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摄影杂谈 > Ray Wei 杂谈摄影 (原题:如果你牛)  
回复帖子 总页数 (58):    1   <<  51  52  53  54  55  >>   5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太白遗风 于 2009-08-23 20:36 提升
2009-06-30 00:37  #751
会员
易平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41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4-10
来自: 中国, 上海, SH
片#738,老妪眼里渗出的光,把世事变迁的沉重轻轻地拂去,静静地落在我的心底。那种坦然,那种乐观,那种忧郁,就像作者留足的背景和色泽,不含糊,不清晰,不一望透底,长久地灰调地朦胧在我观赏的镜像上。
谢谢戈壁沙滩!


____________________
摄人间,赏自然。
易平的主页:www.ypucb.cdd.cn
本帖评分记录
太白遗风   2009-07-31 13:07   +10   评论精到。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6-30 01:43  #752
会员
易平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41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4-10
来自: 中国, 上海, SH
引用:
最初由 云漫 发表
呵呵, 这些大师,应该让他自己住在那些他设计的著名民宅里去体会一下。。。

比方说俺这里一个怀大师设计的著名宅子的厨房就小的不能再小,原来大师认为,
以后大家都不做饭了,到时候从冰箱里拿出买来的TV Dinner 热一热对付一下肚子
就好了。。。可偏偏这几十年美国的厨房是越来越大,成了家庭的活动中心。

还有一大堆俺以前说过的此类里程碑式的大楼,建筑师倒是给自己建丰碑了,里面
上班的人可苦了。




大师看“大师”,俯瞰,环视,至少平视,不廉价恭维,甚至批判。“燕瘦环肥”,古例。偶尔嘲弄几字,自心底赞佩,今风?太稀缺。


____________________
摄人间,赏自然。
易平的主页:www.ypucb.cdd.cn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6-30 08:58  #753
会员
澜图影像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积分: 210
发帖数: 210
注册日期: 2009-02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有些话挺有道理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7-31 12:56  #754
会员
py11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85
发帖数: 80
注册日期: 2008-06
来自: 美国, 加州 SD,, 中国,北京,
非常受益的一堂课!
用了一周上班的时间终于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这么好的教材不能让沉下去,感叹的是自己咋没早些发现这么精彩的课呐?
实在是很开眼界,也谢谢各位老师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7-31 16:54  #755
会员
自然的天地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504
发帖数: 434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几位老师(主要是RAY WEI老师)的名言录!
受益良多,谢谢各位老师!

用了几天时间将Ray Wei 等老师的牛语攒到了一起,方便自己和大家学习、揣摩!




光的自然非自然本身不重要,或者说,是否人造光源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光的质量,好的光质由控制和修改产生。

以前在这个主题里简单谈过光的质量“三度半”特点,分别为 :
强度 --- 决定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和ISO的高低;
温度 --- 色温是影响氛围的视觉要素;
硬度 --- 反差的强弱;(光的强度和硬度是初学者最易混淆的两个不同概念。)
角度 --- 和硬度有关。发差越大(光越硬)时,角度也越重要,故称半度。

控制和修改上述光的“三度半”,就有高质量的光,就有好光,就有“自然”的光。

(另外,棚灯还有半衰速度的参数,出厂时已定,一般无法控制,越贵的灯半衰速度越高。)

真正应用时,修饰与不修饰也由光的“三度半”决定 ---- 譬如正面的柔光从可以修饰美化面部,也可能没啥个性;而从下往上的硬光,可以丑化人物,但比较有特点。

要修饰被摄主体先从控制光线的“三度半”开始。

摄影教我们如何观察生活,我们关心和关怀的主体都是我们细心观察的对象。我们先从关注主体开始,慢慢开始由表至里,由实到虚,开始关注主题----譬如典雅,譬如感性,譬如儿童的纯真。

关于色彩的问题,有个大师说过一句:彩色照片拍衣服,黑白拍灵魂。虽然不敢全同意,但还是有些道理的。

=============================================================
印度有句话叫:我们说的一切都是借用的,只有沉默(潜水)才是原创。
不过还是声明:我说的一切错话都是原创的,错误版权所有,个人负责。
=============================================================

广角论道:拓宽我们的艺术视野;长焦论术:聚焦一点精研技术。

如果你牛---你在多数情况下不是站着拍照。你蹲下,躺下,或者站在高凳子上拍人像。

如果你牛---你常常在白天用闪光灯,晚上不用。

如果你牛---你常常把MM的头发裁掉,把她的眼睛突出在图片的边上和角上。

如果你牛---别人把主体放在中间时,你却放在边上,或者反过来。

如果你牛---你常常在别人用广角的时候用望远镜头,或者反过来。因为你能在大取景大反差和小取景小反差之间选择。

如果你牛---你在拍MM之前同她聊天儿,在让她了解构思的时候,观察她的优点和缺点。

如果你牛---你能让活蹦乱跳的MM静下来,也能让死气沉沉的MM动起来。

如果你牛---你能让MT不是歪头就是侧目。

如果你牛---你在拍人像之前已经观察了对象的脸,知道主灯放在右边,还是放在左边。

如果你牛---你在看到一幅人像时,大概能猜出来用的是那个焦距的镜头,光源在那里,甚至有几个光源。

如果你牛---你拍人像和静物都牛,并且能复制很多大师的用光技法。

如果你牛---你走进花园,先找背景,再把一朵合适的花收进去。

如果你牛---花园里找不到合适的背景来衬托一朵花,你给她拍个局部大头像。让别人去拍植物园目录。

如果你牛---你走进晚霞,先找前景,再把晚霞收进去。没有前景的晚霞常常是气象资料。

如果你牛---在多数情况下,取景时便知道这个照片将来是否要裁剪;也知道这个照片将来是否要改黑白。

如果你牛:"摄影"在你的字典里是动词。

如果你牛---你不参加C vs N大战或DSLR vs FSLR大战。因为你知道照相机是摄影的工具;
摄影和文字语言一样是表达思想的媒体。世界的主要语言里都有得诺贝尔奖的文学家。

如果你牛--你能准确的自我评价;你能看出来别人认为成功的自己一张照片失败在哪里。

亚当斯很牛---他说:“任何一年有十二张精品就是丰收年。”
"Twelve significant photographs in any one year is a good crop." Ansel Adams

歌德很牛---他说:思考比了解有意思,但是不如观看有意思。
"Thinking is more interesting than knowing, but less interesting than looking".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换句话说,我们先喜欢看,后喜欢想,最后才要弄明白。

歌德很牛---他又说:每个人只能听得进去自己明白的东西。
"Es hoert doch jeder nur, was er versteht."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如果你牛--你论道。"匠者论术,师者论道" 。

=============================================================================
◎”知识分子热衷于讨论摄影的意义,于是摄影师按下快门的手越来越犹疑,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可能导致摄影两极分化,到最后只剩下两种人:新闻摄影师和哲学家。”(赫尔穆特•纽顿)

◎”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或是哲学家,我只是看。”(寇德卡)

◎”人们为事物拍照是为了将其赶出心中,我的故事则是一种闭眼的方式。”(卡夫卡)

◎”我不理会照相机如何看事物,我要它看到我看世界的方式。”(拉尔夫•吉卜生)

◎”平常老是叫我浪漫派的人,都是由于他们在生活中嘲讽愤世并受尽挫折,所以才什么也信不过了。而当我坚持信念的时候,他们就把我称作浪漫主义。”(尤金•史密斯)

◎”梦与纪律并不冲突,它们是一体两面。就像音乐,它建构在数学的精确之上,却从感觉和肺腑来打动我们。技巧和感性是分不开的。”(马克•吕布)

◎”一个摄影家知道在花朵后面有全世界的苦难,经由这朵花,他可以触碰到别的东西。” (爱德华•布巴)

◎”摄影师其实就是那个什么也没找到的人,可是他总是保持希望到最后一刻。这种希望激励着他,使他能坚持下去。摄影家能保持年轻,是因为他们一直到最后一刻,还希望能拍出一张成功的照片。”(爱德华•布巴)

◎”相机是我的工具,经由它,我给予我周遭的所有事物一个理由。”(安德烈•柯特兹)

◎”为什么摄影要背负替现实世界作证的重担,布列松下令用广角镜头是歪曲事实,只有五十厘米的标准镜头才是正常视觉,而整个时代的摄影家都将之奉为圭臬。在我看来,广角镜头比标准镜头要来得正常。你甚至可以说五十厘米是一种局限观点下所受到的惩罚。我们是用两个眼睛在看世界,而相机却只有一个眼睛,无论用什么镜头,任何照片都是双眼所见事物的扭曲。”(威廉•克莱因)

◎”我对摄影哲学没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极限。我总是拍同样的人、同样的情景。因为我要知道这些人、这些情景的极限和我自己的极限,至于是第一张成功、还是第五张、乃至第十张都不重要。” (寇德卡)

◎”我常会被摄影技巧所打动,但我不太喜欢这个祠。我之所以为它所动,是因为真正好的技巧只听命于神秘的内心世界。”(黛安•阿勃丝)

◎”我以一种笨拙的方式拍照,我不安排对象,我站在他们面前,我不安排他们,我安排我自己。” (黛安•阿勃丝)

◎”对我来说,照相机就是一本写生簿,捕捉即时灵感的工具,你要在瞬间对你所看到的一切提问并做出决定,通过一个有限的取景器向人们解释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这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表达,却也需要你集中精力、训练有素、敏感并有几何构图的美感。”(布列松)

◎”我最渴望的就是要抓住正展现在我眼前的某种情势的全部本质,我深信只要一张照片就够了。”(布列松)

◎”我一直明白在睁开眼之前应该先闭上,在选择时,我的眼睛已经不完全是我的了。它没有了年龄的限制,因为它正在第一次去看,无意识地去发现灵魂中的认识的事物。我一直明白我还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探寻对我来说已经超越了所获,促使我不断向前。”(莎拉•莫恩)

◎摄影暗示着我们能够以相机记录的影像了解世界,而这样的了解,与'认识'是背道而驰的,因为真正的'认识'必须由不以表像看世界做为起始。因此,我认为严格说来,我们从未能够透过一张照片而真正理解任何事情。(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
”知识分子热衷于讨论摄影的意义,于是摄影师按下快门的手越来越犹疑,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可能导致摄影两极分化,到最后只剩下两种人:新闻摄影师和哲学家。”(赫尔穆特•纽顿)

点评:我们让太多的纪实摄影师背上道德包袱,甚至有人希望相机的镜头都成为描述大众苦难的眼睛。相机可以和画家的画笔一样描述我们对美丽的幻想,为什么我们不要求画家都去记录残酷的现实?

其实,我们和很多艺术家一样同意:这个世界是由梦想和欲望----而不是怜悯和同情----所推动的。
------------------------------------------------------------------------------
苏姗•桑塔格在1977年出版的《论摄影》一书中谈到当时中国:“我们发现中国人很质朴,不理解破裂斑驳的门扇的美,无序中的别致之处,奇特角度和味深长细节的力度,废弃物中的诗意。……因此,摄影现在在西方有着比中国更多的东西谈。”

点评:《论摄影》出版近三十年,中国开始出现一批改变世界艺术地平线的摄影师。不同的是,中国的摄影界的知识财富与其社会经济财富一样,两极严重分化。

------------------------------------------------------------------------------
李泽厚认为:“中国的人是关系中的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来定位人。而西方的人就是活生生的个体,因而着重的是人的本质。”
美国摄影大师阿维顿认为:人像要直接了当的反映特征和本质,他惯用白背景,两只灯----镜头下的人物本质却暴露无遗。但是他也拍美女和野兽。

点评:人物在和其他事物的关系当中来来定位拍摄和欣赏时,比如环境,服饰,家具人像,摄影对人的本质反映便依赖其他事物,是一种人本质的折射。这种关系折射式的人像摄影在抽象人体摄影中便遇到挑战,人体和人像容易混淆。
一个摄影师应当知道何时折射人的本质;何时用直射。
------------------------------------------------------------------------------
早年傅聪前往波兰学习时,父亲傅雷临别赠言说:“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

点评:这是我目前见到的对"功夫在诗外"一句最全面,具体和逻辑的诠释。
一个老美说的也差不多:We don't make a photograph just with a camera; we bring to the act of photography all the books we have read, the movies we have seen, the music we have heard, the people we have loved. -- Ansel Adams (安塞尔•亚当思)

------------------------------------------------------------------------------
安塞尔•亚当思说:“没什么比影像清晰概念模糊更糟糕。”
There is nothing worse than a sharp image of a fuzzy concept. -- Ansel Adams

点评:在人像摄影中,最惨不忍睹的是:色彩真,表情假。
------------------------------------------------------------------------------
“梦与纪律并不冲突,它们是一体两面。就像音乐,它建构在数学的精确之上,却从感觉和肺腑来打动我们。技巧和感性是分不开的。”(马克•吕布)

点评:多数人摄影不是左脑为主就是右脑为主,马克•吕布的意思是要我们用全脑思维,全脑摄影。吕布牛。(参见达•芬奇的七大原则之五)

------------------------------------------------------------------------------
摄影暗示著我们能够以相机记录的影像了解世界,而这样的了解,与'认识'是背道而
驰的,因为真正的'认识'必须由不以表像看世界做为起始。因此,我认为严格说来,
我们从未能够透过一张照片而真正理解任何事情。(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点评:说的好,我们不能通过一张照片而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一张照片只能对观众显示摄影师对某些事情当时所拥有的见解和表述的手法。桑塔格牛。

------------------------------------------------------------------------------
好的人像是模特和摄影师的加法。

优秀模特除了有资本很自信外,还会掩盖自己的弱点。但是第一次合作时,模特一般不了解摄影师弱点。

人像师除了有技术有想法,还要很快时间内把握模特的特点--知己知彼取长补短的事在摄影师肩上。

阿维顿说过,他拍人像多数是第一次见面,几分钟搞定对方的性格。阿维顿牛。

『点评』学习人像摄影,在刚开始时尽量多拍不同的模特,培养我们观察和沟通能力。

------------------------------------------------------------------------------

”我以一种笨拙的方式拍照,我不安排对象,我站在他们面前,我不安排他们,我安排我自己。” (黛安阿勃丝)

『点评』人像摆拍和抓拍,有点象我们说的左脑摄影和右脑摄影,摆抓结合,全脑摄影最出彩。阿勃丝其实也摆,她摆的是光线环境视角和构图(我安排我自己),抓的是表情。阿勃丝牛。

------------------------------------------------------------------------------
拍照意味着----在分秒之内,同时确认事实本身及其严谨的组织形式给予视觉的含义。即将一个人的头,眼和心同置一轴。 (布列松)

很多好的音乐没有标题,也不必有故事。摄影也一样。
音乐的推进在于变化和对比;摄影也一样。
好的音乐不是越响亮越好;好的照片也不是越清晰越好。
伟大的作曲家创立一套全新的音乐词汇而改变语法句法;摄影也一样。
作曲非加即减:任何不是强化主题的声音,必定削弱主题;摄影构图也一样。
一个乐章的高潮鲜有在中部出现的,这和摄影构图中的主体位置很相似。

曾是钢琴家的亚当斯说的好:“底片是乐谱,印放是演奏”。
但一首新的音乐作品的PS版本,从第二次公演才开始;这和摄影不一样。

如果照片处理成黑白算是钢琴独奏的话,那全彩色就象是交响乐队。
偏色处理倒是有点象自组乐队的音色,全是木管,或全是弦乐,或是铜管,或是打击乐...或是其他排列组合。

艾伦•科普兰写到:
我自己认为,所有的音乐都有表达能力,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所有的音符后面都具有某种涵义,而这种涵义毕竟构成了作品的内容。全部问题可以用下面的问答式简单地加以说明:“音乐有涵义吗?”我的回答是:“有的”。“你能用言语把这种涵义说清楚吗?”我的回答是:“不能”。这就是症结所在。

那些头脑简单的人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永远不会感到满意。他们总是希望音乐具有一种涵义,这种涵义愈具体,他们就愈喜爱它。愈能使他们想起一列火车、一场风暴、一次葬礼或任何其它比较熟悉的概念的乐曲,他们就愈觉得富有表现力。

我把“音乐”两个字改为“摄影”,又重新读了一遍...

==========================================

我有一个相机--
如果我的照片可以描述一个一般物体,那我可能是照相的;
如果我的作品可以解释一个普通观念,那我可能是摄影师;
如果我的作品可以表达一个独特观念,那我可能是艺术家。

摄影技术是在摄影实践中学会的,摄影艺术却源于摄影实践之外。
这个很普通的小道理中有个暗示:有时为了摄影,我们放下相机。

任何一个好照片都有观念,譬如糖水片的观念是美,只是太常见而已。

就象一个被摄主体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构图一样,一个普通观念用不同的视角也可以带来震撼;
一个新的独特观念--只要表达清楚--无论什么角度来看都会很震撼。

照相老是考虑光圈优先或快门优先;摄影则常考虑情感优先。

学习构图,我们最大的障碍常常不是对构图知道的太少,而是知道的太多。知道的太多就没有感觉了。

照相可能使我们的眼光向外。久而久之,我们用"到此一游"的眼光看世界和自己的内心;
摄影绝非到此一游。

高产的浪漫主义摄影师们最不幸--他们常被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同斥为"小资"。

描写苦难的纪实片能引起我们的同情;
一张描写苦难的纪实片中如果同时表达被摄者的坚毅,顽强和希望它有可能排山倒海。
阿富汗女孩就是这样一张照片,它使国际民间组织对阿富汗经济援助几年中增长十倍。

一张照片的观念如果表达不清,照相的看到了常会说我不喜欢;
摄影师则会说我看不懂,因为他不怀疑他可能在看一个大作。

一张观念模糊的照片作者的最强力也是最虚弱的自我捍卫:"这是表达我当时的感觉!"
这句话可以使任何人无语。

做模特难;做重男轻女文化中的女模特更难--
社会不给她们足够的尊严,却想看到她们自信。
在十分美丽八分自信和八分美丽十分自信的两个模特之间,我选后者。

太重技术的人常问:如果换个模特,这张片子还出彩吗?
其实时尚摄影和风光摄影一样,挑找拍摄对象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我们很多人占有相机,并且希望用的时间越长越好。
摄影师则希望照片的生命比相机生命更长;
艺术家则希望作品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长。

武断是无知的镜子;但也可能是天才的影子。狂妄者倾向于后一种解释。
谦虚使人进步是一种方法;进步以后还依旧谦虚是一种美德。

李小龙关于中国功夫的哲学也对摄影有启发--他说最真的往往是最简单的;
把干扰的东西全部消除,剩下的就是真功夫。
艺术人体摄影难正因为是新手们不懂如何消除对"人体美"这个观念的干扰。

拍好艺术人体并不神秘,说白了就是人像技术加上言简意丰的诗歌艺术。
一首好诗的艺术在于明快且含蓄;在于简洁且丰富。
一首好诗的艺术在于突破日常语言的思路;在于点到为止,在于留下想象的空间。
一首好诗的艺术在于引导我们徘徊在日常平凡生活的梦想与现实之中。
一首好诗的艺术在于推敲的苦思冥想,在于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把握。


到此一游照片与摄影的区别===========================

山脚下的小村庄里住着一群老人。(到此一游照片)
山脚下的小村庄的几位老人是逝水将尽的河床。(摄影)

========== 01-14-2008 ==========

相机能给生活拍一张照片;摄影却能给一张照片注入生命。

A camera may take a photo of life;
but photography can put a life into a photo.

===========01.17.2008===========
有感于对单反门槛低了,摄影者的素质的问题的讨论----

1. 摄影除了探索外在世界以外,我们也同时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所有的菜鸟都需要时间来摸索,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高手的批判,而是高手的示范。示范有较高的性价比。呵呵。

2. 有些人是在玩,但可能玩着玩着就认真了;有些人摄影可能永远很菜,但是他可能在另外的领域是个高手----没有人因为入了单反就突然表现出素质问题来。

3. 桑塔格『论摄影』一书的首段引用了柏拉图『共和国』一书的开篇之言:我们看到影像永远是真实世界的一个表象而已....网上看事物也一样。


===========02.29.2008===========

被叫大师意味着有个过去,只有菜鸟才有未来。

===========03.05.2008===========


主体既定,构图其次,画质其三。
将三者编织出感觉的主线是光线。

从广义上讲,一切手段和技术都是为了构图。
构图为了描述或表述主体而阐述一个主题。

在英文里,作曲,作文,构图共用一个单词:
compotision... to compose... 我想这是一个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7-31 16:55  #756
会员
自然的天地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504
发帖数: 434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在另外一个帖谈到摄影三层次,个人体会也是三种风格,各有自己的观众。总结一下在人像中的肤浅观察 -- 匆匆记录,慢慢修改:

描述性 (descriptive) -- to describe a subject accurately, most technical.
多见于化妆品类杂志:大美女/影视明星 + 精致化妆,常用无影式灯光。此类作品常常因为模特和化妆出彩,相对来说对摄影师的技术要求较高。

解述性 (interpretive) -- to interpret a subject with our feelings
多见于生活类杂志:美女/名人 + 精品服装/道具,创意用光,环境是构图的一部分。相对来说对摄影师的技术要求比较综合。

表述性 (expressive) -- to express ourselves freely (relatively free)
多见于艺术类杂志:男人/女人 + 创意用光 + 独特视角,光线常常是构图的一部分。此类作品模特不太重要,摄影师的主观感觉和观念是亮点。

我们所观察的是不断变化中事物的表象。因此我们的总结老是肤浅的,但又是摄影之路中不可或缺的。

谈摄影的第二个镜头

亚当思说:没什么比影像清晰概念模糊更糟糕。
布列松说:拍照意味著--在分秒之内,同时确认事实本身及其严谨的组织形式给
予视觉的含义。即将一个人的头,眼和心同置一轴。

无论我们是否喜欢以上两人的风格,他们的说法似乎都在告诉我们:
大师们在拍摄时都有第二个镜头,由他们的脑眼对著心中的感觉的,主观的,概念的影像取景。

亚当思的意思是:如果第二镜头聚焦不准,那第一个镜头成像再清楚也没用。
布列松的意思是:抓拍时,我们的头,眼和心要三点对一线,说的也是第二镜头。

当我们的第一镜头的主体和第二镜头的心像合焦时,我们的个性就会成像。

一个片子看上去平淡,常常不是主体的问题,而是摄影师视觉词汇贫乏所至。

摄影师可以表达的视觉词汇包括:镜头构图,布光照明,明暗,反差,角度,留白,远近,虚实等。
以及后期制作词汇:裁剪构图(但不能改变角度),明暗(高调/低调),色彩,色调,色温等等。

摄影师可以转达的视觉词汇包括:
人的肢体语言:眼神,脸的角度和表情,手,脚位置等。
自然风光语言:天地向我们表达的一切。

毕加索说过:任何人都可以把太阳画成一个黄球,但要把一个黄球整出一个太阳来,那是艺术!

一直觉得摄影和诗歌,散文,文学很相似--词汇量与丰富的表达方式是主要问题,而非技术。

我们看到影像永远是真实世界的一个表象而已....真的只是感觉。

Helmut Newton 甚至说:一切美都是假的。他说的也是表象,不是感觉----他的人像带给我们的感觉很真。

于是,我们便不必不遗余力的追求影像的画面清晰,色彩真实等等技术表象。

音乐也一样,巴赫的旋律做手机铃声都动人,它带给我们的感觉很真。

想对年轻摄影者的建议是:多看好片,多看好的电影。多多记住好片的细节。

构图优秀的电影是学习摄影的最好教材之一,看电影能锻炼自己的影像记忆力。影像记忆力和语言记忆力一样,是增加词汇的保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此话对学习摄影同样有效。

要记住好片的细节,但不要太多的分析。刚开始可以模仿,就跟学外语一样,学的地道的人是从模仿开始的。小孩学语言也是在模仿中体会的,不要过多分析。

不要词汇量不够,语法不通,就想造很深沉的大句子。

把摄影和文字语言或音乐语言比较,有时能解惑。譬如说是否PS?作为视觉词汇和手段,咱可以不用PS,但是会用PS的人比咱多了一些视觉词汇。词汇量大者,可以选择不用某种词汇,可是反过来呢?

补充一句:摄影技术真的不难,在美国摄影是高中课程。难的是有想法,而且有足够的视觉词汇来表达你的想法。

窃以为文字词汇不是图片的翅膀,可能是拐杖啥的....能用则用,不要过于依赖,更不要整成图片的轮椅啥的就行。

西方的图片标题基本是非常干巴巴的,描述性的,如亚当斯的“Dead Oak Tree, Sierra Foothills, Above Snelling", "Aspens, Northern New Mexico”。

中国的摄影作品标题,继承山水画和自古诗画不分的传统,则基本都是如”梦幻九州“,
”渔舟唱晚“等,充满诗情画意。

每个摄影者的镜头都永远地看着我未曾看到的景色。

悲剧和喜剧都能揭示生活的真谛,只是悲剧的回味久一些。

摄影能够美化,也能揭示。有时候,揭示比美化更有力--譬如人物肖象。

很多摄影作品揭示和美化共存,这是很多二流摄影者所不能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离功利远了,离艺术就近了。

我们不只是用相机制作一张照片,我们将所有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统统带进摄影的行为之中。 (安塞尔亚当思)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典的深沉力流之上,一直就漂着“浅薄的”流行文化。我想它会永远以各种不同的面貌漂流下去吧。

看摄影和拍摄时的构图一样有各种视角。

人生有知与行二事---摄影对我而言,目的也在知行二事。

知在了解世界也了解我自己;行在描述世界也了表达我自己。

虽然我的知行二事都是很有限的表象和过程,这个表象和过程可是真的太好玩了。

知了,再将所知转化为丰富的视觉语言来表达和描述,摄影自然会好了。

这是玩摄影和玩器材的分水岭。

事实上,假定我们用二元论的思考方式来看,(作此假定是怕反对二元论者来叫板。 )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光谱----最左端是纯粹的客观,最右端是纯粹的主观。

我们绝大多数的摄影师都在这个光谱中有个位置:有人靠左(客观,纪实);有人靠右(主观,创意)。在理想的情况下,从摄影整体来看,多数人应该聚集在中段。从世界的文化整体来看,摄影靠左,绘画靠右。

问题是,我们不生活在理想世界当中。在某个时段,某个社会,多数摄影师可能靠左。而在某个某个子文化,譬如北京798艺术区的摄影师群体里,多数摄影师靠右。

我们的经历,特点,环境,喜好,甚至商业动机等,决定了我们自己在这个光谱中的位置。

我选择光谱而不是直线轴来作比喻,因为光谱形成彩虹...

每为摄,能为真心所动,是真眼光。

有人问画家马蒂斯:您吃番茄时用啥眼光去看?

马蒂斯说:当我吃番茄时,我看番茄的眼光同普通人一样。但是我画番茄时,我用艺术家的眼光来审度一个番茄。

当我们用不普通的眼光去看一个普通主体,我们才能被感动,我们的拍摄才有创意。譬如时尚摄影师不用“吃番茄的眼光”看模特,模特可能就出现半个脸,一条腿,等等。

普通人常常用“吃番茄的眼光”来看人像,他们经常抱怨:你拍的这个人咋缺胳膊少腿的。

说实话,光有牺牲是不行的,还是要有天赋。
说起新意,人体/人像和风光应该是很不同。
人体/人像更多的是设计。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更接近绘画,更接近加法 --- 你一个平面或一个空间,你如何把模特和道具加进去摆好,灯光照明效果你也可以完全控制。
风光更多的是发现(也有人认为是发明),这是彻底的减法。自然界其实混乱不堪,一般我们也无从控制。 作为摄影者,我们的目的,和我们能做的,是在混沌中寻求有序,
去“断章取义”地捕捉最美的一瞬间。(云漫)

不由想起萧伯纳的一句话:如果有百分之十的人喜欢一幅画,你可以肯定那是劣作。

个人的理解是一个艺术家不能有很强的功利心,艺术要有目的,但不是所有目的都是功利的。过于功利的艺术其实是反艺术的。
如果你牛:你让主体/主题选择摄影器材,而不是反过来。

如果你牛:你尽可能跟身边最好的大师学习,二流的摄影师教不了真东西;明白真东西他/她就不是二流的了。
亚当斯书中的一个自然段要比二流摄影教科书中的整个章节可能更有意义。

如果你牛:遇到技术问题时你尽量先问“为什么”,再问“怎样做”。
所谓“大师论道,匠者论术”也可以理解为,大师会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初学者摄影最大的帮助不是牛头,是身边的牛人。

拍人象时,哪些细节是要特别注意的?对我来说是这样(按重要程度排列)

1. 表情/情绪/内涵
2. 构图(光线是构图的一部分)
3. 画质(清晰度是画质的一部分)
4. 色彩(只要不和主题冲突就成)

技术派比较注意后两项;非技术派则侧重前两项。

艺术创作是基于一个人对某个世界独特见解的表叙。而艺术作品被鉴赏是世界对其见解的认同。

所谓大道无形,就是说,“摄影的实质”这事儿不容易整明白。但考虑起来蛮有意思。

一个艺术家是熟练地创意地用一种媒体(文字,声音,图像,身体)来表达他对世界的认识或想法的一个专家。仅此而已。

最近看了一些比较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东东。再回头看中国摄影论坛的一些帖,挺有意思。西方重分析,东方重综合,这话真不错。譬如谈构图,西方人好分析----如何如何能主导观众的视觉流动;东方人好综合----如何如何用背景衬托主体。

前几年,一个美国心理学教授搞了一些试验,写了本书,已经有中文版。其中一个试验很说明问题:一个鱼缸里面放了几只鱼,分别问东方和西方观众看到了啥。

中国人倾向的描述是:一个鱼缸中有几个石头,几条鱼。(关心总体)
美国人倾向的描述是:哇塞,那个最大的鱼是不是草鱼?(关心局部)

反映到人像中,我们似乎看到中国流行环境人像,美国人流行大头照。

我去年做过两次测试:一张环境人像,一张美女大头照,同时上传到美国百万会员的摄影网站和中国近五十万会员的网站,几天后看点击和评论。两边都有点火,但火的照片有不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中国人更喜欢爱环境美女,美国人更爱美女大头照。

简单的说:“西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森。”

这句到让我想到如何在中国摄影学生中教构图,因材施教嘛。

其实,通过摄影,我们学会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这是摄影给我们带来的最好的礼物。如果能做到这一步,我们的作品是否火爆,是否获奖并不重要。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
1.在摄影前思考:如何拍得大片,什么时候才能获奖,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组织的认可。
2.拍摄中茫然:进入状况后,脑子里一片空白,于是,先拍为快,多拍为快。胶片时期,谁用公家的胶卷谁牛B,数码时期,人人都很牛B。
3.拍摄后激动无比:似乎大片都在其中了。见到人就神秘兮兮地说:今天有点东西。
随着时间的飘移,仍然一事无成后更是深层次思考:什么TMD大片,什么TMD获奖,什么TMD摄影组织,统统是胡扯蛋,我就是大片,我就是金奖,我就是组织。(onlysun119)

【摄影笔记】----2008.07.15

1.1 摄影格言好像一种鸡尾酒------有一种配方是一分幽默,两分修辞,三分思考,四分热情。

1.2 摄影师的成长是其作品的营养;其作品的成熟反过来又是摄影师的燃料。

1.3 好的人像好比模特与摄影师的二重奏;美女糖水片好比独唱加个录音师。

1.4 在摄影中,好的经验不足以保证没有坏的习惯;但好的理论能帮助培养好的习惯。

1.5 摄影分描述,阐述和表述三个层次,前者依靠视觉词汇,后者更赖于思想。

1.6 很多摄影师用大光圈聚焦内心的自尊或自卑,结果外在的世界都成了焦外的虚化。

1.7 俺也追求大师级图片,但俺更追求大师的思考方式。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一句名言的摄影版)

【摄影笔记】----2008.08.18

1.1 真与美同于内在秩序。增强还是削弱这种秩序便是摄影后期的一个试金石。

1.2 真与美异于人为干涉。真,没有摄影后期固然能唯真;美,经过摄影后期可以更唯美。

1.3 摄影创意在人为,就像梦美不必成真。

1.4 美是一种秩序;审美是看秩序的眼力。

1.5 创意是不同的视角;构图是刻意的设计。

总觉得,别人的评论再多(听),自我评论的进步才是摄影进步(悟)。

摄影与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是一种信仰和崇拜。神在游泳者的心中可能是菲尔普斯,在作曲家们心中则可能是巴赫和贝多芬。艺术也相似----艺术对于作曲家来说是音乐,艺术对于摄影师来说是影像。

于是我们不再被“摄影是否为艺术”的空洞争论而困扰,我们的艺术就是摄影。

当我们不给摄影加上“艺术”的标签时,也许事情变得简单----不用“艺术”作为幌子去拍很低级的片子,也不用“艺术”作为借口来解释毫无观念的片子。

摄影不必成为“艺术”的奴仆,摄影人也不必为“艺术大师”的标签所累,摄影的实质就是用心制造影像。

反而,当忘记标签而得到优秀摄影作品时,可能有人说:拍的真艺术!这就像我们赞美某个精致产品:设计的真科学!(无心插柳啊)

====================================================================

摄影与误区 ---- 摄影里只有观众的无人区,并没有误区。

摄影误区讨论的误区犹如作茧自缚,摄影人需要自由创作的空间,尽管有人不会使用自由创作的空间。

摄影人和科学人一样可以有无限的想像,大胆的假设,但是他对世界的认知----无论是文化的还是技术的----都见证于他的作品,并由外界审判。

假如不算母亲拍孩子(这类照片当然是无价宝),一个摄影作品有了观众是才有价值,虽然观众的多少并不代表价值大小。据说当代摄影的裁判全球才三百人,如果一个作品能被其中的几个人追捧,必定价值连城。

这样我们就能尊重任何有粉丝的摄影人,虽然我讨厌他的风格,但我尊重他的粉丝群,于是也延伸到尊重他。

一个相机的性价比产生于我们的手中,不在制造商的手中。

我们正处在摄影的第三次技术浪潮,第一次浪潮是摄影的诞生(1839年,同年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出生)。第二次浪潮是十九世纪末的相机小型化;现在的第三次,相机数码化是在二十世纪末开始的。

历史上每次摄影技术的重大革新都对人类的意识产生严重冲击,而每次都是在一群利用新技术便利去观察去拍摄去思考者中,产生了几个杰出摄影人。

我们永远不能超越我们本身不明白的知识。

摄影,正如ONLYSUN兄说的,要靠感觉。摄影的理论分析其实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只有长期全方位的学习才有进步,毕竟天才是少数,咱不是。虽然这种做法效率不高,但产生的感觉还有点可靠。

我只是试图在拍摄前忘记理论,基本凭感觉按快门;看了片子再作分析,再仔细找问题。

个人认为那种按快门前一秒钟手忙脚乱的思考器材啦,布光啦,构图啦,看了片子马上感觉良好的自我陶醉做法反而不太可靠。

国学有句:求其上,得乎其中;求其中,得乎其下。说白了,可能是酱紫滴:

1. 我们摄影的终极收获可能不是作品,而是通过摄影我们了解了生活和世界的一个局部。

2. 或者通过学习摄影,我们寻找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即认识事物的方法,。

3. 于是摄影人最后的作品可能是她/他打造的自己,或找到一种获得知识的途径。

4. 于是我们的作品变成个人一个对主体的看法,可以是赞美,批判,或质问,不光是技术。

5. 于是它人对一个作品的认同变成它人对作品制造者对世界的认知(技术和非技术的认知)的一种认同。

---------------------------------------------------------------------------------------
西人艺术家杜尚言:俺不相信艺术,俺相信艺术家。

从表面看,摄影人拍摄照片,追求的是照片的效果,是展览、得奖与否;
实际上,真正对人有作用的,是拍摄的过程。
在拍摄的过程中,人开动脑筋,运动身体,运用学到的所有知识,并发挥个人的具有创造性的聪明才智。在努力拍摄好照片的同时,人本身的素养得到提高,能力增强,人就修炼得越加完善了。
这才是摄影追求的真正目的。(太白遗风)

意大利电影导演费里尼曾说过:“所有艺术都是自传;珍珠是牡蛎的自传。”


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8-01 07:35  #757
会员
RayWei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4
积分: 3392
发帖数: 2929
注册日期: 2007-06
来自: 美国, 东海岸, 华盛顿
Re:几位老师(主要是RAY WEI老师)的名言录!
引用:
最初由 自然的天地 发表
受益良多,谢谢各位老师!

用了几天时间将Ray Wei 等老师的牛语攒到了一起,方便自己和大家学习、揣摩!

非常非常的感谢。去年一个网友整理过给我,现在我有新版了。

还是那句话: 对的言论属于牛人的,错的算我的。

脸是个人的面孔,人体是人类的面孔... 摘自【摄影笔记】---- Ray Wei @2008


[ 此帖由 RayWei 最后编辑于: 2009-08-01 22:16 ]

____________________
肖像是个人情感的风光;风光是天地灵动的肖像... 摘自【摄影笔记】-- Ray Wei @2007
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8-01 11:05  #758
初级会员
长风-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26
发帖数: 26
注册日期: 2009-06
来自: 中国, 吉林, 吉林市
大家就是大家,深刻学习。

强烈推荐RayWei老师上《百家讲坛》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8-01 11:52  #759
初级会员
温厚的泪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19
发帖数: 19
注册日期: 2009-07
来自: 中国, 江西, 赣州
佩服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8-02 21:23  #760
会员
自然的天地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504
发帖数: 434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脸是个人的面孔,人体是人类的面孔... 摘自【摄影笔记】---- Ray Wei @2008

继续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8-02 22:05  #761
版主
太白遗风

级别: 大学三年级
精华: 5
积分: 27312
发帖数: 25622
注册日期: 2005-12
来自: 中国
俺加一句:摄影作品是摄影师的面孔。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8-03 06:43  #762
会员
海外旅人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9
积分: 9850
发帖数: 9169
注册日期: 2008-02
来自: 马来西亚, 槟城, 槟城
谁最牛?
引用:
如果你牛---你常常把MM的头发裁掉,把她的眼睛突出在图片的边上和角上。

上面所说的是小牛一头!
俺敢敢给MM整个人头落地,俺应该算是一头大牛吧!
海外旅人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8-03 07:40  #763
会员
油灯

级别: 高中三年级
积分: 12781
发帖数: 12210
注册日期: 2005-12
来自: 中国, 北京, BEIJING
Re:谁最牛?
引用:
最初由 海外旅人 发表

上面所说的是小牛一头!
俺敢敢给MM整个人头落地,俺应该算是一头大牛吧!

油灯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3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8-03 14:24  #764
初级会员
粉黛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29
发帖数: 28
注册日期: 2009-07
来自: 中国, 河南, zhoukou
好贴!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8-04 14:13  #765
会员
sparks_chen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049
发帖数: 979
注册日期: 2007-10
来自: 中国, 上海, sss
再来看一遍,能理解的更多了。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58):    1   <<  51  52  53  54  55  >>   5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3:06.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