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11
积分: 7534
发帖数: 6511
注册日期: 2007-04
来自: 其他, 地区, .
|
在画册《四季》的扉页上, 有一行文字: 谨以此书献给梁京生先生。
梁京生是北京一家报社的部门主任, 与吕楠只是萍水相逢,
却为吕楠提供身份证明、支持吕楠的拍摄长达10年,直至车祸去世。
吕楠说:他是很有良知的一个人, 支撑了我整整十年, 从1993年到他去世,
没有他, 天主教的后半部分, 西藏的全部, 我根本做不了。
在吕楠的前进道路上, 总是会有热心人无私地提供帮助, 除了梁京生,
昆明的一对夫妇常年提供给吕楠生活费和旅费, 直到他完成《四季》的创作。
吕楠因此经常引用歌德的一句话:“只要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冥冥之中就会有一只手在帮你。”从1997年至2005年,
吕楠每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生活在西藏。
每次从西藏回到昆明, 吕楠抓紧时间冲胶卷, 印样片,漂片, 放大,
剩下的时间距离下次出发的时间也只有十天, 这十天就是为下一次旅行准备的时间。
2004年秋天, 吕楠最后一次前往藏区, 此时, 梁京生已经去世,
再没有人为他开介绍信, 提供必要的身份证明, 他身上的钱也只够再去一次西藏。
时间和财力都不允许他有任何闪失,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只能成功,
不能失败:“最后9个月, 如果我没有拿到我想拿到的东西,
我以前的工作就白干了, 我15年的工作也没多大意思了。”
在吕楠有限的行李空间里,除了胶卷、相机、望远镜、给藏民治病用的药品,
还有经过严格挑选的书籍和灌录了大量古典音乐的MD,
这些包括歌德和巴赫作品在内的书籍和音乐是吕楠在藏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的源泉。
和前几次去西藏一样, 吕楠都住在乡里, 每天步行去位于村里的拍摄地,
前后拍摄了四十多个村子, 离乡最近的村子, 来回也要一个多小时,
最长的要花三四个小时。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 风沙起来的时候,
平地里看不见人, 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头发里, 没有不是沙子的,
小石头子刮起来,打到脸上生疼。风沙对人和器材的损害一样大,
所以吕楠永远把给照相机除尘的气吹子带在身上。
和旅途的艰辛相比, 寻觅良久, 拍不到满意的照片更让吕楠焦虑。
吕楠的工作方式是要求春播秋收的每个环节都有满意的照片:
“比如当我处理扬麦的时候, 我就不看其他的东西,我顾不上。
我一个一个地拿, 只有把扬麦的照片拿下了, 下次才不会再拍。”
有时会因为一个环节拿不下, 耽误了很多时间, 甚至耽误了季节,
只能下次再去。吕楠最后一次去藏区,重点拍的是春播。
因为春播非常难拍, 犁地之后就是平地, 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春播拿不下来, 吕楠都不知道藏区系列的照片该如何编辑。
阿季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 HEIDELBERG PREPRESS , Scanner DC3000 更多EXIF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