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器材讨论区 > 佳能单反镜头 > ++++黑白的世界,单色调的情结,188页的新思绪++++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48):    1   <<  31  32  33  34  35  >>   24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一冉 于 2013-05-14 18:05 设置高亮
2012-05-16 22:42  #466
会员
高山野狼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积分: 310
发帖数: 279
注册日期: 2012-04
来自: 中国, 浙江, nx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6 22:46  #467
版主
上帝之光

级别: 大学二年级
精华: 21
积分: 23284
发帖数: 21410
注册日期: 2008-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广州
细看高山兄、8公子和119兄三位高手的片子的风格就非常的迥异,但都是值得细读的好片!而奶昔兄等几位高手的个性风格又不一样。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我想,这可能是黑白片子的不确定性和没有绝对性的理论说道吧!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喜好来选择的。

如果是这样,那对我们可是一种大大的启发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从此,有白天,有黑夜。

-------------------------------------------------------------------
***** 北美—西行漫记 之~上篇~《加拿大》、中篇《美国即景》、下篇《浪漫温哥华》*****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3-06/16/ff8080813de5e7f2013f4d1e319f41e0.shtml

《镜头的镜像,生活的脚步》······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0-11/23/ff8080812ba775a9012c7484d1b65123.shtml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6 22:48  #468
版主
上帝之光

级别: 大学二年级
精华: 21
积分: 23284
发帖数: 21410
注册日期: 2008-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广州



____________________
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从此,有白天,有黑夜。

-------------------------------------------------------------------
***** 北美—西行漫记 之~上篇~《加拿大》、中篇《美国即景》、下篇《浪漫温哥华》*****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3-06/16/ff8080813de5e7f2013f4d1e319f41e0.shtml

《镜头的镜像,生活的脚步》······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0-11/23/ff8080812ba775a9012c7484d1b65123.shtml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6 22:57  #469
会员
高山野狼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积分: 310
发帖数: 279
注册日期: 2012-04
来自: 中国, 浙江, nx
引用:
最初由 上帝之光 发表




这种将高光压低造成的抑郁感其实很真实。在这样的天气下,在我们老家拍老房子,大多就是这个气氛。
摄影术的根本属性是机械复制性的,但作为艺术的摄影,甚至只是拍纪念照,不论黑白还是彩色,都是主观的。一如苏东坡画朱竹,本质上都是心中之竹。天下既无朱竹,亦无墨竹,观之以朱则朱,观之以墨则墨。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7 06:36  #470
会员
奶昔老头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240
发帖数: 1134
注册日期: 2012-03
来自: 中国, 上海, 洛杉矶
引用:
最初由 一冉 发表

这张构图好

谢谢一冉兄加分鼓励。
还要继续吸毒,努力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奶昔转接手动镜头贴:柯尼卡美能达加勒比海马尔代夫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7 06:47  #471
会员
奶昔老头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240
发帖数: 1134
注册日期: 2012-03
来自: 中国, 上海, 洛杉矶
引用:
最初由 glenman 发表
见了奶昔友的真功夫 质感好强

谢谢G兄的鼓励。
看到老东西就觉得亲切,我们是不是都不年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奶昔转接手动镜头贴:柯尼卡美能达加勒比海马尔代夫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7 06:59  #472
会员
bjry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47
发帖数: 2340
注册日期: 2011-07
来自: 中国, 河南, 开封
引用:
最初由 上帝之光 发表


哈!奶昔兄真的到了俺的老老家!

此处是广州市荔湾区的珠江边,前面那个楼是坐立在两条街的分叉开始处。那楼是个广州最老的酒店,改革开放前叫“人民大厦”,之后改回最老的名字“爱群大酒店”。它的后方(最高那座楼之间那座)是后期加盖的,叫新楼。

为何俺这么熟?因为这片子的后面(既拍摄者的背后)不远处就是沙面——广州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俺在那儿住了25年!而俺在“爱群大酒店”工作过5年!




看着非常亲切,俺学校毕业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广州,俺住在东山口,晚上没事了俺经常在这里散步。
bjry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 PENTAX , PENTAX K-r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7 07:17  #473
会员
奶昔老头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240
发帖数: 1134
注册日期: 2012-03
来自: 中国, 上海, 洛杉矶
引用:
最初由 上帝之光 发表
细看高山兄、8公子和119兄三位高手的片子的风格就非常的迥异,但都是值得细读的好片!而奶昔兄等几位高手的个性风格又不一样。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我想,这可能是黑白片子的不确定性和没有绝对性的理论说道吧!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喜好来选择的。

如果是这样,那对我们可是一种大大的启发啊!


照片去掉了色彩的渲染,会让人更专注于真正的内容。拍黑白的人(或者P黑白的人 )会注重想表达的东西,看的人会注重去寻找照片想表达的东西。据说独唱比合唱难,没有伴奏的清唱比独唱更难,可能是一个道理。我相信摸象的盲人没有一个说错了的,别人说大象尾巴像辫子,我摸了觉得像草绳,那是因为别人可能刚刚給上学的女儿梳好头,我可能刚刚从田里劳动回来,经历不一样,感觉就不一样,表达也就不一样。的确不会有绝对的说道。能看清这世间万物的只有上帝,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奶昔转接手动镜头贴:柯尼卡美能达加勒比海马尔代夫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7 08:14  #474
版主
上帝之光

级别: 大学二年级
精华: 21
积分: 23284
发帖数: 21410
注册日期: 2008-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广州
引用:
最初由 高山野狼 发表



这种将高光压低造成的抑郁感其实很真实。在这样的天气下,在我们老家拍老房子,大多就是这个气氛。
摄影术的根本属性是机械复制性的,但作为艺术的摄影,甚至只是拍纪念照,不论黑白还是彩色,都是主观的。一如苏东坡画朱竹,本质上都是心中之竹。天下既无朱竹,亦无墨竹,观之以朱则朱,观之以墨则墨。


这个道理很有说服力!

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着迷于看似非常简单而内涵绝不简单的东西,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
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从此,有白天,有黑夜。

-------------------------------------------------------------------
***** 北美—西行漫记 之~上篇~《加拿大》、中篇《美国即景》、下篇《浪漫温哥华》*****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3-06/16/ff8080813de5e7f2013f4d1e319f41e0.shtml

《镜头的镜像,生活的脚步》······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0-11/23/ff8080812ba775a9012c7484d1b65123.shtml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7 08:20  #475
版主
上帝之光

级别: 大学二年级
精华: 21
积分: 23284
发帖数: 21410
注册日期: 2008-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广州
引用:
最初由 bjry 发表

看着非常亲切,俺学校毕业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广州,俺住在东山口,晚上没事了俺经常在这里散步。


哈哈!又一个半个同城!

东山口到现在还是单行道,离他不远就是广州乃至全国最大的电器市场——海印电器城,那是俺每次回穗都必去的地方之一,也强烈推荐各位有机会一定要去走走,肯定可以买到你心仪的东西!

俺家现在(俺自己的房子)就在东山区,可惜,前几年东山区和越秀区合并了,现在统一叫越秀区。东山区,成了我们这些老广州的永久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
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从此,有白天,有黑夜。

-------------------------------------------------------------------
***** 北美—西行漫记 之~上篇~《加拿大》、中篇《美国即景》、下篇《浪漫温哥华》*****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3-06/16/ff8080813de5e7f2013f4d1e319f41e0.shtml

《镜头的镜像,生活的脚步》······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0-11/23/ff8080812ba775a9012c7484d1b65123.shtml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7 08:21  #476
版主
上帝之光

级别: 大学二年级
精华: 21
积分: 23284
发帖数: 21410
注册日期: 2008-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广州
引用:
最初由 奶昔老头 发表

照片去掉了色彩的渲染,会让人更专注于真正的内容。拍黑白的人(或者P黑白的人 )会注重想表达的东西,看的人会注重去寻找照片想表达的东西。据说独唱比合唱难,没有伴奏的清唱比独唱更难,可能是一个道理。我相信摸象的盲人没有一个说错了的,别人说大象尾巴像辫子,我摸了觉得像草绳,那是因为别人可能刚刚給上学的女儿梳好头,我可能刚刚从田里劳动回来,经历不一样,感觉就不一样,表达也就不一样。的确不会有绝对的说道。能看清这世间万物的只有上帝,


这话让俺想起老庄说的,黑白其实是虚构的色彩,是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所以才令人向往和着迷。反而更艺术化。



[ 此帖由 上帝之光 最后编辑于: 2012-05-17 08:50 ]

____________________
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从此,有白天,有黑夜。

-------------------------------------------------------------------
***** 北美—西行漫记 之~上篇~《加拿大》、中篇《美国即景》、下篇《浪漫温哥华》*****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3-06/16/ff8080813de5e7f2013f4d1e319f41e0.shtml

《镜头的镜像,生活的脚步》······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0-11/23/ff8080812ba775a9012c7484d1b65123.shtml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7 08:48  #477
会员
高山野狼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积分: 310
发帖数: 279
注册日期: 2012-04
来自: 中国, 浙江, nx
看了奶昔兄、之光兄的言语,突然间许多感慨。摘引一篇旧文字。这篇因影友惑于莫毅《小区》在平遥获大奖,相问以答。


摄影与其它艺术一样,并不会异样的独特。但是,摄影似真还假的复制属性,以及我们时下对摄影的固执认识与理解,却使我们的摄影明显区别于它类艺术,具有了更浅薄的复杂性,由此带来了种种荒谬,也使摄影界成为“赌博”与混迹的最好场所。在人数上,在器材上,中国现在无疑是世界上第一摄影大国,但是,在思想上、理念上、成就上,就未必是影像大国。我们的摄影资源,大量的空耗在苍白的艺术精神和空洞的功利模式之中。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摄影,并不是那个客观的工具,也不是主观的权力,它是一个由历史与摄影人的幻想共同制造的“摄影形式”,一个由光与影编织出来的迷惑感官和心灵的狭窄温柔乡。摄影,本是人类科技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现代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机械复制的基本属性与被广泛运用的事实,构成了摄影的复杂与矛盾,而这种复杂与矛盾正是摄影的魅力与深度所在。正因为如此,摄影才具有丰富的渗透性、拓展性、交互性、前卫性。所有面对摄影的人,都具有比其它艺术人群更自由的选择空间和方向。在功利与心灵之间,摄影可以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但是,当这种自由的选择被贬为盲目的随流行为的时候,那么这种自由便失去了自由的价值,相反成为庸俗的根源。而当这种盲从发展成为一股大势,遮蔽了其他选择和方向的时候,那将是一种致命的恶俗。本来,摄影可以有更开放的角度和态度,有更开放的平台和形式,有更开放的价值认证与实现渠道,如此种种的可能,都会因一叶遮目而消失踪影。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对《小区》的十万元愤愤不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平遥摄影艺术节的高位切入会令更多的摄影人看后昏然迷惑或“邯郸学步”。也许,我们从这里还可以推导出更多的也许。但推导并没有多少意义,重要的是看破推导背后的机制。摄影并无什么神秘可言。摄影只是一种工具,摄影只是一种语言,摄影只是一种手段,摄影只是一种选择。我们完全可以如选择钓鱼一样选择摄影,也可以如选择职业一样选择摄影,还可以如战士选择战场一样选择摄影,当然可以如商人选择利润一样选择摄影,摄影绝对可以给予不同层次不同的满足,使人人各得其所。但是,千万别轻易以文化与艺术的名义选择摄影,因为这是心灵的选择,是自由和忠诚的选择。自由与忠诚,意味着独一无二,意味着良心良知,意味着寂寞清远。摄影是大众化的话语工具,而艺术永远都不会是大众化的。真正的摄影无界无圈、无门无派。摄影就是摄影。摄影就是你的心。开放的心灵不会为外物所迷所惑。坚持自己,欣赏世界。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7 08:57  #478
会员
高山野狼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积分: 310
发帖数: 279
注册日期: 2012-04
来自: 中国, 浙江, nx
再发一篇几年前写的臆想式的旧文字…………


今年的暑假有点热,热的时间有点长,但台风却是姗姗来迟。“帕布”中心风力不大,带来些雨水正好缓解旱情。楠溪论坛上哪位也发过上塘旱情的照片。有雨总归是好的。大自然经常以人看来是极端的方式调节自身的平衡。眼下“蝴蝶”也要来了,据说发展尚未成熟,还存在很大的变数。不过目前其中心风力也就平平的八级。但愿“蝴蝶”也不至于太放肆,带来些雨水就好。根据混沌学的说法,一场台风可能是由一只“蝴蝶”翅膀振动引起的。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时下被人“心解”来“心解”去的庄子就说过“飓风起于萍末”。大自然就是这幅德性,经常以微小的细节决定大事件的命运。难怪奥修说:“宇宙可能毁于一个原子。”人类生活也不乏“蝴蝶”的例子。正经巴儿的战争,大多起于独裁者卑微的心理。看人不顺眼也可能会成为战争的理由与起因,关键是那个看的人拥有足够的力量就成。海伦这样的尤物,生在任何时代都会是一个麻烦。甚至于战争的走势与结果,也常常受细小的事件影响。比如拿破仑早一点读到《孙子兵法》,司马懿攻打诸葛亮的空城前先喝点二锅头,也许历史就必须重写了。所以说,细节决定整体好象有其道理。大与小,巨与细,只是我们认识上的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容易被人察觉、触摸和发现的东西,往往被叫作大的,反之常常被叫作小的。除了普朗克、玻尔、薛定谔之类少数伟大的科学家,还有如佛陀这样的觉者之外,极少有人能够清醒的看到微尘世界的精彩。大自然并不区别什么大的小的细的巨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存在的整体。上帝无法抽掉一个核外电子来构建我们这个世界。谁动了谁的奶酪并不是很严重的事,但谁动了上帝的粒子,可能就是一场如爱因斯坦所预见的毁灭性的过程。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卑微的存在。自卑是人根本的属性之一。当自卑被警觉、被认识、被承认、被接受的时候,那么它将转化为深深的真实的敬畏――不光是对天地,而是对万物普遍存有的敬畏。在普遍的敬畏里,才可能有发现和领悟。通过原子弹刺眼的光芒,人类应该建立起对粒子的由衷的敬畏。但是,自卑是属于隐潜的东西。所有隐潜的东西对人而言都是小的、细的东西。人总喜欢将难以察觉的东西归入细小的范畴而弃之不顾。如此,世界便在遮蔽之中被分裂。失去整体性的世界已然不是真实的世界。不真实的世界依赖于观念创建虚幻的关系与结构维系其稳固性和貌似真实的幻觉。在观念世界里,巨大的更加被放大,细小的更加被缩小,剩下的只有黑与白、大小与、好与坏两极分布,中间层次以各种各样庄严的名义被过滤。两极世界,一如小时候看的小人书一样容易理解,什么东西一眼便可以看穿,什么人物一上场就可以轻松对号归类。世上只有好人与坏人。一条被拉直的弹簧不能再称其为弹簧,一个被极化的世界是个僵硬贫乏的世界。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缺少趣味的世界里,从被拉直的弹簧一端爬行到另一端,然后再爬回来,完成一个又一个生存的循环。这就是概念力所能及给予我们的生活意义。当然,若将被拉直的弹簧横向弹拨,还可以引发一阵富有弹性的颤抖,尽管这不能与还未被拉直的弹簧伸缩震荡运动相比,却也能发现一些生动的柔软的活动。艺术大多时候就是这样一些横向的弹拨。它以弹簧的另一端为原点,以波动的方式将运动引向深入。也许,这种波动在一个极深的地方会偶遇一个合适的反射点,运动将被反射回来,如此往返,形成一个新的运动环路,那也许就是一个没有弹簧的弹性运动。我相信上帝在99%显性的存在里隐匿了他真正的意图,而仅在难以察觉的1%的隐性存在里透露了他的真意。这是上帝对人类灵性的考验。当台风来临,蝴蝶被忽视了;当原子弹爆炸,原子被忽视了;当肉身膨胀,灵魂被忽视了。但愿当我们以万物之灵的名义生活时,那1%没有被完全忽视。天知道这个“万物之灵”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它并不会赋予人类真实的领主地位,它带来的只是更多的虚妄和狂谬。我只知道在生物学上自己属于可怜的灵长目,比黑猩猩多些大脑灰质,皮层褶皱复杂一些。除此之外,偶尔会梦见自己是一个王子,或者御风而行。如此而已。据说,一位科学家证实一只熟睡在冬天太阳底下的狗,也曾经梦见了蔚蓝天空中飘着一朵漂亮的白云。米兰•昆德拉说:“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上帝发笑的时候,佛在《金刚经》中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7 09:01  #479
会员
bjry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47
发帖数: 2340
注册日期: 2011-07
来自: 中国, 河南, 开封
引用:
最初由 上帝之光 发表


哈哈!又一个半个同城!

东山口到现在还是单行道,离他不远就是广州乃至全国最大的电器市场——海印电器城,那是俺每次回穗都必去的地方之一,也强烈推荐各位有机会一定要去走走,肯定可以买到你心仪的东西!

俺家现在(俺自己的房子)就在东山区,可惜,前几年东山区和越秀区合并了,现在统一叫越秀区。东山区,成了我们这些老广州的永久回忆·········

东山口有俺太多的回忆,已经有好多年没再回去了,广州夏季的雨特别多,夜晚刚下完雨还是解决不了夏日的暑热,走在胡同里,只觉得潮热的气体蒸人,四周散发着香喷喷的花香,广州的夜晚让俺非常的难忘,俺的eos50就是在海印买的,虽然是水货俺也用了好多年没出过毛病。
bjry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05-17 10:14  #480
版主
上帝之光

级别: 大学二年级
精华: 21
积分: 23284
发帖数: 21410
注册日期: 2008-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广州
引用:
最初由 高山野狼 发表
看了奶昔兄、之光兄的言语,突然间许多感慨。摘引一篇旧文字。这篇因影友惑于莫毅《小区》在平遥获大奖,相问以答。


摄影与其它艺术一样,并不会异样的独特。但是,摄影似真还假的复制属性,以及我们时下对摄影的固执认识与理解,却使我们的摄影明显区别于它类艺术,具有了更浅薄的复杂性,由此带来了种种荒谬,也使摄影界成为“赌博”与混迹的最好场所。在人数上,在器材上,中国现在无疑是世界上第一摄影大国,但是,在思想上、理念上、成就上,就未必是影像大国。我们的摄影资源,大量的空耗在苍白的艺术精神和空洞的功利模式之中。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摄影,并不是那个客观的工具,也不是主观的权力,它是一个由历史与摄影人的幻想共同制造的“摄影形式”,一个由光与影编织出来的迷惑感官和心灵的狭窄温柔乡。摄影,本是人类科技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现代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机械复制的基本属性与被广泛运用的事实,构成了摄影的复杂与矛盾,而这种复杂与矛盾正是摄影的魅力与深度所在。正因为如此,摄影才具有丰富的渗透性、拓展性、交互性、前卫性。所有面对摄影的人,都具有比其它艺术人群更自由的选择空间和方向。在功利与心灵之间,摄影可以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但是,当这种自由的选择被贬为盲目的随流行为的时候,那么这种自由便失去了自由的价值,相反成为庸俗的根源。而当这种盲从发展成为一股大势,遮蔽了其他选择和方向的时候,那将是一种致命的恶俗。本来,摄影可以有更开放的角度和态度,有更开放的平台和形式,有更开放的价值认证与实现渠道,如此种种的可能,都会因一叶遮目而消失踪影。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对《小区》的十万元愤愤不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平遥摄影艺术节的高位切入会令更多的摄影人看后昏然迷惑或“邯郸学步”。也许,我们从这里还可以推导出更多的也许。但推导并没有多少意义,重要的是看破推导背后的机制。摄影并无什么神秘可言。摄影只是一种工具,摄影只是一种语言,摄影只是一种手段,摄影只是一种选择。我们完全可以如选择钓鱼一样选择摄影,也可以如选择职业一样选择摄影,还可以如战士选择战场一样选择摄影,当然可以如商人选择利润一样选择摄影,摄影绝对可以给予不同层次不同的满足,使人人各得其所。但是,千万别轻易以文化与艺术的名义选择摄影,因为这是心灵的选择,是自由和忠诚的选择。自由与忠诚,意味着独一无二,意味着良心良知,意味着寂寞清远。摄影是大众化的话语工具,而艺术永远都不会是大众化的。真正的摄影无界无圈、无门无派。摄影就是摄影。摄影就是你的心。开放的心灵不会为外物所迷所惑。坚持自己,欣赏世界。


很赞同文章内的观点和理论。

但从事物的本相上来说,它说的似乎复杂化了。与普通人而言,摄影,就是一玩意儿,就是挥洒生命余热的一种方式,更直白的说:就是一爱好。

只不过,爱好,也有品位、品相,玩儿的有品相,是我们的追求,而已。禅宗的大道在于一个点:顿悟。最终集中于一点:悟。但这一个悟字,就包罗了宇宙万物啦!

结论:万法归一,一切从心,心境净生,生色弗空。不一定是佛法,却是大悟之道的源头和结束。

高山兄,您的智慧启发了我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
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从此,有白天,有黑夜。

-------------------------------------------------------------------
***** 北美—西行漫记 之~上篇~《加拿大》、中篇《美国即景》、下篇《浪漫温哥华》*****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3-06/16/ff8080813de5e7f2013f4d1e319f41e0.shtml

《镜头的镜像,生活的脚步》······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0-11/23/ff8080812ba775a9012c7484d1b65123.shtml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48):    1   <<  31  32  33  34  35  >>   24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0:42.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