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实验摄影 > 《快跑》----------2007中国合肥当代艺术双年展  
回复帖子 总页数 (8):    1   <<  6  7  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朱子 于 2007-05-10 11:18 加入精华
2007-06-25 10:36  #91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88888888
张源平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30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5 10:37  #92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999999999
张源平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30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5 10:37  #93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再转一帖:

合肥 搞慢好子
[ 2007-6-17 8:44:00 | By: 李焱 ]

澜溪镇真有好远,体会到合肥有时候还是有个大城市的样子的,到处都在修路造房子,从东到西跑一下也耽误了个把小时。

澜溪镇的房子真漂亮,真贵,有山有水么钱买,不知道夏天蚊子个多。

谈点个人体会,看完后,我就下决心以后这下半生怎么搞也要在美术界混混,油画什么的要基础一时半会我也学不会,时间搞在长也搞不出个子丑寅卯。没关系,搞简单的,我可以在装置界在毛笔界混,最差在摄影界我还是能混出来的,不相信?看我乱城。

下面是个真事,信其无不如信其有。

一位父亲对他儿子说,你看这块砖头?儿子说,不就是造房子的砖么?父亲说,你在好好看看。小男生盯着那玻璃罩子过了许久,小男生的表情云涌万千估计参悟到了世间万千的变化。父亲接着问,你看出什么了吗?小男生说,砖上死了个蚊子!

合肥 搞慢好子。还有下句:我跟不上!



……超级认真的一个保安,那么大的场子,我看他从我面前过去5次……



……我最喜欢的一张画,不知道那有卖?谁知道告诉我下……



……喜欢这位美女看画的状态……



……以后我家的旧东西我也不卖了,留着搞装置……



……观众……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5 10:38  #94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合工大艺术学院李学斌教授,喜见中国科大现代艺术中心主任杨重光教授.两教授当场搞来搞去地搞.

张源平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30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5 10:38  #95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当代艺术:你那样表达,我这样理解
[来源:安徽日报,记者:杨扬 ]


2007当代艺术双年展即将结束了。回想起一周前去看展览的过程,仍然有几分新奇,几分回味。对于安徽这么一个看起来和“当代艺术”不大能搭得上边的地方,感受一下当代艺术,思考一下别样的东西,是一次很有趣的体验。

刚进展厅,就看到咏梅手里举着一个大棉花糖,心想咏梅真的很有童心,看展览还买棉花糖。等看到邓蔚华作品的时候,我立刻开心起来:原来人人都可以有大大的棉花糖吃。

一幅大照片挂在墙上,上面是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白色的大蘑菇在黑色的夜空中显得格外狰狞恐怖。照片前的地上竖着一个一人多高的棉花做成的大蘑菇云,蘑菇云旁边是一对小商贩,正在不停地踩棉花糖机,每个路过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个的棉花糖——这是艺术家邓蔚华的“装置•行为艺术”作品《棉花糖》。

每一个城市乃至每一片地域都有自己的艺术标签,“当代艺术”这一标签,对于合肥来说,在人们略带好奇的目光中显得有些新鲜。


“当代艺术”是胡闹吗?


在看展览之前,我仔细看了《橙周刊》老于的访谈。六人谈中,老于很贪心地想把所有的问题都囊括进去,其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涉及,但是每个问题都没有深入进展。我觉得,这是一期杂志的选题,1万多字的容量,势必带来这种尴尬。当然,老于敢于涉及如此宽泛的领域,而且试图1:5挑战,我已经佩服之极了。在现场,我和平老大一席话,直记得我手忙脚乱,此人一秒钟能说三个字,语速奇快无比。一个人尚且如此,5个人一起说该如何?

老于的访谈中,有不少问题涉及到人们对于当代艺术的误解——长时间以来,因为一些“当代艺术家”惊世骇俗的出格行为,不少人对“当代艺术”、“行为艺术”嗤之以鼻。当代艺术究竟是什么?它的意义在哪里?

“人类的时候生活比较无聊,单调,充满创造性的、非常有意义当代艺术就是把生活搞得不无聊,不单调。”这是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中科大现代艺术中心主任、留德艺术博士杨重光的解释。“当代艺术,它是一种关注人内心的东西。它跟世界的内里、世界的底层有关系,世界精神的核心有关系。”

而双年展的策展人之一,张源平的解释更为具体:“当代艺术解决的是我们的社会问题,也就是心理、精神、情绪问题。它更加紧密地贴近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感觉和内心的精神,和我们生存状态发生紧密的关系。它满足的是人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希望达到的是人心理和精神的健康。”为了更近一步地阐释,他举了自己的作品《化疗》作为例子。

《化疗》被归为“装置艺术”的门类。墙上挂着一排输液瓶,一个洋娃娃安静地挂着,身上接着许多输液管。在它们的旁边,有一些照片:躺在病床上的女人,X光照片中的人骨骼,还有一个小姑娘,展现出天真无邪的表情。“病者住院做化疗,我把她做化疗的那些吊水瓶放在那里。那个洋娃娃是她小时候的玩具,也挂在那里,还放上了她小时候的照片,她躺在床上,做化疗,吐得一塌糊涂,也被拍下来了。这里,我想,观众能感受到生命的严酷、生命的宝贵,然后,会反诸自身,这是风花雪月的东西所达不到的力量。”

过去,我们习惯于看雅致的国画、油画,许多人在装置新房子的时候,喜欢买一些挂在墙上。张源平告诉我,传统艺术不能说它不对,但是,拿国画来说,这是一种审美,它注重的是情趣。当代艺术用新的形式来传承文化,“我直接把吊水的条子拿过来了。直接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跟作品发生互动关系、交流和碰撞之后,他会获得新的感觉,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内心会产生新的力量,对社会有新的认识。”

不止一位艺术家强调,当代艺术是起到的是启蒙心智的作用,“它让观众不再被动,而是和艺术家互动,和人的生活体验,精神、心灵、社会环境发生非常紧密的关系。让大家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看待社会,知道自己应该具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当代艺术的欣赏是一种公平的关系,关键的意义在于这儿。”


“快跑”还是“慢跑”


在张源平的博客上,他这样说,我们的社会除了呈现出“跃进”式的“快跑”姿态外,文化生活中,“南辕北辙”式的误会和“声东击西”式的策略无处不在。“快跑”就成为人们行进中的一种常态,成为我们趋利避害的行为方式。

对于我们所处的空间来说,“快跑”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时态,“快跑”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既定目标,而采取的迅速前进的行动,也可以理解为,人们为了躲避某种伤害,而构建的有效退置方式。人们在日常活动中,用“快跑”的状态,期待获得比其它行进方式更为有效的结果,人们在精神注视方式中,用“快跑”的理念支撐,期待产生新的自我心理抚慰效应。

因此,他断言:在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激变中,除了“快跑”,我们别无选择。

可杨重光还有新补充。他强调,在“集体快跑”的潮流中,城市的建设要快,而艺术自身的发展,仍然需要“慢进”。当前,各个中心城市都有自己的当代艺术风向标,如北京的798,上海的莫干山路,杭州的LOFT49,安徽,也有一些艺术家有建立工作室的打算,但是,这一艺术样式是不能够靠政府或者其它力量拔苗助长的,它有自发生长的规律性。


误读是绝对的


当代艺术,总给人的感觉是“看不懂”。大家会记住的总是一些媒体炒作的夸张个例。对此,策展人一再强调:“‘误读’的产生,源于当代艺术最主要的特征——多义性。当代艺术的传达是点对点的,一个人在地铁里面拉小提琴,走过100个人,99个人没有听,只有1个人听,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艺术家和观众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艺术家只提供感情和情绪,不提供具体的信息。观众不需要判定艺术家在做什么,自己的感觉生效了,就达到了目标。”

对于这种发散性的信息传达,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进行接受和解释,将会出现何种的结果呢?

就《棉花糖》这一作品,我随机访问了几个人。李东说:“这说的是一个暴力倾向的问题,一个“棉花糖”一样温和的人,在某种情况下却可能激变成为恐怖分子、一个“原子弹”!”00说:“这个装置有意思,很环保,别人的作品,展览完了就完了,它能吃。”徐晓明同学在博客里面说:“这真是个天才的创意,有历史图片、现实的装置、更有日常生活场景的加入,荒诞而旨远。核弹蘑菇云摧残生命,小小棉花糖是未成年人的钟爱零食——死之悲与生之趣,两个终极主题并行不悖。”邓蔚华给出的“标准答案”是:“我想说的是一种荒谬可笑的情绪。现在,有一些国家处心积虑地想要拥有原子弹,那么可怕的东西。我在这里构成了一个反讽,大家把原子弹当成棉花糖吃了,争夺原子弹,显出很可笑的意思。”对于这一“行为艺术”,做棉花糖的小贩也有自己的理解:“这就是个离心运动!是我们中国人改变世界的方式!”(遇到如此深刻思考世界的小贩,真的很寒!!!)

杨重光告诉我:“当代艺术的重要性在于,引领世界往前迈进。也许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是一个敲门砖,说得好听一点,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这是值得的。世界必须始终有新的、创造性的观念在前面引导。”从络绎不绝的观众来看,敲门砖显然是有效果的:来看展览的观众,有远自内蒙古的60多岁的退休医生,有趴在爸爸怀里的1岁的小朋友,有学生,有工人,有工程师,有职员,有教师。


当代艺术在安徽


“早在81年的时候,安徽就办过当代艺术展。”杨重光教授回忆。展览在省博物馆举行,一些画家、音乐人参加了展览,展出了一些野兽主义、印象主义的作品。

可是这种势头随即式微。在20多年的时间里,安徽的艺术家四处征战,足迹甚至远涉重洋,举办过不少展览,甚至获得奖项,可在安徽始终没有一个平台,这也是2007中国安徽当代艺术双年展开办的原因,策展人们想找到一个平台,借以使得安徽的当代艺术,能够跟飞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同步。

3个月的准备时间,相当紧凑。一方面跟艺术家联系、沟通,一方面寻找赞助商,区区几个人就办成了几次展览,大概最大的推动力是他们内心的热情。

对于未来,组织者们很有信心。

张源平这样说:“‘误读’的产生原因还有艺术家自身的问题。一些人用暴力、血腥的方式来表现,这样很容易把观众拖离艺术家想表达的东西,反而会引往道德批判的层面,这就失掉了艺术家的本意。随着当代艺术自我调节的慢慢进行,这些东西会越来越少。”

杨重光一再强调: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艺术应当和古人有所区别,当代艺术表达的是最富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观点,它是一支火苗,会引发很多人创造。安徽如果谈“与国际接轨”,首先是当代艺术应当接轨。

当代艺术和普通百姓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它对接受者的逻辑性、创造性和思想深度有要求,“不够清楚明白”造成了接受的难度。但这不妨碍它对于现代城市的意义。“它有一些创造性的观念,和建筑、设计、环境都有关系,是最应该为现代城市所接受的艺术。”

“在展览中,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安徽和当代艺术很近。”平老大说,首届双年展之后,这种展览将会有规律地举办下去。

游记到此,似乎已经结束而且完美了。但是一个小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展览结束的时候,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困扰着邓蔚华:他以一天100元的价格雇来两个小贩,可在一天展览即将结束的时候,小贩觉得价格要少了,追着他要把价格翻上一天200元。

人群散去,地上一片狼藉。远远地看着在冷冷的灯光下,小贩商价的身影和邓蔚华略带尴尬的表情,忽然具有了某种象征意味。让人觉得,对于当代艺术展,对于这些艺术家,对于安徽的当代艺术来说,这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5 10:39  #96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转帖:

城市文化与当代艺术六人谈
于继勇 来源:安徽商报橙周刊

讨论主持:于继勇

参与嘉宾:
杨重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代艺术中心主任、教授,德国职业艺术家协会会员,德国波洪造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凌徽涛(合肥书画院院长,合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授)
张源平(纪录片编导、摄影师、艺术批评家与策展人,曾编导过49部纪录片,作品曾在法国、西班牙艺术展参展并获奖)
谢泽(自由职业者,《新周》特约撰稿人,《时代图片》签约摄影师,创办合肥香榭画廊,率先把艺术品引入市场。活跃于各大摄影网站)
邓蔚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为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讨论地点:合肥茉莉时尚茶餐厅


开场白
最近一段时间,合肥与艺术有关的事件越来越多了,比较盛大和持续时间较长的有安徽“八艺节”和相关的艺术展,最近的一个当代艺术展,不但激发艺术从业者的热情,连普通市民也对艺术表现了极大的热情,这是活动主办者和参与者都没有想到的。这说明,我们这个城市对艺术有热情和欣赏需求的人还是很多的,这也从某个方面印证了合肥有艺术生存的土壤,更有艺术成长的空间有艺术节,这是一件让艺术家们兴奋的事。
我们在看到“曙光”的同时,也要对合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客观的说,作为一个城市,合肥艺术氛围并不是很浓厚,这个城市缺少一张在全国来说独一无二的品牌或者领军人物。在现当代艺术活动方面,合肥一直很沉寂,需要一次激活。以我的理解,合肥并不缺少全国知名艺术家,不缺少一流的表演艺术家、作家和诗人,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为这个城市的“地标”性人物,值得大家思考。每个与艺术有关的艺术家能为这个城市做什么,媒体能做什么,每个艺术爱好者能做什么,需要有人站起来吆喝几嗓子。
其实站在更高的视角上看,合肥整个城市也缺少一种很明亮的气质,就像大家提到杭州,立即想到这是一个休闲之都,它的气质就像一个有着脂粉气的少妇,有一些风韵还长得挺标致;提到南京,大家觉得它像一个有些庸懒的饱读诗书的中年遗少;提到长沙,大家觉得这个娱乐之城,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各类艺术节,整个城市气质像夜场的领舞少女,泼辣充满活力。每个城市都可以这么概括出一种气质或者一个名片。
合肥的下一个目标是现代化大城市,作为生活与工作在这个城市的中艺术工作者,大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这个城市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所以,今天大家坐到一起的目的,就是从艺术与城市的气质,艺术与普通市民的关系聊聊。




于继勇:我在合肥生活十年了,这十年变化很大,给了我很多思考,最近几年合肥发展提速发展,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大城市,但是我觉得一个城市不是有了摩天楼、地铁或者高架桥就叫大城市,大城市应该是有一种独特气质的,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觉得如何定位一个城市的气质。

杨重光:这个问题太大了,我觉得这很荒诞。合肥现在就非常好,不要给它气质,它应该有的都有了,有绿地有很漂亮的树和路,也有商场和写字楼。一个城市应该有的自然会有,不要强加给他。比如你现在给它一个现代博物馆,但是它有多少观众是个问题。从短期效益上说,开发商更愿望把它变成一个其他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给城市画一个蓝图。而且现在一个城市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很方面还是领导者说了算,领导需要的是做出政绩,如果政府能在政绩和老百姓找一下平衡点,多考虑一下就很完美了。合肥多好啊,不冷不热。

谢泽:我不知道你的意思是对现有的城市气质进行定位,还是给他的未来进行一个定位。我一开始来合肥是不喜欢这个城市的,觉得很土气,慢慢的就喜欢上这个城市。我原来写过几篇稿子发给《新周刊》,说合肥彼知根知底,是个小城市。我个人的感觉,这个城市栽在个名字上面,从视觉传达和听觉传达上说,合肥给人的感觉都不好。如果要总结一下,我觉得合肥自有一个气质,一个比较乡土而中庸的中等城市,它没有芜湖时尚,没有安庆有历史感。气质是自己生长出来的东西,不是硬给的或者强加的,它长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邓卫华:我在合肥比较短,觉得合肥像个家属大院,一方面,在这个城市通过几个人就可以找到共同的朋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圈子很小;另一方面,这个城市规划也很有意思,一圈一圈的,比如环城公园,那就很像大院里的东西。我以前生活在重庆,一下飞机的时候就喜欢上合肥了,不像重庆到处都是山。我从机场到黄山路的时候,看到路中间有个大蘑菇的雕塑,黄山路上有很多有意思的绿化带,里面还有人谈恋爱,感觉很休闲。我个人认为,城市的气质可以稍微引导一下,我是老师,我在想是否可用教育的手段来引导改变一下这个城市的气质。通过手段,也许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凌徽涛:城市的最重要的有城市的语言,建筑语言,人的语言。合肥建筑没有独特的文化语言、色彩语言、结构语言和外形语言。道路方面,也需要有整体考虑,每条路什么样的草,什么样的树,是要有个规划的。现在提“徽州文化”,但是徽文化发源在皖南,离合肥太远,不应该移值到合肥。

张源平:对城市文化或气质的定位,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每一种定位,应该说都是不准确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角度,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杨重光:其实不谈艺术什么都好,最好大家都来谈生活,合肥很低调,它总是躲在杭州南京的后面,它又是暧昧的,它的下半身被鲜艳的裙子遮住了,给我们很多想像空间,所以它是很美丽的。


于继勇:艺术是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现在一些城市在搞当代艺术双年展,或者各种各样的活动。大家觉得艺术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或者说艺术能否成为一个城市的品牌。

凌徽涛:肯定是可以成为品牌,蒙娜丽莎和艾菲尔铁塔都是品牌。艾菲尔铁塔它本身是一个雕塑,但它现在是法国的标志。艺术作品就是一个城市的品牌。

杨重光:我觉得艺术家对城市的文化生活的改变应该是有责任的,有推波助澜的必要,但是,我现在要问,谁能给我们这个可能?一个城市有一两个重要艺术家的是很有必要的,若干年以后艺术家死掉了,但是他们的作品还会继续存活。仍然是这个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方面国外比我们做得好。虽然我很渴望,但是目前的中国很多城市都不具备把艺术做成品牌的土壤。

邓蔚华:在国内,文化和艺术不可能成为一个城市的品牌,但是它能极大的影响和丰富老百姓的业余生活。

谢泽:我感觉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艺术倒是可以成为政府向外宣传自己的一个幌子。

杨重光:蔚华说到艺术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我想说一句,就是是老百姓决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还是艺术家引导老百姓去欣赏什么样的艺术。前几天,我在科大现代艺术中心搞了个印象派的展览,一个文化记者说,我看不懂。我很生气,如果别的普通市民看不懂就无谓了,你是文化记者啊,你不懂你就不是合格的记者。

谢泽:如果说前几年米罗的东西老百姓看不懂,还是事实。但是,随着老百姓欣赏水平的提高,他们已经开始野兽派的东西挂在客厅里,达利的东西也随处可见,老百姓的水平在慢慢的提高,这也是艺术前时的一部分。

张源平:我觉得艺术成不成为一个城市的品牌,不是主要问题,北京798算不算北京的品牌,不是,它只能是一部分,这不是艺术本身的问题。艺术对某个城市知名度的影响,能否成为品牌,我觉得可疑。有时候艺术家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是没有话语权的,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你怎么可能有机会影响方向?

凌徽涛:老百姓看得懂看不懂现当代艺术不要紧,比如前几天的“出轨”,老百姓不懂,但是他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从看不懂到感兴趣,要慢慢引导。出轨很多人看不懂,但是很多人有想看的意识,想看到底是怎么出轨。

杨重光:哪里啊,老百姓想着看艺术家怎么出轨,很多人是想到现场看看性教育片的。呵呵。


于继勇:最近一段时间,合肥再次修改了城市名片,这次是三张,叫“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我觉得从城市营销的角度来说,这是比较成功的,能让外面的人很快知道这个城市有什么,但是,这突出的是城市特点,而不是城市的气质。大家说说有什么看法,希望有批评,但是不要过激。

谢泽:包公故里提出来,是个令人很头痛的提法,如果单方面宣传包公,那么李鸿章段祺瑞淮军和三国城呢。盯一个点,必然失去一个面,有些偏颇。科教基地还是可以的,因为你毕竟有些科研机构在这里,但是,你的科研力量能否和武汉南京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相比,是另外一回事。滨湖新城是这两年的提法,以前没有。但是位于湖边的城市也太多了,也不是很明显。城市打什么名片,是领导们说算,艺术家不会考虑这三个问题。艺术家要考虑盖个新区,让艺术品走向市场。城市规模扩大了,对艺术市场是有好处的。

张源平:我明白继勇的意思,城市名片就城市的经营者找的噱头,虽然滨湖城市很多,但是合肥再做也没什么不可,经营者要这个新概念来吸引外面的目光,来形成自己的品牌。而且这个概念也让开发商感到兴奋。

杨重光:我一直在想:这个城市这么发展,什么时候能听听艺术家的意见,也许对城市的未来不造成大的遗憾。艺术家可以从艺术的角度,对城市建筑的高度、色彩搭配与外形设计,有些美学方面的建议。比如搞滨湖新城,你能否给艺术家一块地,让我们替这个城市在湖边做些雕塑,艺术家不是没有热情,是太缺少机会。

凌徽涛:这个问题我在很多场合都谈过很多次了。决定一个地域的建筑,不能只听领导的意见,还要听听由艺术家和相关专家组成的论证团或者顾问团的意见,给艺术家一个发言的机会。从艺术的角度规划一个城市。另外一种是长久的永久性的东西,比如雕塑,它代表一个城市的审美,那也是一张脸面。我就想,什么时候在官方的论证会上,能参与进去一两个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或画家。国外有些机构每年都会立一些项目,让一些艺术家参与进来,提意见和观点。

邓蔚华:我总是认为,卓越的领导人也都是真正的艺术家,他的审美也是符合潮流的。

张源平:从一个更直接的表现,由于艺术家参与城市的进城,一方面能改变艺术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的益处,另一方面让艺术家参与,也是城市执政者对艺术的尊重,或者说是一个城市对艺术家的容忍,是民主的表现。

谢泽:集权也能产生伟大的艺术,比如秦始皇的长城,罗马时代的绘画。艺术和政体没有关系,什么样的时代都可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和伟大的艺术家。


于继勇:一般情况下,有些人有这样的认识,说只有经济总量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钱去搞文化建设,搞活艺术市场。另一种观点,就是经常说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我觉得目前阶段,中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形象还是靠GDP支撑起来的,哪个城市有钱,大家都觉得这个城市发达、时尚有品味。但是,我觉得当各个城市的经济总量达到一个平衡点的时候,文化的力量就会显现出来,会对城市的发展形成持久的动力。

谢泽:我和观点和你相反。我觉得经济和文化没有太多的内在关系,也不成正比,意大利政治经济城市管理,简直一团糟,但是意大利的时装、电影都很好,足球也很棒。我们一谈经济和文化,认为这是捆绑式的,其实不是这样的。香港和深圳经济很好,但那里是文化的沙漠。新加坡亚洲经济强国,但是它的艺术和文化根基实在太差,甚至连支像样的摇滚乐都没有。没有从政策上的引导,再多的钱也造不出艺术。现在巴黎经济发达,但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左拉没有了,印象派没有了,只剩下一些消费性的东西。艺术是血液里面的东西,不是钱能给的。

张源平:我不太认同谢泽的观点。我觉得现在大家都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对的,也有效果。文化对经济是有影响的,文化能让市民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能激发他们建设城市的热情。经济发展了,文化投入会多些,这也是事实。我觉得文化与经济虽然不是直接的关系,但也是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

邓蔚华:如果我以一个文化人的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和你不一样。但是从艺术家角度来说,普通老百姓他还是希望在经济发展好的之后,也有艺术上的提高,享受到更多有品有味的文化生活。

谢泽:我以前认为是有影响,现在不这么认为。艺术是血性的东西,它不是一把种子,撒在什么土里,给点水给点肥料都能长成参天大树,艺术是种不出来的,不是硬给的。

于继勇:我也赞同搞艺术不能来硬的,但是土壤好的话,成活的机率不是更大些吗?



于继勇:那大家觉得文化产业有可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吗?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的好莱坞和横店影视城。也想到了普林斯顿大学,不知道这对合肥有什么启发。合肥有全国知名的中科大,但是,中科大没有成为一个品牌呢。如果合肥发展文化产业,有没有资源与基础。或者说,未来的市场在哪里。

杨重光:我觉得科大对合肥的文化建设方面没有什么贡献,经济各方面积累到一定程度,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有一个爆发,会有文化的发展。如果说今天文化快跑,跑在经济的前面,那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合肥需要化,但是并不是必须,文化和经济也是相辅相成,要有个等待积累的过程,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合肥提工业立市,没提文化立市,就是现在文化还没有形成可观的产业。

谢泽:文化成为一个城市的产业可能性是有的,但是有选择的,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能,就像两个人恋爱,这是血型的问题,谈了一段时间,发现根本不可能,这就是失败。中国也有可能会产生一个好莱坞,是不是在合肥,这是城市的基因的问题。长沙文化产业就很好。

凌徽涛:文化绝对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去年相关领导到长沙考查去的时候,长沙的文化产业GDP是工农业的两倍,他们很惊诧,文化的力量怎么这么大。文化产业挖掘之后,可以成为工农业GDP的支持者,有巨大的潜力。

邓蔚华:文化产业,搞比不搞好。长沙和合肥是有距离的。长沙的娱乐的发展和合肥非常不一样,它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干净的地方很干净,开放的地方很开放。

张源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拔苗助长。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多几条酒吧街搞几个高档夜总会,就叫有了夜生活和文化产业。这种夜生活是能带来GDP的增长,但是不能持久。文化需是要一种精神的,也是可以有很高雅的东西,画廊或者实验艺术。

谢泽:我觉得发展文化产业要向台湾学习,两千多万的人口,出了很多歌星和演艺人才,而且书店和画廊都很好,老百姓对文化的需要量也很大。文化化产业发展好了,对市民整体素养的搞也也有很大的帮助。


于继勇:我曾经看过一些关于北京798,上海莫干山路和杭州LOFT49这些艺术家和创意产业比较集中的地点的资料,也到一些地方实地参观过,给我的感觉很好,我就想合肥需要不需要一个798,一个莫干山路或者一个LOFT49那样的艺术空间。如果有这样的空间,对这个城市会有什么改变?
凌徽涛:合肥不需要798,798已经过时了,作为现当代艺术的产物,它已经比较低了。我觉得合肥需要一个通道,可以考虑建设一个艺术资讯中心,搞成世界最先进的,就会有很多人往这里跑。如果建一个798,短期内不会集中太多的艺术家,定位太低。艺术中心,地域很重要,北京有很著名的收藏家,有著名的学者,一批名人在那里面,合肥没这个条件,但是可以考虑建设世界一流的资讯。

谢泽:北京上海的艺术空间都是自发形成的,但是人为的去搞这样空间确实很难,因为这些地方原本都是自发,形成氛围之后,政府才加以引导和支持的。每个城市都是艺术的阵地的,但是,一般都散落在各个角落,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势。

杨重光:全国任何地方都需要一个艺术家集中的工作基地,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渴望一个宽大的工作室。合肥很需要798这样的地方,而且很多艺术家朋友在找这个地方,现在在合肥找个工作室都困难。就是有绘画的,搞艺术的,但是没有收藏家圈,也没办法生存,搞出来的艺术品不能只放在工作室里,这东西要走向市场的。政府想做这件事也有很简单的办法,给块地,盖个工厂,让艺术家集中起来,但是能不能形成氛围就不好预计了。

邓蔚华:我个人认为有一个集中地之后,像重庆或者四川美院那样,大家的声音会很大,会给外面一个团队的感觉。安徽不缺少艺术家,缺少一种共同的合力。四川的乡土主义已经成为一个窗口。

张源平:对于合肥来说,如果有一个象798这种带有象征的东西,对合肥的艺术氛围还是有好处的,有和没有是不一样的,答案也是肯定的,一个符号化的东西很重要。

杨重光:我以前有个工作室,买不买画外地画家都要来转一圈。现在没有了,大家都没地方去了。组建这样的地方,要臭气相投人进来,要有选择的进来。有人打着艺术的幌子,进来搞开发,搞破坏就不好。如果有这样的地方,我愿意去带个头,把年轻一代艺术家带起来。

凌徽涛:做这样的空间,有两个路子,一是自由形成,发展到一定规模政府来规划一下,宣传引导一下。第二条路,资讯做到位,政府主导规划,以巢引凤,吸引艺术家进来。杨重光很好,宁可委屈自己,也愿意把这件事引导出来。

谢泽:从长远的观点看,要给艺术家邀请进来,政府要有牺牲精神,要免费支持他们,特别是一些大牌艺术家,要特别照顾。


于继勇:接下来咱们谈点虚的,作为一个记者,我觉得艺术在走向大众的时候,作为先锋艺术,或者实验性艺术,在与大众对接的过程,总会有一些冲突或者错觉。我的意思是说,当年艺术家从牛肚子钻出来的时候,观众是当笑话或者热闹看的,而不是看成是艺术。现当代艺术中的一些行为艺术,距离大众的欣赏水平是有一段距离的,有时候会有冲突,也会与现行的制度有冲突,比如在大街上裸体,会被以扰乱社会治安拘留。大家如何理解这种距离。

凌徽涛:当代艺术作品要有尊严,不能变成耍猴,作品要有一定的品格,不是戏弄和嘲弄,作品最终的表现,需要是一种很严肃的

凌徽涛:当代艺术作品要有尊严,不能变成耍猴,作品要有一定的品格,不是戏弄和嘲弄,作品最终的表现,需要是一种很严肃的主题。我觉得那些纯粹吸引眼球的作品不会成为主流的作品。艺术家对大众的有宽容,大众对艺术也有个宽容度。艺术作品要有道德标准,比如《殴打圣诞老人》,我觉得不够严肃,对人的情感是一种伤害。

杨重光:我同意老凌的观点,现在很多人在混淆当代艺术的标准。因为很多中国人还没从印象主义中苏醒过来,现在有些东西是脱接的,对观众也是要有交待的,大众看不懂就会觉得不好玩,会问,这是什么东西。艺术品不应成为皇帝的新装。但是,宽容必须在文化的气氛的中形成。农民工对性方面的作品感兴趣,但是艺术家不能只做这种作品,也要有些阳春白雪。

邓蔚华:以前四川音乐学院的一些学生,做了一个叫《@》的作品,41个人裸体,顺次倒下。我个人觉得完全不需要采取脱光的方式,穿着衣服也能表达这样非常肤浅的意义。制作一个作品,制作者本身要考虑方法是否要与传统道德相违背,要从一个高度去认识,有没有必要采用这种方式,如果必须那没有办法,但是刻意作用一种形式,就会对作品的内容有所冲击。

张源平:如果让人理解内容,是不需要脱衣服的。这是以新闻效益为主,还是以表达本意为主的问题。

谢泽:我在引导大众看当代艺术的时候,你听鸟叫你看云彩,你不需要懂,你觉得美就行了。就像我们说的凡高的画,你给大众普及,硬说这个东西是美的,硬要他们接受,他们可能不会接受,要让他们自然的慢慢的接受。

张源平:现在提法是制作者与观看者不再是一个从属的关系,作者提供一个空间,你可以进来,你可以是震惊的,是快乐的,也可以是愤怒的,甚至你懂不懂都没有关系。以前艺术是从属关系,我必须要同意你,在你身上找到认同感,并认同我描述一种情绪。这就是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

谢泽:当代艺术在中国反映是很有意思的。每一次展览反响都很大,吸引很多眼球,而且每次是什么表情都有,我觉得有些作品就是放在罗浮宫就没有那些反响。

杨重光:反正我是看不懂了,观众的反映太热烈了,我就在想,这种热烈的场面是真实的吗?


于继勇:像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有很多大型的当代艺术展,都是有实力的开发商或大企业支持的。比如当初潘石屹在北京搞SOHO的时候,支持建筑长城脚下的公社等很多当代艺术活动。现在这种趋势正在由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蔓延。商人都不是傻子,他们支持艺术活动也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这也是主要目的。大家如何看待这种合作?

杨重光: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大家开始关注艺术和艺术的发展了。艺术和商业怎么结合都不用管,但艺术家绝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尤其是艺术的追求,其他的无所谓。
凌徽涛:现在让一个企业拿几万块钱办个展览,他会很爽快;但是让他拿几十万或者上百万做展览,他会犹豫的。如果做传统的绘画展,能吸引很多人,还有售卖的可能,有效益,他可能会愿意,但是如果做一时看到收效的当代艺术展,他们可能会没有多少积极性。企业家对当代艺术要有个理解和帮助,首先自己要喜爱当代艺术,和大俗大美的艺术相比,他们支持的程度会更积极一些。

张源平:和十年前大家写情书时喜欢抄点诗歌在里面一样,现在开发商也喜欢把很诗意的东西写到广告词里面,开发商开始和艺术家频繁的眉来眼去,相互表达对对方的爱慕。开发商需要的是眼球率,需要有个广告效益的艺术活动支持他的产品,而艺术家需要有人提供帮助和场地,一来一往就恋爱成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商的认识一定要到位,要从心里重视文化,如果像玩猴一样,那就是对艺术的亵渎。开发商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文化的眼光。

邓蔚华:我同意这个观点。支持艺术,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商的事情,很多其他行业的企业也有责任支持一把。比如一些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接受一些当代艺术的养分,在企业内部有些当代艺术的熏陶也是好事,城市建设过程中把建筑文化都与当代艺术联系起来都会很完美。

谢泽:这个事情越多越好,说白了就是企业搭台文化唱戏。合肥这样的事少了,当年北京潘石屹做长城脚下的公社是冒了险的,现在事实证明,他是最大的受益者。老潘做艺术品的时候,之前做了很多工作,上门说服客户去接受当代艺术,后来很多人都接受了艾未未的艺术,老潘和SOHO就成了品牌。

张源平:但是有时候开发商对艺术没有自信,他在办一个艺术展的同时,可能还要再请一个知名人士,比如央视的当红主持人歌星什么的,这就有点滑稽了。

杨重光:目前合肥或者安徽的目前状况,都是和中国目前经济政治文化合拍的,后来者居上,经济没到那一步艺术就出不来,我觉得合肥以后肯定会出来。合肥目前的状态非常好,但是还不到出手的时候。安徽的状态从整个中国的状态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广东现在虽然经济非常好,但是从文化延伸的角度说,它不一定有合肥的未来好。

凌徽涛:企业靠文化来带动企业。把文化融进去,和企业的发展达成共鸣,这没什么不好。


于继勇:事实上是,当代艺术在上海北京或者广州展览太频繁了,一场接一场,商家也常常把艺术展办到商场内或者楼盘内,都有时尚秀的色彩了,频繁的“秀”艺术,这算是个好消息吗?

邓蔚华:我秀故我在。打个标点:我秀,故我在。用艺术宣布一个事情的开始是很好的。
谢泽:秀很正常,你不秀别人看不到,艺术也一样,歌星要开发布会,新产品要有演示会,画展和艺术展弄个酒会秀秀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张源平:两口子也要秀一秀的,在人多的场合来点眉来眼去,借此向别人宣布关系很好。

于继勇:做秀,无所不在。


于继勇:说到眼球率,我就觉得现在有些与商业活动结合很紧的当代艺术展,有杂耍的趋向,不但引起大众的误读,有时候甚至是反感,甚至很恶心,比如吃死婴这样的事件,太极端了,行为艺术或者当代艺术是不是一定要这么极端才能吸引人的眼球?

凌徽涛:我很反对那种纯粹为了赚眼球的展览,艺术作品一定要有尊严,它不能单单为效益而产生,不是一种戏弄,更不是一种杂耍,形式可以嬉皮,但最终的表现出来的思想主题还是要很严肃的。当代艺术作品也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当代艺术如果都搞成玩世不恭的样子,就太单调了。
于继勇:至少不能搞成马戏团和杂耍。

张源平:当代艺术搞不好,常常会让观众误读,而且被误读的越来越严重。

杨重光:当代艺术要有一个评判的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就会混淆当代艺术的形象。艺术家是什么,传统的观念上来说,他是社会的教育者,是要有良知和道德的,老百姓对当代艺术是没有评断标准的,你不能搞成皇帝的新装,老百姓可能看了一次优秀的展览会喜欢上当代艺术,也有可能看了一次差的从此远离它,他会说,这就叫当代艺术,这是什么玩意。艺术家要有责任心,要有个引导和解释的过程,不能采取放任的态度。你不能只顾自己快活,让人家痛苦。

凌徽涛:大众和艺术家之间还有一个宽容的问题,大众要宽容艺术家,艺术有也要宽容大众。两种融合的话什么事都好办。

杨重光:不是这样的。我们在一方面注意帮助提高大众欣赏水平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大众的文化素质普遍是不高的事实,有些东西他根本看不懂,如果你搞些好玩的,关于性方面的他又喜欢又能看懂。但是艺家不能只做性的题材,不能只刺激的眼球和感官,不刺激他的心灵。


于继勇:艺术家的作品和大众有了互动,才能称之为艺术的完整性,艺术的作品需要欣赏者。但是很多人说“看不懂”。

谢泽:国外对大众很注重艺术的启蒙,有了欣赏的大众,艺术才有成活与生长的土壤,中国不注重观众的培养,这些方面做得太差。

张源平:艺术是社会问题,当代艺术是社会行为,我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是社会行为。吃死婴有没有益处,对于艺术家是有用的,这是一次探索,有益于一小部分人的意义。当代艺术不能被大众接受和理解,这是个事实,做艺术本身是没有底的,永远在探索的路上。

谢泽:几年前浙江一帮人,喜欢夜里在很多墙上喷同样的一幅图画,就像当年张培力把自己的头像喷在立交桥和北京的大街小巷一样,老百姓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当代艺术,没意识到价值几千万的艺术品就与他们擦身而过。

邓蔚华:当代艺术有很多种形式,除了架上绘画,动画,影像,还有装置和现场的行为艺术,最让老百姓难接受的可能还是行为艺术。

张源平:老百姓认为行为就是日常活动,把每天的普通的行为当作为艺术,他们认为这是应该质疑的。

谢泽:生活就是艺术。

邓蔚华:我觉得行为艺术是大众最难以接受的,因为这些作品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行为。如果用生活的语言来表现生活,不会当成艺术品。他可能需要一种吸引眼球的东西来表现。

于继勇:我一直觉得钻牛肚子和搞人体县挂或者吃死婴是很恶心的,虽然打着行为艺术的牌子。

杨重光:我觉得艺术是汪洋大海,太广阔了,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老提那几件事。艺术界像百草园,有鲜花也有毒草,我也不喜欢提有毒的东西。但是,如果海洋里没有海蜇和蛇,没有这样反面的东西,当代艺术是没有意思的,不出现牛肚子和吃小孩子,只能说当代艺术可能会更好。我们从好的方面提,宣传好的方面,不要老提消极的东西,老扯那几件事主就没有意思了,我们要相信90%的当代艺术作品都是好的。


于继勇:我觉得艺术家在展出作品的时候,还是要考虑一下大众的道德底线,审美底线的。要不然,都吓跑了,谁来当观众呢?

谢泽:审美是没有底线的,道德有底线。在卡塞尔有个展览,一个女艺术家裸体躺着,身边放了很多类似刀子剪子之类的工具,旁边的文字说明是:参观者可以在女艺术家的身上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就真有人用刀子扎她,上来踩她,展览结束,她都快残废了。还有一个女艺术家,可以与来现场参观的任何一个男性性交。这些可不可以划进艺术范畴?但是它能吸引眼求有市场,这是肯定。艺术家都很实际,你想搞什么我就来什么,你怕什么,我就来什么,都喜欢来现的。

邓蔚华:列侬和大野洋子的床上运动很著名的行为艺术,主题就是要**不要战争。还24小时进行电视直播。大野洋子本人就是著名的行为艺术家。

张源平:有些和大众冲突很厉害的当代艺术作品,从学术上是有说法的,也能解释的通。艺术的功能和道德的功能是两回事,如果太在意道德,艺术前进就太难了,作为大众媒体是需要讨论和引导的。有些消极作用的要避免直接面对大众,起积极作用的要引导。那些特血腥的和暴力的,我还是被反对的。

谢泽:我前几天拍了一些垃圾堆发到网上,很多网友反对,他们觉得很丑,认为我不应该拍这些东西,觉得这是最土的。其实,当代艺术家可能会选择更可怕的东西。

于继勇:不是土,他们是觉得你在吓唬他们。

谢泽:话又说回来,艺术与老百姓发生关系只有最小一部分,就像轿车和时装一样,只有一部分走入生活。当代艺术与概念化的时装和轿车一样。我觉得艺术到一定阶段就是拼毅力,不是拼智慧。比如徐冰写天书,重复刻一个字,丁乙说艺术就是重复,不断地重复。



于继勇:谈了一上午了,我们轻松一下,无厘头一下,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当代艺术下个定义,如果不能下定义,说一句话也行。
凌徽涛:艺术发展到顶层的时候会表现为哲学,在发展中会表现为人类的审美追求过程,可能会出现一种现象,或很多种现象,不要计较一时的坑洼洼,要看整体的趋势。当代艺术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观念的艺术,是伟大的观念。

杨重光:当代艺术是一种生活,做当代艺术的人如果不会生活,进入不了当代艺术这个范畴,人要先进入当代,你的艺术才能进入当代,首先进入人的生活,才能进入艺术的生活。当代艺术像文学当中,表达一种观念,一种主导的意识,当代艺术是以一代千,以一代万,是观念上的变革,这是很伟大的事情。

谢泽:当代艺术六个特征:挑战、民主、愉悦。挑战就是叛逆就是反传统,传统艺术的有权威的,你不挑战它,它不会自行灭亡。当代艺术首先在西方国家起来,得益于一种宽松的政治和舆论环境,所以它是民主的。愉悦,所有的艺术都是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看恐怖电影和悲剧,也是为了愉悦。

邓蔚华:当代艺术中的当代不是唐代,不是宋代,也不是清代,当下就是当代,唐代的人也可以说他的艺术在当时也是当代艺术。当代就是现阶段我们生活的反映,是反精英,反主流的。反精英和反主流,这两个方面本来就是矛盾,二律背反。我上课的时候,第一节课就告诉学生:请大家不要问我什么是艺术,就像我不会问你什么是时间一样。我上空间设计,从来不解释什么是空间。空间本身就是一种存在,所有的建筑师没设计前都有空间
,现在只不过进行分割。

张源平:回答这个问题,要先弄明白什么不是当代艺术。把一件很严肃的很严肃的提出来,或者把一个很可笑的事情很可笑的提出来,不是当代艺术,但是把一个严肃的事情很可笑的提出来,或者把可笑的事情很严肃的提出来。就是当代艺术。开追悼会不是当代艺术,耍猴也不是当代艺术,但是,在追悼会上耍猴,就是当代艺术,做当代艺术,就是在当下社会环境里,坚定地做一件不合时宜的事。

于继勇:你的意思就是说,当代艺术就是在追悼会上耍猴。这个提法太有创意了。谢谢。这是今天谈话中最有意思的一句了。

谢泽:谈到观念,我还有点话。前一段时间网上在谈观念摄影,几个年轻学生找了一些裸女,光着屁股,弹琵琶,打个油纸散,仿古油画,竹林七贤,还有什么裸体京剧。这就叫当代艺术?观念摄影这有什么深刻的?谁比谁神圣,谁比谁深刻,几个女人光屁股弹琵琶就叫深刻?狗屁。观念摄影是一个综合的东西,是一种探索,不能太简单化了。


于继勇:最后一个问题,策展人出了个题,给这次当代艺术展起了个名字叫“合肥快跑”,请大家对快跑这个概念进行解释。声明一下,策展人是张源平。

张源平:我出的题我先说,我觉得“快跑“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状态。人有时候要达到一种目的,需要向前跑,同时当人受到危险与威胁的时候也会快跑,要赶快逃掉。无论如何“快跑”是趋利避害的重要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方式。艺术的南腔北调或者南辕北辙的存在,也需要快跑。

杨重光:合肥的建设要快跑,艺术不能快跑。艺术急不来的东西。要自然形成。

邓蔚华:我对杨老师的艺术不能快跑非常赞同,从艺术上来说,我觉得合肥还没有开始快跑,应该算是起跑,至于快不快跑,是我们的状态,现在周边城市已经很成熟,我们开始行动不算晚。至于未来向哪个方向跑,怎么跑,要商量一下,艺术家需要一个空间,快跑能赢得各方面的支持,在不影响艺术家本身的认识和意志的情况下,也可以迎合一下政府、开发商和观众。我们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市民的理解,我们就不可能有这次聚会。

谢泽:这个展览对于合肥来说,是场及时雨,是很自然的来了。“出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快跑”也是自然而然的发生,这是经济商业发展的结果,走到这一步,同时引起了共振,必须要跑,不跑不行了。

凌徽涛:“快跑”是艺术和和经济结合的很完美。我一个搞当代艺术的朋友说,上海我一年跑很多次,合肥只有一两次。经济发达了,企业做活动就会变化模式。当代艺术现在有点像解放前苦难中的妓女,发家之前要和经济结合的很紧,如果再走一二十年,有了钱,赎了身,就会慢慢脱离老鸨,会成为一个体系。

杨重光:老凌用妓女打比喻太好了。妓女太真实了,她毫无遮拦的把自己的需要和个性表现出来。她什么都暴露,从不掩藏什么,当代艺术也一样。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5 10:41  #97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第十三回:严肃的可笑很严肃,有益的严肃很有益


我张大哥前边一本正经地搞了一通关于合肥文化建设啦,当代艺术是什么之类的深沉话题,,还貌似严肃地讨论了关于文化的问题,我还转了一些很没名堂的帖子,搞的像真的一样,其实上述只是一个幌子,不过要证明我老张的“追悼会上耍猴”之定律。我的定律如下:

把一件很严肃的很严肃的提出来,或者把一个很可笑的事情很可笑的提出来,不是当代艺术,但是把一个严肃的事情很可笑的提出来,或者把很可笑的事情很严肃的提出来。就是当代艺术。开追悼会不是当代艺术,耍猴也不是当代艺术,但是,在追悼会上耍猴,就是当代艺术,做当代艺术,就是在当下社会环境里,坚定地做一件不合时宜的事。

比如我把一些一本正经的帖子,或似是而非的“当代艺术”作品,也陈上展上,对此,有人说好,有人说俗。有人看到合肥当代艺术双年展上有上吊镜头的观念影像,就欢欣鼓舞,或潸然泪下,很好!这些,都证明了我的定律的无比正确性。

张源平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30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5 10:42  #98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此次合肥当代艺术双年展,仿佛为了印证我的定律,在隆重的开幕酒会上,在各位要人的发言中,当主持人宣布:“下面请中国科技大学现代艺术中心主任,德国波鸿大学客座教授,本次双年展学术主持,杨重光博士做指示”时,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老杨一把将装置作品《写真机》上的《快跑》扯了一把下来,围在身上,蒙在眼上,就这样上来,在主席台上,胡乱做了一通“指示”!

老杨以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证明我的:“把一个严肃的事情很可笑的提出来,或者把很可笑的事情很严肃的提出来”的有益性。

张源平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30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5 10:42  #99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333333
张源平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30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5 10:42  #100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44444444444
张源平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30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5 10:42  #101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55555
张源平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30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5 10:43  #102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展览现场享受着我的:“把一个严肃的事情很可笑的提出来,或者把很可笑的事情很严肃的提出来”有益性的记者和观众们,至于参展作品是不是“当代”,“双年展”究竟应是个什么样,合不合“时宜”?已不是问题了。


待续

张源平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30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5 11:18  #103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有位朋友问我说:“小便器放在厕所不是艺术,放在展览会上就是现代艺术!
这也是“追悼会上耍猴”吧。”,

我回答他:

你还没听懂,你这样理解不太准确,我的意思是:“拿小便器不当小便器,拿双年展不当双年展,或拿当代艺术不当当代艺术”,就是当代艺术。




[ 此帖由 张源平 最后编辑于: 2007-06-25 11:25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6 14:59  #104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第十四回:夜半三更活见鬼,小便池里有乾坤



上面这张图片,是两个美女拿着安大艺术学院邓卫华老师的装置作品《棉花糖》,在我的一张图片下吃着玩,我就拍下了。


记得好象有一回,公共知青沙龙的陈卫华问我,问我我在《追忆之追忆》,《再说追忆》中谈到的高士明是谁?我说高是评论邱志杰的作品《光书》的艺术评论家,就是上次出轨展,来合肥的邱志杰。



老邱是一位很优秀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他的“光书”就是用手持光源在相机的“B”门或“T”门的作用下,在作者一定的观念下,用“光之书写”的方式在胶片上留下书写痕迹,照相机所拍到的场景的时空状态,和作者的观念,和用光书写的汉字三者之间用叠加的方式,构成很好的,具有时空多元重叠和神秘感的作品。

关于邱的《光书》作品,高士明已说的很好了,用我不着我在此多啰唆了,我只是从上述中想到我和我的一些儿时同伴在几十年前,就干过此类的事。那是在一个常常逃学时的年代里,今后有空再说此事。

说到历史。说到当代艺术,说到摄影,我想这和许多人有着干系,为正在展出的《2007中国合肥当代艺术双年展》,我又跑了一些地方,与此同时,我又想到了一些现在的,过去的事,这些当然和人,和历史,和艺术,和摄影,和行为,和心理有关,比如前面说到的那张神秘的历史照片。又因为有朋友问到我一些事,和前面说到的艺术家邱志杰有关,说到他的“光书”,就使我就想起了我很久前的一些事,对于我来说,或放到现在看来,象是历史烟云,又象是现实境遇,在我的意识里,搞这次双年展,象是一次现实行动,又象我很久前的历史游戏,比如邓卫华的行为+装置里的那个现场做棉花糖的老师傅,在各位艺术家对合肥双年展做了许多专业上的评介之后。老师傅说他的棉花糖“不过是靠离心机摔出来的游戏罢了!”。

张源平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30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 此帖由 张源平 最后编辑于: 2007-06-28 08:32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6-26 14:59  #105
会员
张源平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3
积分: 799
发帖数: 623
注册日期: 2004-05
来自:
1111111111111111111
张源平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30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8):    1   <<  6  7  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8:59.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