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城市·活动 > 天津 > [讨论]杂片苑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30):    1   <<  6  7  8  9  10  >>   330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潇湘竹韵 于 2014-05-10 21:12 加入精华
2013-01-23 08:30  #76
会员
阳一2002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3
积分: 5492
发帖数: 4382
注册日期: 2010-02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继续上图参和。

阳一2002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08:31  #77
会员
阳一2002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3
积分: 5492
发帖数: 4382
注册日期: 2010-02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阳一2002 发表
继续上图参和。


阳一2002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08:31  #78
会员
阳一2002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3
积分: 5492
发帖数: 4382
注册日期: 2010-02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阳一2002 发表
继续上图参和。


阳一2002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08:35  #79
会员
阳一2002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3
积分: 5492
发帖数: 4382
注册日期: 2010-02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海浪TJ 发表


首先谢谢阳教授来这里参与交流。并送来如此高水平的佳作。欢迎今后多多参乎

对于三高的论述,我觉得很精辟。要根据不同的作品,适当的处理好三高(高饱和度,高对比度,高锐度。)很有必要。作为风光片还是应该保持原有的自然色调更好。谢谢您的指点,受益了。

海老客气了,还要向您学习。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08:39  #80
会员
老孟达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219
发帖数: 1053
注册日期: 2007-01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阳一2002 发表

同感,观吕老的片子有一个感觉,就是吕老非常重视对层次的表现,宁愿整体偏亮也不愿意损失暗部的细节,这样的片子会显得明快有余而厚重不足,过去胶片有厚薄之说,现在数码有靠左靠右之说,怎样找到合适的那个点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每个人的习惯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各种口味,口重的,口轻的,口杂的,那种口味好俺也说不清。

揣摩吕老的意图,不知对错。


赞同阳一老师的分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09:18  #81
版主
lihui786

级别: 研究生一年级
精华: 2
积分: 43013
发帖数: 40654
注册日期: 2007-04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wlzt 发表
晓光老师的图片与海老师的图片像是同一次拍摄的吧?
看过刘宽新的摄影著作,书中提倡“三低”,就是低饱和度(可以拍摄到更多色彩)、低反差(可以采集到更多的影调信息)和低感光度(可以获得平滑影像)。这三低讲的是拍摄时机身的设置,而出片时的饱和度、反差可以在后期时做出每个人认为适宜的调整。
我拍片通常采用RAW格式保存,由于是原数据因此这三低中只需选择调整感光度一项,即使后期可以修正曝光,但我发现曝光不要欠曝,最好正好,或者略过一些也成。曝光不足由于没有采集到足够的被摄物的信息,后期修正时图象就缺少细节,噪点也不可避免。

欠曝的图片修正后


引用:
最初由 老孟达 发表

吕老发的片子,在我的显示器上看,除了片8颜色比较正外,其它都不是很理想,有些浮浅,不知其它人观感如何


引用:
最初由 阳一2002 发表
同感,观吕老的片子有一个感觉,就是吕老非常重视对层次的表现,宁愿整体偏亮也不愿意损失暗部的细节,这样的片子会显得明快有余而厚重不足,过去胶片有厚薄之说,现在数码有靠左靠右之说,怎样找到合适的那个点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每个人的习惯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各种口味,口重的,口轻的,口杂的,那种口味好俺也说不清。

揣摩吕老的意图,不知对错。


看到大家这样认真、客观的讨论,很欣慰,这是尊重摄影学习摄影的表现,是玩儿好摄影的表现。
我摄影我快乐。当然玩儿好了更快乐。尽管摄影门类有区分、题材有区分,于是爱好趣味有区分,但是越玩儿越讲究,越玩儿越提高,越玩儿越好收获越多这个大方向就是一个,而且是有规律可循有客观标准可依的。比如画面的简洁,趣味点的突出,画面元素的互相呼应、衬托和对比,画质的细腻结实,色调的丰富敦厚润泽,构图的平稳有序和出奇出新,光影的和谐、对比既要烘托气氛讲究和谐细腻又要强调适度反差求得意趣,取景更要成竹在胸而避免流于一般,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很重要的在于取景,有了成功的第一步,好片子完成了50%,也就是说取景关乎个人的文化积累,片子好坏很多是在取景环节形成分野的。
所以有人提倡多看看影展,是绝对有益处的。看必多思。
感谢大家纷纷踊跃参加讨论。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09:47  #82
版主
lihui786

级别: 研究生一年级
精华: 2
积分: 43013
发帖数: 40654
注册日期: 2007-04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老初学者 发表

拜读老师们帖子太长知识啦!求教老师们怎样才能连片子一起引用过来?另外俺还不太理解这样的风光片的“油润”应该怎样?是否如阳一教授所说避免“三高”就是“油润”么?请老师们给初学的人普及一下。
我看着海老这几张片都挺棒的,经几位老师们指点才感觉如果像老师们所言会更棒!
另外,如果以后我把作业也跟在这帖子里请老师们批改可以么?谢谢!

老初学者的认真态度和求知若渴令人感动。
在拍片过程避免“三高”虽并不等于“油润”,但却很有助于片子的画质保持完好。如果您的镜头和拍摄对象恰好符合拍出“油润”调子的片子的各项条件,避免“三高”的拍摄技术可以保证片子的“油润”效果。
但是“三高”也好“三低”也罢,不是一味的高就不好或者一味的低就好,要看拍摄对象和环境,要适度,还是内容决定形式。
什么是摄影上讲的“油润”,这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多少年来人们对当年手工生产(现在好的德头据说仍坚持手工生产)的德头出片味道的一种形容。是对一种层次丰富细腻、画质敦厚沉实、细节过度平滑稳重,于是显得润泽、光感不干涩、似有刚涂过的油漆的感觉的画质的形容。过去曾有人说,日头拍出来的绿叶是标本,德头拍出来的绿叶才是活生生生长在树上的雨露滋润的树叶。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相机生产技术还是镜头的生产,都在趋向融合。最明显的就是尼康和佳能的相机,近年来的新款越来越难于说清楚它们的异同了,都在要求最好,而追求最好的结果,最终就会趋同的现象。
三年前《大众摄影》搞过一个测试,分别用日德的相机和镜头拍了相同的对象,请了一些国内的摄影大师级人物来背靠背看片,请他们分别指出那些片子是德头拍的,哪些片子是日头拍的。结果无论是器材大师还是摄影大师都有对有错。为啥?一是,造成片子油润与否的条件不仅仅在于镜头;二是随着科研和生产技术的趋同,德头、日头在一些款类上已经走在了趋同的道路上。比如尼康的百变妖早就被人们赞誉为德味儿十足。
关于“油润”的感觉,我想举一个例子。在印刷上我们做封面都要用铜版纸。而国产的铜版纸早年间质量不过关,托不住墨,印刷出来的产品显得很浅薄干涩,而进口的铜版纸印刷出的效果就色泽饱满厚实既有丰富的细节过度又显得 那么清晰可辨,而且经久不灭的是,总像是刚刚淋过雨的小草,那么滋润而鲜亮,艳而不妖、润而不腻。
强调一句,不论德头日头,都有很好的产品,也都有想对弱的产品,决不可一味迷信或一律轻视。关键是在玩儿中学习在玩儿中得到乐趣哈。
关于引用时如何连片子一起引用过来,现在我也摸不到头脑,好像是网站设置的事。有时候就可以一起引用过来,有时候就不行,不知咋整的。


[ 此帖由 lihui786 最后编辑于: 2013-01-24 08:07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09:50  #83
会员
wlzt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2
积分: 3727
发帖数: 3290
注册日期: 2010-05
来自: 中国, 天津, tianjin
引用:
最初由 老孟达 发表


“三低”之说言之有理,我也是用RAW格式,而且基本是靠右曝光


印证借鉴吧,慢慢就会形成咱们自己的风格与习惯。采用raw格式拍片看得出孟达老师是一个愿意享受后期调片和修片乐趣的人。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09:53  #84
会员
wlzt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2
积分: 3727
发帖数: 3290
注册日期: 2010-05
来自: 中国, 天津, tianjin
引用:
最初由 lihui786 发表

老初学者的认真态度和求知若渴令人感动。
在拍片过程避免“三高”虽并不等于“油润”,但却很有助于片子的画质保持完好。如果您的镜头和拍摄对象恰好符合拍出“油润”调子的片子的各项条件,避免“三高”的拍摄技术可以保证片子的“油润”效果。
但是“三高”也好“三低”也罢,不是一味的高就不好或者一味的低就好,要看拍摄对象和环境,要适度,还是内容决定形式。
什么是摄影上讲的“油润”,这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多少年来人们对当年手工生产(现在好的德头据说仍坚持手工生产)的德头出片味道的一种形容。是对一种层次丰富细腻、画质敦厚沉实、细节过度平滑稳重,于是显得润泽、光感不干涩、似有刚涂过的油漆的感觉的画质的形容。过去曾有人说,日头拍出来的绿叶是标本,德头拍出来的绿叶才是活生生生长在树上的雨露滋润的树叶。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相机生产技术还是镜头的生产,都在趋向融合。最明显的就是尼康和佳能的相机,近年来的新款越来越难与说清楚它们的异同了,都在要求最好,而最好最终就会趋同。
三年前《大众摄影》搞过一个测试,风别用日德的相机和镜头拍了相同的对象,请了一些国内的摄影大师级人物来背靠背看片,请他们分别指出那些片子是德头拍的,哪些片子是日头拍的。结果无论是器材大师还是摄影大师都有对有错。为啥?一是,造成片子油润与否的条件不仅仅在于镜头;二是随着科研和生产技术的趋同,德头、日头在一些款类上已经走在了趋同的道路上。比如尼康的百变妖早就被人们赞誉为德味儿十足。
关于“油润”的感觉,我想举一个例子。在印刷上我们做封面都要用铜版纸。而国产的铜版纸早年间质量不过关,托不住墨,印刷出来的产品显得很浅薄干涩,而进口的铜版纸印刷出的效果就色泽饱满厚实既有丰富的细节过度又显得 那么清晰可辨,而且经久不灭的是,总像是刚刚淋过雨的小草,那么滋润而鲜亮,艳而不妖、润而不腻。
强调一句,不论德头日头,都有很好的产品,也都有想对弱的产品,决不可一味迷信或一律轻视。关键是在玩儿中学习在玩儿中得到乐趣哈。
关于引用时如何连片子一起引用过来,现在我也摸不到头脑,好像是网站设置的事。有时候就可以一起引用过来,有时候就不行,不知咋整的。


长知识了,谢谢。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09:59  #85
版主
lihui786

级别: 研究生一年级
精华: 2
积分: 43013
发帖数: 40654
注册日期: 2007-04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wlzt 发表


长知识了,谢谢。

嘘,这么客气,羞人哒哒滴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10:03  #86
版主
lihui786

级别: 研究生一年级
精华: 2
积分: 43013
发帖数: 40654
注册日期: 2007-04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wlzt 发表


长知识了,谢谢。

另,草率成文,多有纰漏,还望不吝赐教。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10:21  #87
会员
行在东风里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4
积分: 6799
发帖数: 5969
注册日期: 2011-06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lihui786 发表

老初学者的认真态度和求知若渴令人感动。
在拍片过程避免“三高”虽并不等于“油润”,但却很有助于片子的画质保持完好。如果您的镜头和拍摄对象恰好符合拍出“油润”调子的片子的各项条件,避免“三高”的拍摄技术可以保证片子的“油润”效果。
但是“三高”也好“三低”也罢,不是一味的高就不好或者一味的低就好,要看拍摄对象和环境,要适度,还是内容决定形式。
什么是摄影上讲的“油润”,这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多少年来人们对当年手工生产(现在好的德头据说仍坚持手工生产)的德头出片味道的一种形容。是对一种层次丰富细腻、画质敦厚沉实、细节过度平滑稳重,于是显得润泽、光感不干涩、似有刚涂过的油漆的感觉的画质的形容。过去曾有人说,日头拍出来的绿叶是标本,德头拍出来的绿叶才是活生生生长在树上的雨露滋润的树叶。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相机生产技术还是镜头的生产,都在趋向融合。最明显的就是尼康和佳能的相机,近年来的新款越来越难于说清楚它们的异同了,都在要求最好,而追求最好的结果,最终就会趋同的现象。
三年前《大众摄影》搞过一个测试,风别用日德的相机和镜头拍了相同的对象,请了一些国内的摄影大师级人物来背靠背看片,请他们分别指出那些片子是德头拍的,哪些片子是日头拍的。结果无论是器材大师还是摄影大师都有对有错。为啥?一是,造成片子油润与否的条件不仅仅在于镜头;二是随着科研和生产技术的趋同,德头、日头在一些款类上已经走在了趋同的道路上。比如尼康的百变妖早就被人们赞誉为德味儿十足。
关于“油润”的感觉,我想举一个例子。在印刷上我们做封面都要用铜版纸。而国产的铜版纸早年间质量不过关,托不住墨,印刷出来的产品显得很浅薄干涩,而进口的铜版纸印刷出的效果就色泽饱满厚实既有丰富的细节过度又显得 那么清晰可辨,而且经久不灭的是,总像是刚刚淋过雨的小草,那么滋润而鲜亮,艳而不妖、润而不腻。
强调一句,不论德头日头,都有很好的产品,也都有想对弱的产品,决不可一味迷信或一律轻视。关键是在玩儿中学习在玩儿中得到乐趣哈。
关于引用时如何连片子一起引用过来,现在我也摸不到头脑,好像是网站设置的事。有时候就可以一起引用过来,有时候就不行,不知咋整的。
学习,赞同!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10:49  #88
会员
海浪TJ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1
积分: 5472
发帖数: 4750
注册日期: 2008-05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lihui786 发表

老初学者的认真态度和求知若渴令人感动。
在拍片过程避免“三高”虽并不等于“油润”,但却很有助于片子的画质保持完好。如果您的镜头和拍摄对象恰好符合拍出“油润”调子的片子的各项条件,避免“三高”的拍摄技术可以保证片子的“油润”效果。
但是“三高”也好“三低”也罢,不是一味的高就不好或者一味的低就好,要看拍摄对象和环境,要适度,还是内容决定形式。
什么是摄影上讲的“油润”,这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多少年来人们对当年手工生产(现在好的德头据说仍坚持手工生产)的德头出片味道的一种形容。是对一种层次丰富细腻、画质敦厚沉实、细节过度平滑稳重,于是显得润泽、光感不干涩、似有刚涂过的油漆的感觉的画质的形容。过去曾有人说,日头拍出来的绿叶是标本,德头拍出来的绿叶才是活生生生长在树上的雨露滋润的树叶。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相机生产技术还是镜头的生产,都在趋向融合。最明显的就是尼康和佳能的相机,近年来的新款越来越难于说清楚它们的异同了,都在要求最好,而追求最好的结果,最终就会趋同的现象。
三年前《大众摄影》搞过一个测试,风别用日德的相机和镜头拍了相同的对象,请了一些国内的摄影大师级人物来背靠背看片,请他们分别指出那些片子是德头拍的,哪些片子是日头拍的。结果无论是器材大师还是摄影大师都有对有错。为啥?一是,造成片子油润与否的条件不仅仅在于镜头;二是随着科研和生产技术的趋同,德头、日头在一些款类上已经走在了趋同的道路上。比如尼康的百变妖早就被人们赞誉为德味儿十足。
关于“油润”的感觉,我想举一个例子。在印刷上我们做封面都要用铜版纸。而国产的铜版纸早年间质量不过关,托不住墨,印刷出来的产品显得很浅薄干涩,而进口的铜版纸印刷出的效果就色泽饱满厚实既有丰富的细节过度又显得 那么清晰可辨,而且经久不灭的是,总像是刚刚淋过雨的小草,那么滋润而鲜亮,艳而不妖、润而不腻。
强调一句,不论德头日头,都有很好的产品,也都有想对弱的产品,决不可一味迷信或一律轻视。关键是在玩儿中学习在玩儿中得到乐趣哈。
关于引用时如何连片子一起引用过来,现在我也摸不到头脑,好像是网站设置的事。有时候就可以一起引用过来,有时候就不行,不知咋整的。


首先感谢辉版的热情参与并很好的阐述了个人的观点和关于“油润”的诠译。摄影艺术和其它艺术门类是一样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格和门派。没有哪一个观念就是完全的正确和错误。我个人认为:只要作品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那就是好的作品。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10:57  #89
会员
海浪TJ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1
积分: 5472
发帖数: 4750
注册日期: 2008-05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wlzt 发表
晓光老师的图片与海老师的图片像是同一次拍摄的吧?
看过刘宽新的摄影著作,书中提倡“三低”,就是低饱和度(可以拍摄到更多色彩)、低反差(可以采集到更多的影调信息)和低感光度(可以获得平滑影像)。这三低讲的是拍摄时机身的设置,而出片时的饱和度、反差可以在后期时做出每个人认为适宜的调整。
我拍片通常采用RAW格式保存,由于是原数据因此这三低中只需选择调整感光度一项,即使后期可以修正曝光,但我发现曝光不要欠曝,最好正好,或者略过一些也成。曝光不足由于没有采集到足够的被摄物的信息,后期修正时图象就缺少细节,噪点也不可避免。

欠曝的图片修正后


经过自己的实际经验总结出有关曝光问题的结论对于我有很大的受益。看了两张片子的对比确实得到了验证,对于以前都在传说的数码摄影
“宁可欠不可过”有了新的认识。
海浪TJ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23 11:06  #90
会员
wlzt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2
积分: 3727
发帖数: 3290
注册日期: 2010-05
来自: 中国, 天津, tianjin
引用:
最初由 海浪TJ 发表


首先感谢辉版的热情参与并很好的阐述了个人的观点和关于“油润”的诠译。摄影艺术和其它艺术门类是一样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格和门派。没有哪一个观念就是完全的正确和错误。我个人认为:只要作品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那就是好的作品。


海老师说的极是,感动不了别人至少要感动自己。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30):    1   <<  6  7  8  9  10  >>   330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4:16.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