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摄影杂谈 > Ray Wei 杂谈摄影 (原题:如果你牛)  
回复帖子 总页数 (58):    1   <<  41  42  43  44  45  >>   5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太白遗风 于 2009-08-23 20:36 提升
2009-02-08 09:04  #661
会员
onlysun119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5
积分: 9203
发帖数: 8112
注册日期: 2008-01
来自: 中国, 江苏, 南京
引用:
最初由 RayWei 发表

请继续。我们有时引用别人,是因为同样的感觉,别人讲的比我们精辟和透彻。选择牛人的语录也反映我们的取向。

体会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很牛的摄影杂志编辑说的:永远跟一流的大师学习,二流的教不了啥。

俺初步的理解 ---- 二流的摄影师致命弱点是他不知他有所不知,耽误学生的不是他知道的部分,而是他不知道的部分。

世上所有的事物分已知,未知和不可知三种。真正的智慧始于一个人知道什么东西他不知道,什么东西不可知。不知而自以为知,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的是二流人物。


“我们有时引用别人,是因为同样的感觉,别人讲的比我们精辟和透彻。选择牛人的语录也反映我们的取向。”是的!是的!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想,摄影中最难的两类人物和风光到底难在何处?总是不能用已知理论很到位地诠释,还造成了一些误会,十分汗颜!优秀和糖水之间有时就一步之遥,视觉有时候也确实会糊弄人,“牛”与不“牛”到底区别在哪里?最近,一个偶尔的机会看了范曾大师讲画的节目,十分精彩!几句话,一切都解决了,才学粗浅啊。现凭记忆把这段话写出来,可能有误:

“中国绘画重要的是你能感悟,而这个感悟,庄子的书提供给了我们非常多的重要的认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四时、四季、万物,它都有它自然的道理,这个自然道理就是天地大美之所在。我们中国画家要知道这点的话,中国画家就不会讲江山如画这样的话,画如江山差不多。中国的哲学家,他说一个花在深山里开放,我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我看到有花的时候,这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明白起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这个西方的现象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么个问题,就是主观对客观的介入,所以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当在哲学上体现。而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那这绘画就得以无穷。扬州画派一个画家叫郑板桥,他说心中之竹已经不是眼中之竹,我画画我笔下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他经过了认识和体现的三阶段:看竹,体会竹,写竹。
西方是这样吗?叫他画个西瓜,眼中之西瓜和心中之西瓜一模一样,画出来的西瓜和那个西瓜一模一样,光线都没有差别。他眼中之瓜即心中之瓜,即笔下之瓜,他画的西瓜会产生食欲。中国人徐渭画的葡萄,你会产生食欲吗?不会!他画的几个叶子,潇洒跌宕,然后画几个圈——葡萄。他告诉你这是葡萄,你看真是像葡萄!葡萄神气妙极了,可是你没有食欲。能够引起人们食欲的绘画,可能不是太好的绘画,能够引起人们精神感发的绘画,可能就有意味。为什么?中国画非关乎理!它都要和理有一定的游离,这才是高手。”


画是如此,摄影作品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我想应该是的!


[ 此帖由 onlysun119 最后编辑于: 2009-02-08 09:07 ]


____________________
没什么比影像清晰但概念模糊更糟糕。
本帖评分记录
太白遗风   2009-02-08 18:06   +10   我很赞同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8 09:20  #662
会员
onlysun119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5
积分: 9203
发帖数: 8112
注册日期: 2008-01
来自: 中国, 江苏, 南京
这是2008年恢复摄影创作以来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片子,但并不叫好!

onlysun119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没什么比影像清晰但概念模糊更糟糕。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8 09:21  #663
会员
onlysun119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5
积分: 9203
发帖数: 8112
注册日期: 2008-01
来自: 中国, 江苏, 南京
这是很早以前胶片拍的风光片,现好好P了一下,一片赞誉!
onlysun119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没什么比影像清晰但概念模糊更糟糕。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8 09:25  #664
会员
onlysun119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5
积分: 9203
发帖数: 8112
注册日期: 2008-01
来自: 中国, 江苏, 南京
这样的人物算好还是不好呢?


真的老了!


请大师们指点,谢谢!!!!!
onlysun119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没什么比影像清晰但概念模糊更糟糕。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8 11:41  #665
会员
Ardmore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3
积分: 7723
发帖数: 7390
注册日期: 2007-04
来自: 美国, ok, ok
引用:
最初由 gyx2002 发表
《墙上的眼睛》

一幅好作品+一个好名称=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8 15:23  #666
会员
飘飘Marie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3
积分: 2119
发帖数: 1858
注册日期: 2007-04
来自: 德国, Baden-Württemberg, Bodensee
不敢在这里牛,只知道自己应该到这里学习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8 20:07  #667
版主
太白遗风

级别: 大学三年级
精华: 5
积分: 27312
发帖数: 25622
注册日期: 2005-12
来自: 中国
662#确实是难得的佳作。
俺试着说一说自己肤浅的理解,不一定对哦,还请老师海涵!
老师的作品是要品、要意会的,很难说清楚,只能说一点表面的东西吧。
片子整体呈现低饱和的色彩,明暗上也属于低调,非常符合表现佛教题材的主题。
在统一的低饱和色调里,唯老僧衣服色彩稍稍鲜明一些,在统一的条件下有了明显的变化,因此突出了片子的主体——僧人。
僧人在片子里的位置,处于右下角,并且脸是朝着片外的。这样的处理,完全抛弃了一般的构图法则,给人以强烈的震撼,非一般摄影人所敢为。再加上巨大的黑色屋檐几乎占了整整左半个画面,给僧人形成强大的压力。左下角恰到好处地出现了一个铜钟,更增添了浓重的佛教氛围。片子并不这样就简单地结束,在屋檐和僧人之间,那密密麻麻的细树枝缓和了两者的强反差,得到了非常好的过渡,还使得画面增加了丰富的线和点,让画面更家丰富完整和谐。
片子的光处理是极好的亮点。很低的阳光照射角度,使建筑的结构立体感得到充分表现,细树枝和少许树叶的亮色柔和了巨大的对比,不显得沉闷。而僧人不处于阳光之内,是建筑和树的反光形成的散射光使僧人从背景里突现出来,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然而,僧人却是稍弯着腰,正向画外走出去,没有明确告诉观众他在做什么。
片子的魅力也正在这里!
片子通过众多摄影的语言,描述了不少景物,铺垫了很多氛围,在最关键的时候恰恰住口了,留给了观众无穷的想象空间。
为什么作者采用这样的手法?是故意刁难观众吗?不!显然不是。正是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和佛教相关。我们知道,佛教的理论高深莫测,凡是说得清楚的佛理,都不是真正的佛理。佛理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艺术同样也是如此。好的艺术作品的魅力,也是说不清楚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

所以,我的这些话,只是我看了作品后的一些肤浅的想法,一定不会说清楚作品的。
因此,请onlysun119老师原谅我的肤浅。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8 21:48  #668
会员
onlysun119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5
积分: 9203
发帖数: 8112
注册日期: 2008-01
来自: 中国, 江苏, 南京
引用:
最初由 太白遗风 发表
662#确实是难得的佳作。
俺试着说一说自己肤浅的理解,不一定对哦,还请老师海涵!
老师的作品是要品、要意会的,很难说清楚,只能说一点表面的东西吧。
片子整体呈现低饱和的色彩,明暗上也属于低调,非常符合表现佛教题材的主题。
在统一的低饱和色调里,唯老僧衣服色彩稍稍鲜明一些,在统一的条件下有了明显的变化,因此突出了片子的主体——僧人。
僧人在片子里的位置,处于右下角,并且脸是朝着片外的。这样的处理,完全抛弃了一般的构图法则,给人以强烈的震撼,非一般摄影人所敢为。再加上巨大的黑色屋檐几乎占了整整左半个画面,给僧人形成强大的压力。左下角恰到好处地出现了一个铜钟,更增添了浓重的佛教氛围。片子并不这样就简单地结束,在屋檐和僧人之间,那密密麻麻的细树枝缓和了两者的强反差,得到了非常好的过渡,还使得画面增加了丰富的线和点,让画面更家丰富完整和谐。
片子的光处理是极好的亮点。很低的阳光照射角度,使建筑的结构立体感得到充分表现,细树枝和少许树叶的亮色柔和了巨大的对比,不显得沉闷。而僧人不处于阳光之内,是建筑和树的反光形成的散射光使僧人从背景里突现出来,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然而,僧人却是稍弯着腰,正向画外走出去,没有明确告诉观众他在做什么。
片子的魅力也正在这里!
片子通过众多摄影的语言,描述了不少景物,铺垫了很多氛围,在最关键的时候恰恰住口了,留给了观众无穷的想象空间。
为什么作者采用这样的手法?是故意刁难观众吗?不!显然不是。正是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和佛教相关。我们知道,佛教的理论高深莫测,凡是说得清楚的佛理,都不是真正的佛理。佛理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艺术同样也是如此。好的艺术作品的魅力,也是说不清楚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

所以,我的这些话,只是我看了作品后的一些肤浅的想法,一定不会说清楚作品的。
因此,请onlysun119老师原谅我的肤浅。


首先谢谢太白老师!

很年轻学摄影的时候,我的硕士生导师严厉地对我说:“我不要看你的风光片,因为你拍的时候我不在场”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我不知道你还原了多少,创造了多少”用中国话说就是“我不知道是驴子不走,还是磨子不转”。

这张照片还有一个版本,而且拍了好几张,那是因为架着架子,就是一个空景,所以连拍了好几张,这就是后来取名为《空铃》的那一张,这张《空铃》分别在两个网站一挂上去就被推荐了。而这张是我唯一拍到和尚来到这个位置的一张,因为是数码,不太敢高速连拍,故一直等到我认为的理想位置才按下快门,可是这一张人物景色和内涵已在瞬间接近完美的片子却无人问津。从这两张照片的不同待遇使我终于找到一个结论,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和摄影的简单化,人们更喜欢欣赏简单轻松的美了, ,由此也得到第二个感受,你“牛”还是不“牛“也无关紧要了 ,所以,享受摄影才是最重要的。


[ 此帖由 onlysun119 最后编辑于: 2009-02-08 21:51 ]

____________________
没什么比影像清晰但概念模糊更糟糕。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8 23:23  #669
版主
太白遗风

级别: 大学三年级
精华: 5
积分: 27312
发帖数: 25622
注册日期: 2005-12
来自: 中国
大音希声,大美无形,最好的摄影是无言。
现在想起,应当补充一句。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8 23:47  #670
会员
RayWei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4
积分: 3392
发帖数: 2929
注册日期: 2007-06
来自: 美国, 东海岸, 华盛顿
引用:
最初由 onlysun119 发表


“我们有时引用别人,是因为同样的感觉,别人讲的比我们精辟和透彻。选择牛人的语录也反映我们的取向。”是的!是的!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想,摄影中最难的两类人物和风光到底难在何处?总是不能用已知理论很到位地诠释,还造成了一些误会,十分汗颜!优秀和糖水之间有时就一步之遥,视觉有时候也确实会糊弄人,“牛”与不“牛”到底区别在哪里?最近,一个偶尔的机会看了范曾大师讲画的节目,十分精彩!几句话,一切都解决了,才学粗浅啊。现凭记忆把这段话写出来,可能有误:

“中国绘画重要的是你能感悟,而这个感悟,庄子的书提供给了我们非常多的重要的认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四时、四季、万物,它都有它自然的道理,这个自然道理就是天地大美之所在。我们中国画家要知道这点的话,中国画家就不会讲江山如画这样的话,画如江山差不多。中国的哲学家,他说一个花在深山里开放,我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我看到有花的时候,这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明白起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这个西方的现象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么个问题,就是主观对客观的介入,所以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当在哲学上体现。而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那这绘画就得以无穷。扬州画派一个画家叫郑板桥,他说心中之竹已经不是眼中之竹,我画画我笔下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他经过了认识和体现的三阶段:看竹,体会竹,写竹。
西方是这样吗?叫他画个西瓜,眼中之西瓜和心中之西瓜一模一样,画出来的西瓜和那个西瓜一模一样,光线都没有差别。他眼中之瓜即心中之瓜,即笔下之瓜,他画的西瓜会产生食欲。中国人徐渭画的葡萄,你会产生食欲吗?不会!他画的几个叶子,潇洒跌宕,然后画几个圈——葡萄。他告诉你这是葡萄,你看真是像葡萄!葡萄神气妙极了,可是你没有食欲。能够引起人们食欲的绘画,可能不是太好的绘画,能够引起人们精神感发的绘画,可能就有意味。为什么?中国画非关乎理!它都要和理有一定的游离,这才是高手。”


画是如此,摄影作品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我想应该是的!

同意。法国画家马蒂斯说过类似的句子:当我吃蕃茄时,我和普通人一样看蕃茄。但我画蕃茄时,我用不同的眼光去看。
(When I eat a tomato I look at it the way anyone else would. But when I paint a tomato, then I see it differently. ---- Henry Matisse)

摄影有时也非关乎理:距理远了,离情反倒近了。

夜幕僧人那张我也喜欢,属于强力构图加决定瞬间的那种,不过色调有点学院派。貌似大众喜欢简洁的色调,譬如像空灵的那张。


____________________
肖像是个人情感的风光;风光是天地灵动的肖像... 摘自【摄影笔记】-- Ray Wei @2007
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9 00:00  #671
会员
RayWei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4
积分: 3392
发帖数: 2929
注册日期: 2007-06
来自: 美国, 东海岸, 华盛顿
引用:
最初由 太白遗风 发表

我们知道,佛教的理论高深莫测,凡是说得清楚的佛理,都不是真正的佛理。佛理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艺术同样也是如此。好的艺术作品的魅力,也是说不清楚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
所以,我的这些话,只是我看了作品后的一些肤浅的想法,一定不会说清楚作品的。

很多事说不清,才有信仰二字;太多事我们不知道,于是尊重别人。呵呵。
引用:
最初由 飘飘Marie 发表
不敢在这里牛,只知道自己应该到这里学习

Danke Schöne.


____________________
肖像是个人情感的风光;风光是天地灵动的肖像... 摘自【摄影笔记】-- Ray Wei @2007
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9 08:49  #672
版主
太白遗风

级别: 大学三年级
精华: 5
积分: 27312
发帖数: 25622
注册日期: 2005-12
来自: 中国
引用:
最初由 onlysun119 发表


首先谢谢太白老师!

很年轻学摄影的时候,我的硕士生导师严厉地对我说:“我不要看你的风光片,因为你拍的时候我不在场”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我不知道你还原了多少,创造了多少”用中国话说就是“我不知道是驴子不走,还是磨子不转”。

这张照片还有一个版本,而且拍了好几张,那是因为架着架子,就是一个空景,所以连拍了好几张,这就是后来取名为《空铃》的那一张,这张《空铃》分别在两个网站一挂上去就被推荐了。而这张是我唯一拍到和尚来到这个位置的一张,因为是数码,不太敢高速连拍,故一直等到我认为的理想位置才按下快门,可是这一张人物景色和内涵已在瞬间接近完美的片子却无人问津。从这两张照片的不同待遇使我终于找到一个结论,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和摄影的简单化,人们更喜欢欣赏简单轻松的美了, ,由此也得到第二个感受,你“牛”还是不“牛“也无关紧要了 ,所以,享受摄影才是最重要的。

曲高和寡是经常发生的 !能欣赏贝多芬、肖邦、巴赫乐曲的人;能欣赏保罗.克利、德库宁、霍夫曼画作的人肯定是极少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9 10:21  #673
会员
RayWei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4
积分: 3392
发帖数: 2929
注册日期: 2007-06
来自: 美国, 东海岸, 华盛顿
引用:
最初由 太白遗风 发表
谢谢RayWei老师的鼓励!

《玛格南摄影名家给年轻摄影人的建议》选摘(二)。
——摘自《中国摄影报》

6,艾略特。厄维特(Elliott Eewitt)
学习拍摄技巧,这不是很难,认真研究摄影师和古典画家的过往作品,从电影中学习。找准定位,看看自己在哪儿可以成为“商业”摄影师。商业指的是为别人工作,并按要求交货。但是最关键的是把个人摄影当成独立的爱好。只要你够优秀,够勤奋,就会有回报。

7,马丁。帕尔(Martin Parr)
寻找你所热衷的事物,通过优雅的表现方法将这种令人迷恋的事物拍摄下来,你就可能拍出有潜力的大作。

8,布鲁斯。吉尔登(Bruce Gilden)
我的建议是:“随心而摄”。

9,马丁。弗兰克(Martine Franck)
我对摄影师的建议就是实地拍摄。如果是学生的话,就多学习几门语言,看电影,读书,参观博物馆,开阔眼界。

10,乔纳斯。本迪克森(Jonas Bendiksen)
别给自己留退路,这只是打个比方。摄影是一种语言,想一想自己要用摄影表达什么。你兴趣何在?你想问什么问题?找到答案后就开始行动,让自己通过摄影来表达某个主题,为体现主题要做大量的拍摄工作。
(未完待续)

谢谢续贴。咱找个主题吧。在头几页开始引用摄影名家名言时,俺的基本主题是“功夫在诗外”。摄影需要主题,引用牛人牛句也可以有主题。

譬如可以专找摄影牛人关于创作和创意的名言,这可能对新手有些具体帮助。这就好像我们构图时考虑是否能引导读者的视觉流,引用名句是也可以考虑是否能引导读者思维流。


____________________
肖像是个人情感的风光;风光是天地灵动的肖像... 摘自【摄影笔记】-- Ray Wei @2007
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9 10:27  #674
会员
onlysun119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5
积分: 9203
发帖数: 8112
注册日期: 2008-01
来自: 中国, 江苏, 南京
引用:
最初由 RayWei 发表

谢谢续贴。咱找个主题吧。在头几页开始引用摄影名家名言时,俺的基本主题是“功夫在诗外”。摄影需要主题,引用牛人牛句也可以有主题。

譬如可以专找摄影牛人关于创作和创意的名言,这可能对新手有些具体帮助。这就好像我们构图时考虑是否能引导读者的视觉流,引用名句是也可以考虑是否能引导读者思维流。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别自作多情了 那个假洋鬼子不是才说没多久吗,摄影哪里需要那么多方法和那么多理论,谁在拍摄的时候想那么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____________________
没什么比影像清晰但概念模糊更糟糕。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2-09 10:34  #675
会员
RayWei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4
积分: 3392
发帖数: 2929
注册日期: 2007-06
来自: 美国, 东海岸, 华盛顿
引用:
最初由 onlysun119 发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别自作多情了 那个假洋鬼子不是才说没多久吗,摄影哪里需要那么多方法和那么多理论,谁在拍摄的时候想那么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冤枉。可是在下认为,平时的积累在拍摄的时候全部表现无遗。


____________________
肖像是个人情感的风光;风光是天地灵动的肖像... 摘自【摄影笔记】-- Ray Wei @2007
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58):    1   <<  41  42  43  44  45  >>   5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6:06.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