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外一个帖谈到摄影三层次,个人体会也是三种风格,各有自己的观众。总结一下在人像中的肤浅观察 -- 匆匆记录,慢慢修改:
描述性 (descriptive) -- to describe a subject accurately, most technical. 多见于化妆品类杂志:大美女/影视明星 + 精致化妆,常用无影式灯光。此类作品常常因为模特和化妆出彩,相对来说对摄影师的技术要求较高。
解述性 (interpretive) -- to interpret a subject with our feelings 多见于生活类杂志:美女/名人 + 精品服装/道具,创意用光,环境是构图的一部分。相对来说对摄影师的技术要求比较综合。
表述性 (expressive) -- to express ourselves freely (relatively free) 多见于艺术类杂志:男人/女人 + 创意用光 + 独特视角,光线常常是构图的一部分。此类作品模特不太重要,摄影师的主观感觉和观念是亮点。
我们所观察的是不断变化中事物的表象。因此我们的总结老是肤浅的,但又是摄影之路中不可或缺的。
谈摄影的第二个镜头
亚当思说:没什么比影像清晰概念模糊更糟糕。 布列松说:拍照意味著--在分秒之内,同时确认事实本身及其严谨的组织形式给 予视觉的含义。即将一个人的头,眼和心同置一轴。
无论我们是否喜欢以上两人的风格,他们的说法似乎都在告诉我们: 大师们在拍摄时都有第二个镜头,由他们的脑眼对著心中的感觉的,主观的,概念的影像取景。
亚当思的意思是:如果第二镜头聚焦不准,那第一个镜头成像再清楚也没用。 布列松的意思是:抓拍时,我们的头,眼和心要三点对一线,说的也是第二镜头。
当我们的第一镜头的主体和第二镜头的心像合焦时,我们的个性就会成像。
一个片子看上去平淡,常常不是主体的问题,而是摄影师视觉词汇贫乏所至。
摄影师可以表达的视觉词汇包括:镜头构图,布光照明,明暗,反差,角度,留白,远近,虚实等。 以及后期制作词汇:裁剪构图(但不能改变角度),明暗(高调/低调),色彩,色调,色温等等。
摄影师可以转达的视觉词汇包括: 人的肢体语言:眼神,脸的角度和表情,手,脚位置等。 自然风光语言:天地向我们表达的一切。
毕加索说过:任何人都可以把太阳画成一个黄球,但要把一个黄球整出一个太阳来,那是艺术!
一直觉得摄影和诗歌,散文,文学很相似--词汇量与丰富的表达方式是主要问题,而非技术。
我们看到影像永远是真实世界的一个表象而已....真的只是感觉。
Helmut Newton 甚至说:一切美都是假的。他说的也是表象,不是感觉----他的人像带给我们的感觉很真。
于是,我们便不必不遗余力的追求影像的画面清晰,色彩真实等等技术表象。
音乐也一样,巴赫的旋律做手机铃声都动人,它带给我们的感觉很真。
想对年轻摄影者的建议是:多看好片,多看好的电影。多多记住好片的细节。
构图优秀的电影是学习摄影的最好教材之一,看电影能锻炼自己的影像记忆力。影像记忆力和语言记忆力一样,是增加词汇的保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此话对学习摄影同样有效。
要记住好片的细节,但不要太多的分析。刚开始可以模仿,就跟学外语一样,学的地道的人是从模仿开始的。小孩学语言也是在模仿中体会的,不要过多分析。
不要词汇量不够,语法不通,就想造很深沉的大句子。
把摄影和文字语言或音乐语言比较,有时能解惑。譬如说是否PS?作为视觉词汇和手段,咱可以不用PS,但是会用PS的人比咱多了一些视觉词汇。词汇量大者,可以选择不用某种词汇,可是反过来呢?
补充一句:摄影技术真的不难,在美国摄影是高中课程。难的是有想法,而且有足够的视觉词汇来表达你的想法。
窃以为文字词汇不是图片的翅膀,可能是拐杖啥的....能用则用,不要过于依赖,更不要整成图片的轮椅啥的就行。
西方的图片标题基本是非常干巴巴的,描述性的,如亚当斯的“Dead Oak Tree, Sierra Foothills, Above Snelling", "Aspens, Northern New Mexico”。
中国的摄影作品标题,继承山水画和自古诗画不分的传统,则基本都是如”梦幻九州“, ”渔舟唱晚“等,充满诗情画意。
每个摄影者的镜头都永远地看着我未曾看到的景色。
悲剧和喜剧都能揭示生活的真谛,只是悲剧的回味久一些。
摄影能够美化,也能揭示。有时候,揭示比美化更有力--譬如人物肖象。
很多摄影作品揭示和美化共存,这是很多二流摄影者所不能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离功利远了,离艺术就近了。
我们不只是用相机制作一张照片,我们将所有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统统带进摄影的行为之中。 (安塞尔亚当思)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典的深沉力流之上,一直就漂着“浅薄的”流行文化。我想它会永远以各种不同的面貌漂流下去吧。
看摄影和拍摄时的构图一样有各种视角。
人生有知与行二事---摄影对我而言,目的也在知行二事。
知在了解世界也了解我自己;行在描述世界也了表达我自己。
虽然我的知行二事都是很有限的表象和过程,这个表象和过程可是真的太好玩了。
知了,再将所知转化为丰富的视觉语言来表达和描述,摄影自然会好了。
这是玩摄影和玩器材的分水岭。
事实上,假定我们用二元论的思考方式来看,(作此假定是怕反对二元论者来叫板。 )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光谱----最左端是纯粹的客观,最右端是纯粹的主观。
我们绝大多数的摄影师都在这个光谱中有个位置:有人靠左(客观,纪实);有人靠右(主观,创意)。在理想的情况下,从摄影整体来看,多数人应该聚集在中段。从世界的文化整体来看,摄影靠左,绘画靠右。
问题是,我们不生活在理想世界当中。在某个时段,某个社会,多数摄影师可能靠左。而在某个某个子文化,譬如北京798艺术区的摄影师群体里,多数摄影师靠右。
我们的经历,特点,环境,喜好,甚至商业动机等,决定了我们自己在这个光谱中的位置。
我选择光谱而不是直线轴来作比喻,因为光谱形成彩虹...
每为摄,能为真心所动,是真眼光。
有人问画家马蒂斯:您吃番茄时用啥眼光去看?
马蒂斯说:当我吃番茄时,我看番茄的眼光同普通人一样。但是我画番茄时,我用艺术家的眼光来审度一个番茄。
当我们用不普通的眼光去看一个普通主体,我们才能被感动,我们的拍摄才有创意。譬如时尚摄影师不用“吃番茄的眼光”看模特,模特可能就出现半个脸,一条腿,等等。
普通人常常用“吃番茄的眼光”来看人像,他们经常抱怨:你拍的这个人咋缺胳膊少腿的。
说实话,光有牺牲是不行的,还是要有天赋。 说起新意,人体/人像和风光应该是很不同。 人体/人像更多的是设计。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更接近绘画,更接近加法 --- 你一个平面或一个空间,你如何把模特和道具加进去摆好,灯光照明效果你也可以完全控制。 风光更多的是发现(也有人认为是发明),这是彻底的减法。自然界其实混乱不堪,一般我们也无从控制。 作为摄影者,我们的目的,和我们能做的,是在混沌中寻求有序, 去“断章取义”地捕捉最美的一瞬间。(云漫)
不由想起萧伯纳的一句话:如果有百分之十的人喜欢一幅画,你可以肯定那是劣作。
个人的理解是一个艺术家不能有很强的功利心,艺术要有目的,但不是所有目的都是功利的。过于功利的艺术其实是反艺术的。 如果你牛:你让主体/主题选择摄影器材,而不是反过来。
如果你牛:你尽可能跟身边最好的大师学习,二流的摄影师教不了真东西;明白真东西他/她就不是二流的了。 亚当斯书中的一个自然段要比二流摄影教科书中的整个章节可能更有意义。
如果你牛:遇到技术问题时你尽量先问“为什么”,再问“怎样做”。 所谓“大师论道,匠者论术”也可以理解为,大师会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初学者摄影最大的帮助不是牛头,是身边的牛人。
拍人象时,哪些细节是要特别注意的?对我来说是这样(按重要程度排列)
1. 表情/情绪/内涵 2. 构图(光线是构图的一部分) 3. 画质(清晰度是画质的一部分) 4. 色彩(只要不和主题冲突就成)
技术派比较注意后两项;非技术派则侧重前两项。
艺术创作是基于一个人对某个世界独特见解的表叙。而艺术作品被鉴赏是世界对其见解的认同。
所谓大道无形,就是说,“摄影的实质”这事儿不容易整明白。但考虑起来蛮有意思。
一个艺术家是熟练地创意地用一种媒体(文字,声音,图像,身体)来表达他对世界的认识或想法的一个专家。仅此而已。
最近看了一些比较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东东。再回头看中国摄影论坛的一些帖,挺有意思。西方重分析,东方重综合,这话真不错。譬如谈构图,西方人好分析----如何如何能主导观众的视觉流动;东方人好综合----如何如何用背景衬托主体。
前几年,一个美国心理学教授搞了一些试验,写了本书,已经有中文版。其中一个试验很说明问题:一个鱼缸里面放了几只鱼,分别问东方和西方观众看到了啥。
中国人倾向的描述是:一个鱼缸中有几个石头,几条鱼。(关心总体) 美国人倾向的描述是:哇塞,那个最大的鱼是不是草鱼?(关心局部)
反映到人像中,我们似乎看到中国流行环境人像,美国人流行大头照。
我去年做过两次测试:一张环境人像,一张美女大头照,同时上传到美国百万会员的摄影网站和中国近五十万会员的网站,几天后看点击和评论。两边都有点火,但火的照片有不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中国人更喜欢爱环境美女,美国人更爱美女大头照。
简单的说:“西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森。”
这句到让我想到如何在中国摄影学生中教构图,因材施教嘛。
其实,通过摄影,我们学会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这是摄影给我们带来的最好的礼物。如果能做到这一步,我们的作品是否火爆,是否获奖并不重要。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 1.在摄影前思考:如何拍得大片,什么时候才能获奖,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组织的认可。 2.拍摄中茫然:进入状况后,脑子里一片空白,于是,先拍为快,多拍为快。胶片时期,谁用公家的胶卷谁牛B,数码时期,人人都很牛B。 3.拍摄后激动无比:似乎大片都在其中了。见到人就神秘兮兮地说:今天有点东西。 随着时间的飘移,仍然一事无成后更是深层次思考:什么TMD大片,什么TMD获奖,什么TMD摄影组织,统统是胡扯蛋,我就是大片,我就是金奖,我就是组织。(onlysun119)
【摄影笔记】----2008.07.15
1.1 摄影格言好像一种鸡尾酒------有一种配方是一分幽默,两分修辞,三分思考,四分热情。
1.2 摄影师的成长是其作品的营养;其作品的成熟反过来又是摄影师的燃料。
1.3 好的人像好比模特与摄影师的二重奏;美女糖水片好比独唱加个录音师。
1.4 在摄影中,好的经验不足以保证没有坏的习惯;但好的理论能帮助培养好的习惯。
1.5 摄影分描述,阐述和表述三个层次,前者依靠视觉词汇,后者更赖于思想。
1.6 很多摄影师用大光圈聚焦内心的自尊或自卑,结果外在的世界都成了焦外的虚化。
1.7 俺也追求大师级图片,但俺更追求大师的思考方式。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一句名言的摄影版)
【摄影笔记】----2008.08.18
1.1 真与美同于内在秩序。增强还是削弱这种秩序便是摄影后期的一个试金石。
1.2 真与美异于人为干涉。真,没有摄影后期固然能唯真;美,经过摄影后期可以更唯美。
1.3 摄影创意在人为,就像梦美不必成真。
1.4 美是一种秩序;审美是看秩序的眼力。
1.5 创意是不同的视角;构图是刻意的设计。
总觉得,别人的评论再多(听),自我评论的进步才是摄影进步(悟)。
摄影与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是一种信仰和崇拜。神在游泳者的心中可能是菲尔普斯,在作曲家们心中则可能是巴赫和贝多芬。艺术也相似----艺术对于作曲家来说是音乐,艺术对于摄影师来说是影像。
于是我们不再被“摄影是否为艺术”的空洞争论而困扰,我们的艺术就是摄影。
当我们不给摄影加上“艺术”的标签时,也许事情变得简单----不用“艺术”作为幌子去拍很低级的片子,也不用“艺术”作为借口来解释毫无观念的片子。
摄影不必成为“艺术”的奴仆,摄影人也不必为“艺术大师”的标签所累,摄影的实质就是用心制造影像。
反而,当忘记标签而得到优秀摄影作品时,可能有人说:拍的真艺术!这就像我们赞美某个精致产品:设计的真科学!(无心插柳啊)
====================================================================
摄影与误区 ---- 摄影里只有观众的无人区,并没有误区。
摄影误区讨论的误区犹如作茧自缚,摄影人需要自由创作的空间,尽管有人不会使用自由创作的空间。
摄影人和科学人一样可以有无限的想像,大胆的假设,但是他对世界的认知----无论是文化的还是技术的----都见证于他的作品,并由外界审判。
假如不算母亲拍孩子(这类照片当然是无价宝),一个摄影作品有了观众是才有价值,虽然观众的多少并不代表价值大小。据说当代摄影的裁判全球才三百人,如果一个作品能被其中的几个人追捧,必定价值连城。
这样我们就能尊重任何有粉丝的摄影人,虽然我讨厌他的风格,但我尊重他的粉丝群,于是也延伸到尊重他。
一个相机的性价比产生于我们的手中,不在制造商的手中。
我们正处在摄影的第三次技术浪潮,第一次浪潮是摄影的诞生(1839年,同年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出生)。第二次浪潮是十九世纪末的相机小型化;现在的第三次,相机数码化是在二十世纪末开始的。
历史上每次摄影技术的重大革新都对人类的意识产生严重冲击,而每次都是在一群利用新技术便利去观察去拍摄去思考者中,产生了几个杰出摄影人。
我们永远不能超越我们本身不明白的知识。
摄影,正如ONLYSUN兄说的,要靠感觉。摄影的理论分析其实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只有长期全方位的学习才有进步,毕竟天才是少数,咱不是。虽然这种做法效率不高,但产生的感觉还有点可靠。
我只是试图在拍摄前忘记理论,基本凭感觉按快门;看了片子再作分析,再仔细找问题。
个人认为那种按快门前一秒钟手忙脚乱的思考器材啦,布光啦,构图啦,看了片子马上感觉良好的自我陶醉做法反而不太可靠。
国学有句:求其上,得乎其中;求其中,得乎其下。说白了,可能是酱紫滴:
1. 我们摄影的终极收获可能不是作品,而是通过摄影我们了解了生活和世界的一个局部。
2. 或者通过学习摄影,我们寻找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即认识事物的方法,。
3. 于是摄影人最后的作品可能是她/他打造的自己,或找到一种获得知识的途径。
4. 于是我们的作品变成个人一个对主体的看法,可以是赞美,批判,或质问,不光是技术。
5. 于是它人对一个作品的认同变成它人对作品制造者对世界的认知(技术和非技术的认知)的一种认同。
--------------------------------------------------------------------------------------- 西人艺术家杜尚言:俺不相信艺术,俺相信艺术家。
从表面看,摄影人拍摄照片,追求的是照片的效果,是展览、得奖与否; 实际上,真正对人有作用的,是拍摄的过程。 在拍摄的过程中,人开动脑筋,运动身体,运用学到的所有知识,并发挥个人的具有创造性的聪明才智。在努力拍摄好照片的同时,人本身的素养得到提高,能力增强,人就修炼得越加完善了。 这才是摄影追求的真正目的。(太白遗风)
意大利电影导演费里尼曾说过:“所有艺术都是自传;珍珠是牡蛎的自传。”
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