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城市·活动 > 上海 > [讨论]有感于日本人的不厚道----特此发帖以告天下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1):    1  2  3  4  5  >>   31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SUVOL酋长 于 2008-08-05 13:20 设置高亮
2008-07-12 14:00  #1
会员
JACKZHU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882
发帖数: 2721
注册日期: 2006-03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
[讨论]有感于日本人的不厚道----特此发帖以告天下
玩相机已有十数载,越发感觉日本那些所谓专业摄影器材厂商的不厚道

先说说所谓的佳能,

佳能公司成立于1933年11月,当时名为"精机光学研究所"。1934年,一群年轻人在东京仿制德国莱卡照相机,研制了日本第一架35毫米焦点平面快门照相机Kwanon型。1935年又推出一款35毫米焦点平面照相机Hansa Canon型,同年佳能的商标"Canon"正式注册。1937年8月10日正式成立"精密光学工业公司",1947年8月15日改名为"佳能照相机株式会社"。佳能(Canon)是日文"观音"的罗马字(Kwanon)演变而来。半个多世纪来,随着佳能新一代照相机的不但问世,佳能创造了世界照相机发展史上无数第一,"佳能"照相机品牌成为世界照相机最著名品牌之一。

Canon佳能公司于1959年起才推出第一款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Canon Flex型

进入数码时代佳能为了降低成本,将数码照相机的核心部件是电荷偶合器件,简称CCD传感器,改为便宜很多的CMOS传感器(对外则利用传媒能力,大肆宣传cmos的好处,让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以为cmos真能取代ccd)

1946--Canon才制造出第一颗镜头 Serenar 50mm f/3.5I。

有人曾经问过Canon的光学工程师他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他们回答道:“向徕卡看齐,学习更多的摄影知识。”

再看看他们镜头销售的价格,远远贵于莱卡,无论是产量还是价格(当然那些塑料玩具的狗头除外)

要知道leica的镜片都是人工打磨,而佳能则是机械化制造。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愿意成为“国王的新衣”里那个说真话的孩子


来自猪门的声音
本帖评分记录
SUVOL酋长   2008-08-05 13:20   +20   推荐主题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14:03  #2
会员
JACKZHU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882
发帖数: 2721
注册日期: 2006-03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
凸凸

该帖我会慢慢写完,也希望有同感的有识之士能一起跟帖

哈哈

至于为啥写这个帖,实在是看我的徒儿小三,要砸锅卖铁进D700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愿意成为“国王的新衣”里那个说真话的孩子


来自猪门的声音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14:31  #3
会员
翼虎165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93
发帖数: 137
注册日期: 2008-07
来自: 其他, ~, ~
坐一回沙发,进来听课。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14:52  #4
会员
ddsetup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560
发帖数: 498
注册日期: 2008-01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
前排落座。

愿打愿挨。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15:14  #5
会员
SuoSuo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790
发帖数: 2749
注册日期: 2007-12
来自: 中国, 上海, 闸北区
三儿已毒发~~救不回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所有人喝彩~~~

我的摄影博客: http://leo-in.blog.163.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18:00  #6
会员
股票猪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913
发帖数: 889
注册日期: 2008-04
来自: 中国, 上海, shanghai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富士胶片)自1934年创建以来,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影像、信息、文件处理类产品及服务的制造和供应商之一。现任全球总裁兼CEO古森重隆, 总部位于日本东京。 截止至2006年3月, 合并报表净销售额为236亿美元, 注册资本3.77亿美元, 员工75,845名,列2006年度《福布斯》全球500强企业第313名, 《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第258名。
  富士胶片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积极向海外发展, 构筑了强大的全球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 目前的富士集团包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224家子公司和40家从事研发、制造、软件开发、市场和采购及相关经营活动的关联公司, 分布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销售额已接近合并报表净销售总额的50%。
富士胶片目前有三大事业领域, 即1. 包含传统和数码两大产品群(胶片、照相机、相纸、化学药品、冲扩设备等)的影像事业领域;2. 包含印刷系统、医疗系统、液晶材料、记录媒体等系列产品的信息事业领域; 3. 由富士胶片的子公司富士施乐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文件处理设备(复印机、打印机、多功能数码文印中心、耗材等)构成的文件事业领域。
    
富士中国网站:http://www.fujifilm.com.cn/


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猪门的声音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18:21  #7
会员
股票猪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913
发帖数: 889
注册日期: 2008-04
来自: 中国, 上海, shanghai
宾得公司的前身是旭光学合资公司,它创立于1919年,主要生产眼镜和放映镜头。1923年,该公司开始为小西六写真工业公司(即后来的柯尼卡公司)生产照相机镜头。1938年,旭光学合资公司正式改组成立旭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PENTAX——宾得公司),生产光学仪器和望远镜。 1951年,宾得公司试制成第一台照相机——Asahiflex,并于1952年投入生产,这也是日本生产的第一台35mm单反相机。从此,宾得公司一直专门从事单反相机的生产。

  该公司的照相机生产虽然晚于日本的其他几家公司。但是它创造了好几个照相机的世界第一和日本第一。1954年公司推出日本第一台带快速复位反光镜的单反相机AsahiflexⅡB。1957年,推出日本第一台用五棱镜取景器的单反相机AsahiPentax。1960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TTL测光的单反相机Asahi Pentax SP。1969年,推出日本第一台电子控制式焦平面快门的中幅单反相机Asahi Pentax 6x7。1981年,制成日本第一台带辅助对焦机构的单反相机Pentax ME-F。宾得,可谓是照相机自动对焦技术的先驱。

  半个世纪来,宾得单反相机经历了六次换代:1954年的AsahiflexⅡ型相机为第一代,是机械手动式,装有当时视为先进机构的快速复位反光镜;1960年的Pentax sp型相机为第二代,创造了最新的TTL自动测光方式;1971年的Pentax ES型相机为第三代,开始了单反相机自动曝光的进程;1981年的Pentax ME-F型相机为第四代,开始了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进程。1987年的Pentax SFX型相机为第五代,具有AF2程式(自动对焦+自动对焦TTL自动闪光),实现了单反相机的全自动功能;1991年Z-10型相机为第六代,是世界上最小的内藏闪光灯智能变焦全自动相机,同年推出的Pentax Z-1则在Z-10的基础上于诸多方面提高了功能,如1/8000秒的最高快门速度、多模式的测光和曝光方式、以及内容丰富的个人自选机能,它集中了当时世界上单反相机各种最新的技术,成为最现代化的名机之一。

  宾得公司在80年代初才介入35mm镜头快门照相机的生产,1982年推出的首台35mm小型相机Pentax PC35AF一开始便是具有红外主动式自动对焦的全自动相机。1986年作为生产35mm镜头快门相机后起之秀的宾得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35mm变焦全自动相机Pentax Zoom200,该机荣获87-88年度轻便相机欧洲大奖。进入90年代,宾得ESPIO系列35mm轻便变焦全自动相机依然独领风骚。Pentax ESPIO160相机由38-160mm 4.2倍的变焦比成为世界第一台拥有超劲量变焦功能的相机。宾得公司是日本少数几家以照相机生产为主的公司之一,近半个世纪的生产历史使公司含聚了一大批技术精英,是世界知名的照相机生产企业。


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猪门的声音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18:37  #8
会员
股票猪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913
发帖数: 889
注册日期: 2008-04
来自: 中国, 上海, shanghai
日本 NIKON 公司歷史介紹


世界著名的相機公司尼康,創建於1917年7月25日,當時名為Nippon Kogaku K.K.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1917年起將原自1881年創立的3家小型的光學眼鏡公司重新合併,聚集了大約200名雇員和8名德國技術工程師,開始光學玻璃的鑄造。最早他們的產品以顯微鏡、望遠鏡系列的視覺產品為主(例如:1921 MIKRON 4x, 6x ),測量設備和光測量科學裝置為輔,因此 NHS 的名號在科學和工業界裡眾所周知,這個時期一般的消費者還不是很瞭解這個品牌。

圖左:1921 MIKRON 6x 雙筒望遠鏡 / 圖右:德國工程師 Heinrich Acht

1920 年Nikon力邀德籍工程師 Heinrich Acht 負責設計鏡頭,由於當時的光學技術幾乎是以德國為龍頭,Acht的加入等於為 Nikon 帶來了寶貴的技術資源。Heinrich Acht回國後改由日本工程師 Kakuya Sunayama 接手,他根據Acht的資料在1929年完成了Nikon 第一顆 120mm f/4.5鏡頭,1931年 Kakuya Sunayama 更進一步改良這款 120mm f/4.5鏡頭達到與德國 Zeiss 同級的水平。

二戰前後的 Nikon
這款鏡頭一直沒有進入量產,事實上 Nikon 當時也平行輸入德國 Leitz 和蔡斯鏡片在本地販售,這個試作品很可能被用來爭取成為其海外製造商驗證其生產實力和品質。1930年後,Nikon 不斷透過技術交流和自身的努力開始試產一系列攝影用鏡頭從50mm到700mm不等,主要用於大型照像機上,也從這個時期起『Nikkor』這個字首先被使用,而這個字則是從『Nikko』早期的顯微鏡設備上沿用而來。1937年8月 Nikon 完成了 50mm/f4.5、3.5和2.0 的Nikkors鏡頭設計,不過真正日本Kogaku 實際上生產所有鏡頭原件則是到了 1947中期以後的事;這個時期的產品很多都被用在二次大戰軍用裝備上,晚期也有部分產品被 Leica 生產線採用。

儘管日本Kogaku掌握了生產微型照像機的鏡頭技術,但是還未開始生產一架真正屬於自己的照相機種。主要的關鍵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Nikon 成為政府最大的光學軍械供應者,配合日本軍事活動不斷增加,Nikon 旗下也增加多達19 家工廠和23,000名雇員。由於品質優異,大戰其間所生產的雙筒望遠鏡、空照鏡頭,投彈瞄準鏡和潛望鏡等,至今仍被日本軍事收藏家所珍視。

戰敗後另起爐灶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Nikon在美軍佔領下面臨解散的命摺2贿^,就在戰爭結束前不久,Nikon將其部分軍用生產線改組生產平民用光學產品,雖說後來僅剩一家工廠以及大約1400個雇員,但 Nikon 立即開始生產起戰前許多獲得好評的光學產品。 1945年後到1946初,Nikon 就決定要生產一架屬於自己設計製造的照相機。最初考慮的研究對象從一台雙鏡頭的 6x6 TLR開始,同時也進行著一台135mm可交換鏡頭的 Rangefinder 機身試作。TLR的計畫後來可能因經費而被終止,取而代之的就是 135mm 的設計。在1946年4月15日,Nikon 決定生產20架此型相機作為 Sample,並作為後續實驗改進之用。1946年9月 Nikon 的照相機計畫首次在媒體曝光,也在這個時間點確立了產品和公司名字『NIKON』作為主要的商標。相機實際量產則等到了1948年初才成形,這部就是 Nikon 第一台相機 Nikon One。


Nikon One



差點放棄 Nikon 這個金字招牌
Nikon One 基本設計是根據戰前兩大最搶手品牌相機 Leica和Contax 的混合體,Nikon 精益求精成功的結合這兩類相機的優點開發出功能更強的相機。 Nikon One 採用了 Contax 相機有棱有角的外形、可卸下機背、機頂安裝快門控制盤、前對焦環以及鏡頭扎口;又採用了Leica相機 RangeFinder 取景器和焦平面快門。Sample 機在試製完成之後讓所有人都非常滿意,唯有『名字』讓大家想破了腦袋。當時用了很多名字被考慮作為新相機發表時使用,一些甚至今日聽來是熟悉的他牌稱號。按歷史的記載當時考慮的幾個名字,包括:BENTAX、PENTAX、PANNET、NICCA、NIKKA、NIKORET和NIKKORETTE。關鍵時刻一度 NIKKORETTE 這個名字將要勝出,沒想到最後轉換成NIKON,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使用過的名稱。


Nikon M

Nikon I 採用的 24×32mm片幅,在當時的美國並不與 Kodak 相容 ,儘管 Nikon I 幸叩剡M入歐洲市場。但 1949年 Nikon 發表了 M 機型取代了 Model One 。由於M的片幅為 24×24mm規格,處於Leica 24×36mm 與 Nikon I型 24×32mm規格之間,終於可以打進美國市場。
 

Nikon S 與其他系列
M 之後 Nikon 在 1950 年推出了 S 系列,這時的 Nikkor鏡頭可以在S系列,也可以在Contax 機身上交換使用。S 與 Nikon M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除了新增加的閃光同步插孔外,另外就是搭配了新出的五款Nikkor鏡頭:Nikkor-W 3.5cm f/3.5、Nikkor-O 5cm f/3.5、Nikkor-H 5.0 cm f/2.0、Nikkor-P 8.5cm f/2.0和Nikkor-Q 13.5cm f/4.0。Nikon 不斷的努力開始獲得美洲地區的青睞,並打破歐洲相機壟斷的局面,1950 年 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 大篇幅報導介紹高品質的尼康相機以及尼克爾鏡頭。


Nikon S

Nikon 以鏡頭起家,即使開發了自己的測距連動相機後,也沒有停下研究的腳步。早在1945年 Nikon 就為 Nikkor鏡頭加上鍍膜(Coating)技術。當時的技術僅能加上單層鍍膜,爾後 Nikon 發展出多層膜技術,早期的Nikkor測距連動相機的鏡頭上會特別為這種技術加註一個鮮明的紅字『C』,這個『C 』字代表此鏡頭擁有多層鍍膜(multi-coated),多層鍍膜可以減少鏡片表面的反光,從而將鬼影和眩光降到滅最低,同時增光透光性,改善反差和色彩還原。

Nikon 大多數C型鏡頭都採用標準命名與標號,通常 Nikkor 下來第一個字代表鏡片的數目,例如:『U (Uns) 即是1片、B (Bini) 即是2片、T (Tres) 即是3片、Q (Quatour) 即是4片、P (Pente) 即是5片、H (Hex) 即是6片、S (Septem) 即是7片、O (Octo) 即是8片、N (Novem) 即是9片、D (Decem) 即是10片。』還有,Nikon鏡頭常刻上「Auto 自動」(指是光圈葉片會自動收縮)、焦距(以mm顯示)和流水號。


Nikon SP

1954年Nikon推出了的第四個型號相機名稱為S2,1957 年更推出改良版 SP。這是Nikon在還沒有推出『F』系列之前最普遍的機種。Nikon為 S系列作出了很多新的嘗試,包括:快速捲片、退片桿、全視野觀景窗、和單件式機背鎖。所有這些改進,Nikon S系列相機使用起來更容易了。



Nikon 劃時代的作品 『F』系列誕生
1958 尼康以光學鏡片、相機以及鏡頭於比利時的世界博覽會(World Expo)榮獲『Grand-Prix』的金、銀、銅獎,大滿貫的殊榮為 Nikon 輝煌的歷史再添一筆。不過,Nikon 也已經發覺 SP 系列雖承繼了前代機種多方改革的特性,擎至完美,卻也等於產品壽命到了盡頭,亟需發展新一代的機種取而代之。


圖左:第一台 Nikon F 相機;圖右:Nikon Photomic 衍伸機種

在多方的矚目下,1959年Nikon發表了F系列,成為 Nikon 第一台標準135規格單眼底片相機,Nikon F最大的特色是可以更換許多附件,例如:五菱鏡取景器、捲片馬達等,這時的F所配置的取景器是不帶測光的功能,僅有取景的作用。同一時期,Nikon 也沒有放棄 RF 機種,1959年3月,Nikon 更新改款了 S4 企圖延續 S 系列的命脈。 然而,價廉物美 Nikon F 相機很快地蓋過了 S4的光芒,1960年 Nikon 發表最後一款測距連動相機 S3M 後就關閉了 S 系列。

總計從1959起到1972年 F2 推出為止,Nikon F 這個產品就橫跨了長達 13個年頭,在今日半年一換的型號大戰中,相當不可思議。Nikon F不管在產量還是生命週期上,至今罕逢與之匹敵的對手。而 Nikon F 也經歷了多次小改款,並推出衍生機型,例如: 1962年 推出的 Nikon F Photomic,首次採用Cds原件測光,測量範圍為EV 2~17;1965年 Nikon F Photomic T,採用了TTL式的Cds測光元件,測光顯示為指針式,測光方式為平均測光;1967年 Nikon F Photomic TN 是 T 的改量版,測光方式將原來的平均測光改成中央重點測光;1968推出的 Nikon F Photomic FTN 則是F系列的最後一款,實現了最大光圈指示,並可以在觀景窗內可以看到快門速度。

Nikon F2 與奧甙俗植缓?/strong>
2006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與李安斷背山爭奪『最佳影片』由金獎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慕尼黑』,主要的故事是記錄發生在1972年慕尼黑奧邥希徒饪植婪葑訚撊脒x手村,屠殺以色列邉訂T流血事件後,以色列當局復仇的故事。趕在1972奧咧埃?971
年 Nikon Vertriebs GmbH成立 (現定名為尼康GmbH, 位於德國 ), 同時宣佈 F2 單眼相機面世。




Nikon F2其實與 F 基本性能相差無多,但是最高快門速度提高到1/2000s,更適合體育記者拍照。Nikon F2 沒有安排測光功能,而同樣依照 Nikon F 系列的玩法,推出
Nikon F2 Photomic,也同在1971年推出,配備DP-1測光取景器,測光模式為中央重點加權平均,觀景窗內可顯示快門速度、光圈,測光範圍為EV 1~17; 1973年 Nikon 推出 F2 Photomic S,配備改良DP-2測光取景器,也簡稱為F2S,測光用LED顯示,代替原來的指針式指示,另可以附加DS-1進行快門優先自動曝光;1976 Nikon 再推 F2 Photomic SB:配備全新的 DP-3測光取景器,採用SPD作為測光元件; 1977年 Nikon F2 Photomic A,配備又一新 DP-11測光取景器,但測光元件換回成本較低的Cds,主要是配合當時剛出來的Ai系列鏡頭,是F2 Photomic的Ai版本;同年 Nikon 還有 F2 Photomic AS,配備DP-12測光取景器,採用SPD測光元件。

Nikon F2 與奧哒媸前俗植缓希現2 原本希望搭上德國慕尼黑奧叽箫@身手,無奈慘案發生舉世震驚;1978 年Nikon全心打造 F2H 打算供給 1980年莫斯科奧邤z影記者使用,限量版只有501台,而且是為全鈦合金機身,配備特別生產的MD-100高速馬達和MD-100電池包,最高過片速度達到10fps。可惜奧唛_幕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美洲國家抵制奧叻磳Α?/font>Nikon 也沒有將F2H提供給攝影記者,最後則是公開出售。


Nikon F3 邁向電子相機的里程碑
傳統相機的發展與今日的數位相機相似,70年代中期開始,消費者偏愛自動化工能的相機,尤其提供自動調光圈快門最受歡迎。Nikon 純機器式的相機不是太貴就是太重,雖在專業領域中累積了名聲,一般消費者卻不見得喜愛。於是 Nikon 大刀闊斧的改革下在 1980 年推出了 Nikon F3,用來全面取代F2系列。F3大量使用電子控制原件,主要特點有自動曝光功能、8~1/2000秒快門速度、TTL 控制和可搭配 MD-4 捲片馬達,實現每秒五張的連拍速度。




Nikon F3 系列型號包括:1982年推出的 Nikon F3HP,配備遠視點取景器DE-3 HP;1984年推出 F3T 黑色版本,是 Nikon 極其稀有的鈦合金機身;1983 年 Nikon F3AF 是首次具有自動對焦功能的相機,配合DX-1 AF取景器和專用的AF鏡頭 Nikkor 80mm/F2.8 AF和Nikkor 200mm/F3.5 AF IF-ED,實現自動對焦的夢想。同年 Nikon 也推出了專為記者打造的 F3P,特點是快門按鈕處沒有快門線插孔。


Nikon F3 並沒有在 1988年推出
F4 的時候,劃下了休止符,而是採用了雙軌制區分市場,但F3卻也暫停了更新,直到許多懷舊人士肯定 F3 出色的設計,終於喚得 Nikon 重新開模,在 1994年推出 F3 Limited 限量版;並到了 1996 年 Nikon 再推 F3H 限量高速版,配合由MD-4馬達改裝的MD-4H,最高過片速度考達到13fps;紀念版不僅限量,且以鈦合金打造獨具保存和珍藏價值。

Nikon F4 鞏固專業領導地位
受限於篇幅,筆者在這裡主要整理 Nikon F 系列為主軸的大事紀,在 Nikon 各級 F 系列開發的中間,還穿插了許多平民機種和各級鏡頭等,例如:1987 年 Nikon F401 是第一台內建閃燈的單眼相機;1982 年 Nikon FM2,可達閃燈同步 1/200 秒;1979 年 Nikon EM 是當時家族系列中體積最小的機種等,未來我將另闢章節介紹這些 Nikon 家族的系列相機與鏡頭。



回到主題,1988 年 Nikon 推出了 F4,是第四代的底片相機,從外形看 F4 有著無比霸氣和專業水準,搭配電池手把更是犀利!而且內置捲片馬達、自動聚焦、多種測光功能,並有著Nikon一貫傳統:良好的機械性能、作工精密、可靠且耐用。 F4由義大利著名汽車設計大師 Giugiaro 操刀,講究功能操作外,還兼具當時的時尚美學。即使以今日的眼光來看,F4機身依然經得起考驗。F4不同於過去採用金屬製造,開始使用塑膠原件,機身外層包裹防震橡膠作為保護。

同時,F4還大量的採用自動化,性能之強就如同今日普及的傻瓜相機,按下快門即可拍照。不過,在控制上,F4還是保留了大量的傳統模式,也沒有在機頂上安裝LCD顯示面板,而仍以傳統方式顯示相關資訊。F4 最高快門速度和閃光燈同步速度分別為1/8000秒和1/250秒,具有雙重快門簾幕,以碳纖維和鋁合金製造,壽命可達15萬次。Nikon 並未為為 F4 開發太多的衍伸機型,一方面是旗下的其他機種系列已經成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 F4 完美的表現,實不需太多的修飾。Nikon 僅在同年12月推出衍生機型 F4s,可配備MB-21電池手把,使用6枚AA(3號)電池,並有垂直快門紐,此一機型還被 NASA 太空總署採用作為發現號太空梭升空時攜帶進太空的照相機;1991年 Nikon 再推出 F4E,改配MB-23電池手把,使用6枚AA(3號)電池或MN-20充電電池。

Nikon F5 登峰造極
1996年Nikon推出F5,以世界首見1005點RGB測光、世界最快自動對焦捲片速度高達8 fps、Multi-CAM1300 五點對焦系統、高速閃燈同步、甚至與 Mac 或 PC 連線功能一鼓腦兒大送利多,可以說將其推入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不同於前面的 F系列,F5 只有一台衍伸機型:1998年 Nikon F5 五十週年紀念版。大幅縮減衍伸機種除了,其他產品線的分食外,其他相機大廠 Canon、Minolta、PENTAX 等,也在這幾十年裡急起直追,大環境已經不負以往 Nikon 獨霸天下的場面。



 F5採用鋁合金模鑄機身,鈦金屬觀景器外殼,橡膠面的質感使得握持更加穩重、高級感。一體成型的內置捲片馬達,防塵性與密封性令人更加放心。握把的設計顯然較F4更有人體工學的考量,穩定性極佳;然而垂直握把較湥执蟮娜溯^不方便。主轉盤在垂直握把付之闕如,稍影響操控性。不含電池機身即有1.2kg,但以其功能之齊備,其實重量不算重(裝好八顆三號鹼性電池,重量超過1.4kg)。

Nikon F6 最後的底片機
2000年後數位相機、數位機身撲天蓋地的興起,Nikon 竟在2004年九月破天荒推出『F6』,打破『F5』是最後一部傳統機身的謠言。重視傳統的 Nikon 似乎希望這部被譽為最後的傳統單眼機身能夠振衰起弊,期待銀鹽底片獨有味道再次喚醒傳統攝影族群的熱愛。  F6 堪稱進入千禧年後最高階的傳統機身,幾項重要的特色,包括:快門單元可耐 15 萬次以上的使用,而且快門系統在每次使用時還會自動地檢查快門速度,並帶有補正設計確保精度。11區分測距 AF 系統、高精度的 3 D- RGB 多的類型測光、低振動、完美的操作聲響,還有高達每秒 8 張的連拍速度 (需另外購買 MB-40 );還有,通過更嚴格標準的環境測試,徹底檢驗各部的設計,達到 DSLR 所難以做到之防水、防塵甚至是溫度變化影響的極限(F6 可從 -20 ℃~+ 50 ℃之寬廣的溫度範圍內使用)。



F6 機械設計引進電腦 CAD / CAM 技術,達成機械裝置效率化,這是前幾代 F 族所不可想像的設計平台。F6 平時具備了約 5.5 張 / 秒的快速連續攝影能力和大約 7 秒的快速軟片回卷高速化裝置,並更進一步實現輕輕化、省電化,高耐久性,為專業的拍照目標而努力。創新的閃燈系統對應:採用最新的「 i- TTL 亮度調整」,提高快速攝影的可靠性。而且,外接閃燈 SB-800 或 SB-600 也可同步配合無線電操作等,多樣的拍攝環境設計。精密度極高的 F6 ,內建超過41種可調選項,可針對相機各機能作用和設定,調整其內容,這 41 種項目涉及更細小地變更系統的調整,以機背的液晶表示幕顯示特製的功能表畫面,同時配合設定4組記憶組,使用時可更方便地呼叫使用。



  很可惜的是即使是如 F6 如此強悍的機種,依然不敵現實環境的折磨!就在 F6 發表後不到兩年的時間裡,Nikon於 2006年1月11日宣布停產絕大部分使用軟片的相機,以更專注投入數位攝影領域(Nikon prepares to strengthen digital line-up for 2006)。此舉說明軟片相機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數位相機成為主宰的主流。雖然,F6和FM10這兩款專業軟片式單眼相機逃過一劫,並未在停止生產的名單當中,但一般預期停產只是早晚的事。Nikon並未說明何時將全面停產,只說最晚到今年夏天前應還可看到庫存產品繼續流通。不管結果如何,稱霸將近 58 年的 F系列可以說是長路將盡,只留下追念了。

http://dcbbs.enet.com.cn/thread-2893729-1-1.html


[ 此帖由 股票猪 最后编辑于: 2008-07-12 18:39 ]

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猪门的声音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18:45  #9
会员
股票猪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913
发帖数: 889
注册日期: 2008-04
来自: 中国, 上海, shanghai
佳能(CANON)相机有限公司成立于1933年11月。早期为“精机光学研究所”,研制了日本第一台35mm焦点平面快门相机。1947年8月改名为“佳能相机有限公司”。佳能公司推出众多的相机,比较出名的是1971年3月出产的机械式专业相机F-1;1976年3月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架微电脑控制的AE-1;还有T-50、T-70、T-90。早在1963年曾推出过AF系统样机,1979年推出了世界第一架采用红外线测距的AF相机AF35M。进入AF单反机时代,又推出EOS650/620相机,佳能设计这款机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调焦电机装入了镜头内。这种设计方式对于以后发展大口径中、长焦镜头提供了便利的传动条件。所以以后佳能的AF镜头调焦电机都放入了镜头内。佳能的AF单反机品种多多,有高档的EOS-1、EOS-5、EOS-100等,也有低档廉价的EOS-1000等等。




1934年试制日本第一台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Kwanon”。

1935年推出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Hansa Canon”。

申请注册商标“Canon”。

1940年开发日本首创X射线间接摄影照相机

1945年恢复生产普及型焦平面快门照相机JII。

1946年。战后首次推出的照相机新产品“Canon SII”

1952年推出世界首创同步闪光35毫米高级照相机“Canon IVSb”。

1956年推出8毫米电影摄影机“Canon 8T”。

1961年推出“Canonet”,创空前畅销记录,掀起“傻瓜”相机热潮。

1971年推出最高级单反照相机“ Canon F -1 ”及 FD 镜头。

1976年推出内置微机单反照相机“AE-1”,掀起AE(自动聚焦)照相机热潮。

推出世界首创的免散瞳眼底照相机“CR-45NM”。

1979年推出全自动照相机“ AutoBoy ”。

1981年推出新型专业系统单反照相机“ F -1 ”。

1983年推出单反照相机“ T 50 ”。

1984年推出电脑化高级单反照相机“ T 90 ”。

1986年推出软盘照相机“ Q-PIC ”。

1987年推出最高级 AF 单反照相机“ EOS-1 ”。

1991年推出世界首创眼控 AF 单反照相机“ EOS5 ”。

1993年推出内置闪光灯的轻型单反照相机“ EOSRebel IX ”(在其他地区的型号为“ EOS 500 ”)。

1994年推出高档专业型单反照相机“ EOS-1N ”。

1995年推出数码单反照相机“ EOS DCS 3 ”。

推出世界首创的太阳能全自动照相机“ SURESHOT DEL SOL ”(在其他地区的型号为“ PRIMA SOL ”)。

1996年推出适用 APS (新照片系统)的 2 倍变焦袖珍照相机“ ELPH ”(在其他地区的型号“ IXUS ”。)

1998年推出内置 45 点自动对焦,专业和业余均适用的自动对焦单反照相机“ EOS-3 ”。

1999年推出具有 7 点自动对焦功能的普及型单反照相机“ EOS Rebel 2000 ”(在其它地区的型号为“ EOS 300 ”)。

2000年推出顶尖级单反照相机“ EOS-1V ”。

推出小型、轻巧的数码照相机“ PowerShot S100 DIGITAL ELPH ”(在其他地区的型号为 DIGITAL IXUS )。

推出继承了 EOS 风格的 300 万像素级数码单反照相机“ EOS D 30 ”。

2002年推出 EOS-1Ds 数码单反专业用高级照相机,使了新开发的 11.1 百万像素 35mm 全尺寸 CMOS 传感器。

2003年推出小型高分辨率数码单反 AF 相机 EOS Digital Rebel ,丰富了市场。

推出四款不同颜色的时尚小型数码相机 PowerShot SD10 Digital ELPH (其它地区称为 Digital IXUS )。

2004年推出具有 820 万像素 CMOS 图像感应器和每秒 8.5 张的超高速连拍多达 40 张的专业数码单反相机 EOS - 1D Mark II 。



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猪门的声音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19:34  #10
会员
稼宝

级别: 高中三年级
积分: 13569
发帖数: 13111
注册日期: 2006-03
来自: 中国, 上海, 普陀区
揭短还是扬长啊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19:39  #11
会员
JACKZHU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882
发帖数: 2721
注册日期: 2006-03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
是啊,是啊

筷子明显拆台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愿意成为“国王的新衣”里那个说真话的孩子


来自猪门的声音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21:12  #12
会员
playanybody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9
积分: 9682
发帖数: 8682
注册日期: 2007-03
来自: 中国, 上海, ff

要知道leica的镜片都是人工打磨,而佳能则是机械化制造。

... 机器永远比人精确


____________________
JKP-PLAYANYBODY
http://weibo.com/playanybody
http://www.flickr.com/photos/playanybody
http://www.fluidr.com/photos/playanybody
--------------------------
心的高度决定人的高度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21:49  #13
会员
猪小三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718
发帖数: 3605
注册日期: 2007-09
来自: 中国, 上海, 浦东
引用:
最初由 JACKZHU 发表
凸凸

该帖我会慢慢写完,也希望有同感的有识之士能一起跟帖

哈哈

至于为啥写这个帖,实在是看我的徒儿小三,要砸锅卖铁进D700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21:51  #14
会员
JACKZHU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882
发帖数: 2721
注册日期: 2006-03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
引用:
最初由 playanybody 发表

要知道leica的镜片都是人工打磨,而佳能则是机械化制造。

... 机器永远比人精确


世上无绝对

呵呵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愿意成为“国王的新衣”里那个说真话的孩子


来自猪门的声音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12 21:53  #15
会员
猪小三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718
发帖数: 3605
注册日期: 2007-09
来自: 中国, 上海, 浦东
引用:
最初由 股票猪 发表
日本 NIKON 公司歷史介紹


世界著名的相機公司尼康,創建於1917年7月25日,當時名為Nippon Kogaku K.K.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1917年起將原自1881年創立的3家小型的光學眼鏡公司重新合併,聚集了大約200名雇員和8名德國技術工程師,開始光學玻璃的鑄造。最早他們的產品以顯微鏡、望遠鏡系列的視覺產品為主(例如:1921 MIKRON 4x, 6x ),測量設備和光測量科學裝置為輔,因此 NHS 的名號在科學和工業界裡眾所周知,這個時期一般的消費者還不是很瞭解這個品牌。

圖左:1921 MIKRON 6x 雙筒望遠鏡 / 圖右:德國工程師 Heinrich Acht

1920 年Nikon力邀德籍工程師 Heinrich Acht 負責設計鏡頭,由於當時的光學技術幾乎是以德國為龍頭,Acht的加入等於為 Nikon 帶來了寶貴的技術資源。Heinrich Acht回國後改由日本工程師 Kakuya Sunayama 接手,他根據Acht的資料在1929年完成了Nikon 第一顆 120mm f/4.5鏡頭,1931年 Kakuya Sunayama 更進一步改良這款 120mm f/4.5鏡頭達到與德國 Zeiss 同級的水平。

二戰前後的 Nikon
這款鏡頭一直沒有進入量產,事實上 Nikon 當時也平行輸入德國 Leitz 和蔡斯鏡片在本地販售,這個試作品很可能被用來爭取成為其海外製造商驗證其生產實力和品質。1930年後,Nikon 不斷透過技術交流和自身的努力開始試產一系列攝影用鏡頭從50mm到700mm不等,主要用於大型照像機上,也從這個時期起『Nikkor』這個字首先被使用,而這個字則是從『Nikko』早期的顯微鏡設備上沿用而來。1937年8月 Nikon 完成了 50mm/f4.5、3.5和2.0 的Nikkors鏡頭設計,不過真正日本Kogaku 實際上生產所有鏡頭原件則是到了 1947中期以後的事;這個時期的產品很多都被用在二次大戰軍用裝備上,晚期也有部分產品被 Leica 生產線採用。

儘管日本Kogaku掌握了生產微型照像機的鏡頭技術,但是還未開始生產一架真正屬於自己的照相機種。主要的關鍵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Nikon 成為政府最大的光學軍械供應者,配合日本軍事活動不斷增加,Nikon 旗下也增加多達19 家工廠和23,000名雇員。由於品質優異,大戰其間所生產的雙筒望遠鏡、空照鏡頭,投彈瞄準鏡和潛望鏡等,至今仍被日本軍事收藏家所珍視。

戰敗後另起爐灶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Nikon在美軍佔領下面臨解散的命摺2贿^,就在戰爭結束前不久,Nikon將其部分軍用生產線改組生產平民用光學產品,雖說後來僅剩一家工廠以及大約1400個雇員,但 Nikon 立即開始生產起戰前許多獲得好評的光學產品。 1945年後到1946初,Nikon 就決定要生產一架屬於自己設計製造的照相機。最初考慮的研究對象從一台雙鏡頭的 6x6 TLR開始,同時也進行著一台135mm可交換鏡頭的 Rangefinder 機身試作。TLR的計畫後來可能因經費而被終止,取而代之的就是 135mm 的設計。在1946年4月15日,Nikon 決定生產20架此型相機作為 Sample,並作為後續實驗改進之用。1946年9月 Nikon 的照相機計畫首次在媒體曝光,也在這個時間點確立了產品和公司名字『NIKON』作為主要的商標。相機實際量產則等到了1948年初才成形,這部就是 Nikon 第一台相機 Nikon One。


Nikon One



差點放棄 Nikon 這個金字招牌
Nikon One 基本設計是根據戰前兩大最搶手品牌相機 Leica和Contax 的混合體,Nikon 精益求精成功的結合這兩類相機的優點開發出功能更強的相機。 Nikon One 採用了 Contax 相機有棱有角的外形、可卸下機背、機頂安裝快門控制盤、前對焦環以及鏡頭扎口;又採用了Leica相機 RangeFinder 取景器和焦平面快門。Sample 機在試製完成之後讓所有人都非常滿意,唯有『名字』讓大家想破了腦袋。當時用了很多名字被考慮作為新相機發表時使用,一些甚至今日聽來是熟悉的他牌稱號。按歷史的記載當時考慮的幾個名字,包括:BENTAX、PENTAX、PANNET、NICCA、NIKKA、NIKORET和NIKKORETTE。關鍵時刻一度 NIKKORETTE 這個名字將要勝出,沒想到最後轉換成NIKON,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使用過的名稱。


Nikon M

Nikon I 採用的 24×32mm片幅,在當時的美國並不與 Kodak 相容 ,儘管 Nikon I 幸叩剡M入歐洲市場。但 1949年 Nikon 發表了 M 機型取代了 Model One 。由於M的片幅為 24×24mm規格,處於Leica 24×36mm 與 Nikon I型 24×32mm規格之間,終於可以打進美國市場。
 

Nikon S 與其他系列
M 之後 Nikon 在 1950 年推出了 S 系列,這時的 Nikkor鏡頭可以在S系列,也可以在Contax 機身上交換使用。S 與 Nikon M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除了新增加的閃光同步插孔外,另外就是搭配了新出的五款Nikkor鏡頭:Nikkor-W 3.5cm f/3.5、Nikkor-O 5cm f/3.5、Nikkor-H 5.0 cm f/2.0、Nikkor-P 8.5cm f/2.0和Nikkor-Q 13.5cm f/4.0。Nikon 不斷的努力開始獲得美洲地區的青睞,並打破歐洲相機壟斷的局面,1950 年 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 大篇幅報導介紹高品質的尼康相機以及尼克爾鏡頭。


Nikon S

Nikon 以鏡頭起家,即使開發了自己的測距連動相機後,也沒有停下研究的腳步。早在1945年 Nikon 就為 Nikkor鏡頭加上鍍膜(Coating)技術。當時的技術僅能加上單層鍍膜,爾後 Nikon 發展出多層膜技術,早期的Nikkor測距連動相機的鏡頭上會特別為這種技術加註一個鮮明的紅字『C』,這個『C 』字代表此鏡頭擁有多層鍍膜(multi-coated),多層鍍膜可以減少鏡片表面的反光,從而將鬼影和眩光降到滅最低,同時增光透光性,改善反差和色彩還原。

Nikon 大多數C型鏡頭都採用標準命名與標號,通常 Nikkor 下來第一個字代表鏡片的數目,例如:『U (Uns) 即是1片、B (Bini) 即是2片、T (Tres) 即是3片、Q (Quatour) 即是4片、P (Pente) 即是5片、H (Hex) 即是6片、S (Septem) 即是7片、O (Octo) 即是8片、N (Novem) 即是9片、D (Decem) 即是10片。』還有,Nikon鏡頭常刻上「Auto 自動」(指是光圈葉片會自動收縮)、焦距(以mm顯示)和流水號。


Nikon SP

1954年Nikon推出了的第四個型號相機名稱為S2,1957 年更推出改良版 SP。這是Nikon在還沒有推出『F』系列之前最普遍的機種。Nikon為 S系列作出了很多新的嘗試,包括:快速捲片、退片桿、全視野觀景窗、和單件式機背鎖。所有這些改進,Nikon S系列相機使用起來更容易了。



Nikon 劃時代的作品 『F』系列誕生
1958 尼康以光學鏡片、相機以及鏡頭於比利時的世界博覽會(World Expo)榮獲『Grand-Prix』的金、銀、銅獎,大滿貫的殊榮為 Nikon 輝煌的歷史再添一筆。不過,Nikon 也已經發覺 SP 系列雖承繼了前代機種多方改革的特性,擎至完美,卻也等於產品壽命到了盡頭,亟需發展新一代的機種取而代之。


圖左:第一台 Nikon F 相機;圖右:Nikon Photomic 衍伸機種

在多方的矚目下,1959年Nikon發表了F系列,成為 Nikon 第一台標準135規格單眼底片相機,Nikon F最大的特色是可以更換許多附件,例如:五菱鏡取景器、捲片馬達等,這時的F所配置的取景器是不帶測光的功能,僅有取景的作用。同一時期,Nikon 也沒有放棄 RF 機種,1959年3月,Nikon 更新改款了 S4 企圖延續 S 系列的命脈。 然而,價廉物美 Nikon F 相機很快地蓋過了 S4的光芒,1960年 Nikon 發表最後一款測距連動相機 S3M 後就關閉了 S 系列。

總計從1959起到1972年 F2 推出為止,Nikon F 這個產品就橫跨了長達 13個年頭,在今日半年一換的型號大戰中,相當不可思議。Nikon F不管在產量還是生命週期上,至今罕逢與之匹敵的對手。而 Nikon F 也經歷了多次小改款,並推出衍生機型,例如: 1962年 推出的 Nikon F Photomic,首次採用Cds原件測光,測量範圍為EV 2~17;1965年 Nikon F Photomic T,採用了TTL式的Cds測光元件,測光顯示為指針式,測光方式為平均測光;1967年 Nikon F Photomic TN 是 T 的改量版,測光方式將原來的平均測光改成中央重點測光;1968推出的 Nikon F Photomic FTN 則是F系列的最後一款,實現了最大光圈指示,並可以在觀景窗內可以看到快門速度。

Nikon F2 與奧甙俗植缓?/strong>
2006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與李安斷背山爭奪『最佳影片』由金獎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慕尼黑』,主要的故事是記錄發生在1972年慕尼黑奧邥希徒饪植婪葑訚撊脒x手村,屠殺以色列邉訂T流血事件後,以色列當局復仇的故事。趕在1972奧咧埃?971
年 Nikon Vertriebs GmbH成立 (現定名為尼康GmbH, 位於德國 ), 同時宣佈 F2 單眼相機面世。




Nikon F2其實與 F 基本性能相差無多,但是最高快門速度提高到1/2000s,更適合體育記者拍照。Nikon F2 沒有安排測光功能,而同樣依照 Nikon F 系列的玩法,推出
Nikon F2 Photomic,也同在1971年推出,配備DP-1測光取景器,測光模式為中央重點加權平均,觀景窗內可顯示快門速度、光圈,測光範圍為EV 1~17; 1973年 Nikon 推出 F2 Photomic S,配備改良DP-2測光取景器,也簡稱為F2S,測光用LED顯示,代替原來的指針式指示,另可以附加DS-1進行快門優先自動曝光;1976 Nikon 再推 F2 Photomic SB:配備全新的 DP-3測光取景器,採用SPD作為測光元件; 1977年 Nikon F2 Photomic A,配備又一新 DP-11測光取景器,但測光元件換回成本較低的Cds,主要是配合當時剛出來的Ai系列鏡頭,是F2 Photomic的Ai版本;同年 Nikon 還有 F2 Photomic AS,配備DP-12測光取景器,採用SPD測光元件。

Nikon F2 與奧哒媸前俗植缓希現2 原本希望搭上德國慕尼黑奧叽箫@身手,無奈慘案發生舉世震驚;1978 年Nikon全心打造 F2H 打算供給 1980年莫斯科奧邤z影記者使用,限量版只有501台,而且是為全鈦合金機身,配備特別生產的MD-100高速馬達和MD-100電池包,最高過片速度達到10fps。可惜奧唛_幕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美洲國家抵制奧叻磳Α?/font>Nikon 也沒有將F2H提供給攝影記者,最後則是公開出售。


Nikon F3 邁向電子相機的里程碑
傳統相機的發展與今日的數位相機相似,70年代中期開始,消費者偏愛自動化工能的相機,尤其提供自動調光圈快門最受歡迎。Nikon 純機器式的相機不是太貴就是太重,雖在專業領域中累積了名聲,一般消費者卻不見得喜愛。於是 Nikon 大刀闊斧的改革下在 1980 年推出了 Nikon F3,用來全面取代F2系列。F3大量使用電子控制原件,主要特點有自動曝光功能、8~1/2000秒快門速度、TTL 控制和可搭配 MD-4 捲片馬達,實現每秒五張的連拍速度。




Nikon F3 系列型號包括:1982年推出的 Nikon F3HP,配備遠視點取景器DE-3 HP;1984年推出 F3T 黑色版本,是 Nikon 極其稀有的鈦合金機身;1983 年 Nikon F3AF 是首次具有自動對焦功能的相機,配合DX-1 AF取景器和專用的AF鏡頭 Nikkor 80mm/F2.8 AF和Nikkor 200mm/F3.5 AF IF-ED,實現自動對焦的夢想。同年 Nikon 也推出了專為記者打造的 F3P,特點是快門按鈕處沒有快門線插孔。


Nikon F3 並沒有在 1988年推出
F4 的時候,劃下了休止符,而是採用了雙軌制區分市場,但F3卻也暫停了更新,直到許多懷舊人士肯定 F3 出色的設計,終於喚得 Nikon 重新開模,在 1994年推出 F3 Limited 限量版;並到了 1996 年 Nikon 再推 F3H 限量高速版,配合由MD-4馬達改裝的MD-4H,最高過片速度考達到13fps;紀念版不僅限量,且以鈦合金打造獨具保存和珍藏價值。

Nikon F4 鞏固專業領導地位
受限於篇幅,筆者在這裡主要整理 Nikon F 系列為主軸的大事紀,在 Nikon 各級 F 系列開發的中間,還穿插了許多平民機種和各級鏡頭等,例如:1987 年 Nikon F401 是第一台內建閃燈的單眼相機;1982 年 Nikon FM2,可達閃燈同步 1/200 秒;1979 年 Nikon EM 是當時家族系列中體積最小的機種等,未來我將另闢章節介紹這些 Nikon 家族的系列相機與鏡頭。



回到主題,1988 年 Nikon 推出了 F4,是第四代的底片相機,從外形看 F4 有著無比霸氣和專業水準,搭配電池手把更是犀利!而且內置捲片馬達、自動聚焦、多種測光功能,並有著Nikon一貫傳統:良好的機械性能、作工精密、可靠且耐用。 F4由義大利著名汽車設計大師 Giugiaro 操刀,講究功能操作外,還兼具當時的時尚美學。即使以今日的眼光來看,F4機身依然經得起考驗。F4不同於過去採用金屬製造,開始使用塑膠原件,機身外層包裹防震橡膠作為保護。

同時,F4還大量的採用自動化,性能之強就如同今日普及的傻瓜相機,按下快門即可拍照。不過,在控制上,F4還是保留了大量的傳統模式,也沒有在機頂上安裝LCD顯示面板,而仍以傳統方式顯示相關資訊。F4 最高快門速度和閃光燈同步速度分別為1/8000秒和1/250秒,具有雙重快門簾幕,以碳纖維和鋁合金製造,壽命可達15萬次。Nikon 並未為為 F4 開發太多的衍伸機型,一方面是旗下的其他機種系列已經成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 F4 完美的表現,實不需太多的修飾。Nikon 僅在同年12月推出衍生機型 F4s,可配備MB-21電池手把,使用6枚AA(3號)電池,並有垂直快門紐,此一機型還被 NASA 太空總署採用作為發現號太空梭升空時攜帶進太空的照相機;1991年 Nikon 再推出 F4E,改配MB-23電池手把,使用6枚AA(3號)電池或MN-20充電電池。

Nikon F5 登峰造極
1996年Nikon推出F5,以世界首見1005點RGB測光、世界最快自動對焦捲片速度高達8 fps、Multi-CAM1300 五點對焦系統、高速閃燈同步、甚至與 Mac 或 PC 連線功能一鼓腦兒大送利多,可以說將其推入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不同於前面的 F系列,F5 只有一台衍伸機型:1998年 Nikon F5 五十週年紀念版。大幅縮減衍伸機種除了,其他產品線的分食外,其他相機大廠 Canon、Minolta、PENTAX 等,也在這幾十年裡急起直追,大環境已經不負以往 Nikon 獨霸天下的場面。



 F5採用鋁合金模鑄機身,鈦金屬觀景器外殼,橡膠面的質感使得握持更加穩重、高級感。一體成型的內置捲片馬達,防塵性與密封性令人更加放心。握把的設計顯然較F4更有人體工學的考量,穩定性極佳;然而垂直握把較湥执蟮娜溯^不方便。主轉盤在垂直握把付之闕如,稍影響操控性。不含電池機身即有1.2kg,但以其功能之齊備,其實重量不算重(裝好八顆三號鹼性電池,重量超過1.4kg)。

Nikon F6 最後的底片機
2000年後數位相機、數位機身撲天蓋地的興起,Nikon 竟在2004年九月破天荒推出『F6』,打破『F5』是最後一部傳統機身的謠言。重視傳統的 Nikon 似乎希望這部被譽為最後的傳統單眼機身能夠振衰起弊,期待銀鹽底片獨有味道再次喚醒傳統攝影族群的熱愛。  F6 堪稱進入千禧年後最高階的傳統機身,幾項重要的特色,包括:快門單元可耐 15 萬次以上的使用,而且快門系統在每次使用時還會自動地檢查快門速度,並帶有補正設計確保精度。11區分測距 AF 系統、高精度的 3 D- RGB 多的類型測光、低振動、完美的操作聲響,還有高達每秒 8 張的連拍速度 (需另外購買 MB-40 );還有,通過更嚴格標準的環境測試,徹底檢驗各部的設計,達到 DSLR 所難以做到之防水、防塵甚至是溫度變化影響的極限(F6 可從 -20 ℃~+ 50 ℃之寬廣的溫度範圍內使用)。



F6 機械設計引進電腦 CAD / CAM 技術,達成機械裝置效率化,這是前幾代 F 族所不可想像的設計平台。F6 平時具備了約 5.5 張 / 秒的快速連續攝影能力和大約 7 秒的快速軟片回卷高速化裝置,並更進一步實現輕輕化、省電化,高耐久性,為專業的拍照目標而努力。創新的閃燈系統對應:採用最新的「 i- TTL 亮度調整」,提高快速攝影的可靠性。而且,外接閃燈 SB-800 或 SB-600 也可同步配合無線電操作等,多樣的拍攝環境設計。精密度極高的 F6 ,內建超過41種可調選項,可針對相機各機能作用和設定,調整其內容,這 41 種項目涉及更細小地變更系統的調整,以機背的液晶表示幕顯示特製的功能表畫面,同時配合設定4組記憶組,使用時可更方便地呼叫使用。



  很可惜的是即使是如 F6 如此強悍的機種,依然不敵現實環境的折磨!就在 F6 發表後不到兩年的時間裡,Nikon於 2006年1月11日宣布停產絕大部分使用軟片的相機,以更專注投入數位攝影領域(Nikon prepares to strengthen digital line-up for 2006)。此舉說明軟片相機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數位相機成為主宰的主流。雖然,F6和FM10這兩款專業軟片式單眼相機逃過一劫,並未在停止生產的名單當中,但一般預期停產只是早晚的事。Nikon並未說明何時將全面停產,只說最晚到今年夏天前應還可看到庫存產品繼續流通。不管結果如何,稱霸將近 58 年的 F系列可以說是長路將盡,只留下追念了。

http://dcbbs.enet.com.cn/thread-2893729-1-1.html



关于nikon的好多啊......
上次已经在163看过C和N的具体介绍了,一下子了解了很多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1):    1  2  3  4  5  >>   31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2:33.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