籁洞。后室的雕像分上下两层,布局庄严肃穆而又隆重。上层表现释迦牟尼出世以前的生活,在兜率天宫作为护明菩萨修道以备出世;下层则雕刻了释迦牟尼降生人世后,修成正觉而成佛的一段经历。前室则充满了音乐活力,雕满了舞蹈伎群和乐伎群,最上层的天宫伎乐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感,在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乐器从西向东依次有吹指、齐鼓、排萧、横笛、筝、琵琶、觱篥,竖箜篌、琴、细腰鼓、义嘴笛、法螺、鼓等,都是西凉、龟兹、天竺等国的乐器。

云冈石窟在雕刻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和外来佛教艺术,特别是印度犍陀罗佛教的艺术,从第十二窟的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来看,还明显地流露着来自波斯细密的色彩。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2:13  #27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第十三窟的平面呈马蹄形,为佛殿窟。主像弥勒菩萨高达13米,头藏宝冠,佩臂钏、手镯,胸前佩蛇形饰物,左手抚膝,右手上举,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既起支撑作用,又有装饰效果。力士左手托着大佛的巨掌,一派气定神闲的表情,人虽小而力无穷,同时也使观者感受到从小佛和巨佛手掌的比例中来衬托出的巨大法力。窟内南壁中层的四阿式重屋的华盖下的七佛立像,东壁下层的半跪供养天人像,均被认为是云冈石窟的上乘之作,以雕饰精美,姿态飘逸著称。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2:29  #28
会员
红玫

级别: 高中三年级
精华: 11
积分: 14223
发帖数: 12878
注册日期: 2004-10
来自: 中国, 广西, 桂林
学习,我没有游过多少石窟,参观石窟好似逛古代博物馆,得慢慢看,慢慢消化,细细地记,期待阿原继续探讨~


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红玫:点击“红玫”名字发送短消息

***红玫镜头中的世界***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2:54  #29
会员
静安哈哈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787
发帖数: 3535
注册日期: 2007-07
来自: 中国, 上海, 其他。
1500年前的宗教艺术,虽经苍桑却仍散发着令人震撼的魅力。谢分享。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12-15 13:46  #30
版主
阿原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4
积分: 16767
发帖数: 15324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福建, 厦门
引用:
最初由 红玫 发表
学习,我没有游过多少石窟,参观石窟好似逛古代博物馆,得慢慢看,慢慢消化,细细地记,期待阿原继续探讨~

呵呵,,,,谢谢红玫加荐,中国历史渊远流长,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行摄天下的同时获取知识,也算是份双重收获吧:)

继续接着说:

第十四窟凿于公元494-525年,窟内的四根列柱已崩塌,西壁保存较好,其中有单层的塔式建筑雕刻和《维摩诘经》中的香积品故事。
阿原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山海一壶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6):    1  2  3  4  5  >>   6     < 上一页 | 下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0:42.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