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闻;觑,不见。 这一组照片我拍摄自香港科技大学,树叶是小叶紫薇。 我觉得科技大学是香港最漂亮的一所学府,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一流,可惜建筑形象一般,白色的马赛克楼宇加上一些桔红装饰不免流有俗气。香港最有特色的学校建筑还是理工大学。因为离我家比较近,周末我经常带孩子去科大游玩,于是我的很多摄影也都源自这里。 在一个宿舍楼前,有几棵树叶稀疏的小紫薇树,在初冬黄昏的微风中摇曳多姿。这种感觉是我的摄影最爱,因为我的作品很多都是在枝叶疏离中找到感觉。透过枯枝,一片片小叶子在微风中颤悠悠,这就像在睡梦中突然被美妙的天籁之音触动了心弦,令人怜爱。在这组照片中,我选用了宋朝禅师释绍昙的一首偈颂词: 秋气肃金,秋晹鏖战。 林间秋叶片片凋零,砌下秋虫声凄怨。 满眼听不闻,满耳觑不见。 听得闻,觑得见, 声前句后新罗箭。 ——宋•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 香港的落叶树很少,有些都是反季节,在冬天发芽。我经常拍摄的落叶树木主要是朴树,很像榆树,在香港初冬落叶。有时候,一整棵大树只有几片树叶挂在树梢,在微风中摇曳,感觉甚是莫名。释绍昙禅师说:“满眼听不闻,满耳觑不见。听得闻,觑得见,声前句后新罗箭。”“声前句后新罗箭”此句我不甚明白,可能禅师看到秋风中的落叶就像新罗的箭穿心一样令人心痛吧。这首偈颂词中最能打动我的是这一句“满眼听不闻,满耳觑不见。”什么能让我们听不闻,觑不见,而又听得闻,觑得见?就如同秋风中的落叶,本身就是一种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当坦然面对这一切,你就无所为无所不谓了,很矛盾却句句入理,这就是境界。 在中国传统书画中,我最欣赏的是八大山人的作品,很多不合逻辑却深蕴境界,特别是他的那些墨荷,用笔简洁而韵味无穷。古人说,墨分五彩,八大山人以浓淡相间的色晕,纵横随意的老辣笔触传达出一股荒凉、寂寞而又冷隽的气息。 我喜欢这种感觉,正如的我的摄影画面,灰灰的色调,或近或远的虬枝虚化成淡墨笔触,近景远景的树叶虚化成大片的墨色,而一两片孤叶静静地矗立在寂寥的时空中,给人一种澄怀观道,凝神致远的心境。静不是死寂,而是潜隐极深的无数微妙的动,含蓄着幽深的意境。 有位艺术大师说过:“画贵能极致”。摄影也如此,哪怕一片小小孤叶,而表达的情感却如禅师所言:满眼听不闻,满耳觑不见。 这种境界,看看我的作品,你听得闻,觑得见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