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摄影杂谈 > 135胶卷会淘汰吗?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1):    1   <<  11  12  13  14  15  >>   3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2010-08-15 23:53  #151
会员
城市贫农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4
积分: 2450
发帖数: 1910
注册日期: 2002-12
来自: 中国, 重庆, 渝中区
我估计负片5年左右会逐渐消失,反转片会保留一段时期,但价格无疑会数大幅度上升,究竟保留有多久?关键还得看制造成本、市场销售价格及使用者的数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隔着遥不可及的距离,远远地你灿烂如新。守着深不见底的孤寂,默默地我平凡如昔。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6 01:01  #152
会员
真实见功夫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积分: 5070
发帖数: 5047
注册日期: 2010-03
来自: 中国, 山东, 烟台大连
引用:
最初由 同尘 发表


正好这几天在复习考试,又读了一下哲学理论,就抄几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发展的理论在这里晒晒。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务的灭亡。唯物辩证法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不可抗拒的规律。原因在于: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必将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优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对照135胶片必将被数码淘汰的命题,其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图片影像的数字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并且得以背后强大的科技进步的后盾和数字信息的无限的通融性,数字化革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其二,数字化的影像图片受启发于传统的胶片影像图片,继承了胶片影像的精华——真实的纪录,并且在保存、后期处理的便捷性,使用的低成本上明显优于传统胶片,在还原纸质影像的设备配套的系统性上都较之胶片有明显优势;其三,摄影实际上也是一种消费,一种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易行为,符合市场经济交易具有社会性的基本特征,其低成本(相对胶片拍摄)的优势符合买方(摄影人、摄影家庭)的利益取向,因此,必将得到消费者的拥护和支持。


你的说法看似理性,但用“数学”理性很难解释人类社会的很多现象,比如zippo打火机现象,用你上述的“理性”分析的话,zippo早该在20年前就被淘汰了。

我相信,胶片摄影还会有相当长的生命力,尤其在“发烧友”中,很多领域的“价值”取决于“发烧友”而非“大众”,比如奢侈品等。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指摄影时的所有设置和全部创作过程结束于快门,“出”指“一次”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最终作品,除了必要的格式转换和尺寸缩放外,没有任何的再加工和创作。
要说玩,还有比完全一次出更轻松的玩吗?要说专业,还有比完全一次出更体现。。。。。?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6 01:05  #153
会员
真实见功夫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积分: 5070
发帖数: 5047
注册日期: 2010-03
来自: 中国, 山东, 烟台大连
引用:
最初由 城市贫农 发表
我估计负片5年左右会逐渐消失,反转片会保留一段时期,但价格无疑会数大幅度上升,究竟保留有多久?关键还得看制造成本、市场销售价格及使用者的数量。


有些东西是不能单从“成本价格”角度看的。


我觉得说50年后会消失都过于乐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指摄影时的所有设置和全部创作过程结束于快门,“出”指“一次”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最终作品,除了必要的格式转换和尺寸缩放外,没有任何的再加工和创作。
要说玩,还有比完全一次出更轻松的玩吗?要说专业,还有比完全一次出更体现。。。。。?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6 01:15  #154
会员
真实见功夫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积分: 5070
发帖数: 5047
注册日期: 2010-03
来自: 中国, 山东, 烟台大连
引用:
最初由 吾空 发表

电脑和软件都是工具,和素描、写生不能同类而语吧。

同样电子乐器对应的是传统乐器,例如吉他、二胡。怎么能和“传统音乐”放一类呢。

如果要比较,应该用电子吉他和传统吉他比较。事实上还是用传统吉他的人多。



早就有电脑用的硬件和软件“画笔”、“画板”了,这在目前,确实不能代替素描写生的练习。

我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就是传统乐器演奏的传统音乐,而不会理解为用电子乐器演奏的传统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指摄影时的所有设置和全部创作过程结束于快门,“出”指“一次”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最终作品,除了必要的格式转换和尺寸缩放外,没有任何的再加工和创作。
要说玩,还有比完全一次出更轻松的玩吗?要说专业,还有比完全一次出更体现。。。。。?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6 01:53  #155
会员
真实见功夫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积分: 5070
发帖数: 5047
注册日期: 2010-03
来自: 中国, 山东, 烟台大连
暂且不论胶片摄影目前尚存的优越性。

诸位忽略了“消费心理”的“故事性”,只这“故事性”就会使一些看似早该淘汰的东西不断卷土重来。这“故事性”满足了人们许多心理上的需要,比如zippo比如怎么都消灭不了的“宗教”邪说。这些不是“成本算术”可以算透的,市场和人一样,远非理性,否则就不会有经济危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指摄影时的所有设置和全部创作过程结束于快门,“出”指“一次”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最终作品,除了必要的格式转换和尺寸缩放外,没有任何的再加工和创作。
要说玩,还有比完全一次出更轻松的玩吗?要说专业,还有比完全一次出更体现。。。。。?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6 10:06  #156
会员
春樱秋枫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93
发帖数: 1551
注册日期: 2006-12
来自: 日本, 兵库县, 尼崎市
引用:
最初由 真实见功夫 发表

早就有电脑用的硬件和软件“画笔”、“画板”了,这在目前,确实不能代替素描写生的练习。
我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就是传统乐器演奏的传统音乐,而不会理解为用电子乐器演奏的传统音乐。

不知是那两位朋友没看懂,还是俺没说明白,叫俺尴尬得不知怎样回复才好,再说也多日没来这摄影杂谈上了。
在国内,或许胶片会被淘汰,但在国外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胶片消费阶层,而且很稳定。
胶片作为一种文化在继承延续着。如果像算命先生似的算卦它五年或十年的,这才叫做「偏离」。


[ 此帖由 春樱秋枫 最后编辑于: 2010-08-16 20:40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7 10:03  #157
会员
风行三千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4147
发帖数: 4067
注册日期: 2007-01
来自: 中国, 江苏, 苏州
引用:
最初由 春樱秋枫 发表

胶片和胶木唱片比较相似,CD与数码属于同类物质。唱片并没有因有了CD而淘汰,只是使用者的数量少了而已。
因为有了最新锐的电脑以及卓越的软件,并不意味着绘画可以丢弃素描和写生。
因为有了最现代化的电子乐器,并不等于该淘汰古典和传统音乐。
接受新事物不是坏事,但摒弃传统则未必是好事。
大势所趋也好,无能为力也好,再高档的数码,也拍不出最低档胶片相机的效果(无此亲身体会比较的人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否定这句话,这也难怪),
再高明的PS手段也好,也无法模拟韵味浑厚、色调丰润的胶片之魅力。


强烈同意这观点 哈哈咱也玩了几十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里折射出变化多端的光影世界--让我们用心去捕捉吧!
Canon EOS 5D Mark II
Canon EOS 30D
Canon EOS 1000D
Kodak EasyShare CX7530
索尼nex-5c

Canon EF 16-35mm f/2.8LII USM
Canon EF 24-70mm f/2.8L USM
Canon EF 70-200mm f/2.8L IS USM
Canon EF 70-300mm f/4-5.6 IS USM
Canon EF-S 17-85mm f/4-5.6 IS
百微二代

Canon EF 2 x II
Canon 580EXII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8 10:52  #158
会员
同尘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702
发帖数: 68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云南, 玉溪
玩胶片,才是真正的玩钱。
引用:
最初由 风行三千 发表


强烈同意这观点 哈哈咱也玩了几十年了

胶片好,当时下,更多是一种情结。当然,大画幅在画质和放大方面的优势10年内应该不会完全被数码替代。但是,请问,现在还有多少画册和喷绘是大画幅拍摄的呢,很多都是数码素材的创意和组合啊。
玩胶片是一个系统,当生产商赚不到钱,当冲洗店赚不到钱的时候,当玩的成本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这里,120胶片,从购买胶片到拍摄后冲洗出来,每幅的绝对成本接近5块。这还不包括人工成本和邮寄费用,或者交通费用哦),它就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佳能大马三、无敌兔和尼康D3X,甚至索尼A900的出现,常规拍摄领域,135胶片确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135胶片存在的唯一理由,或者说的它的生命之所在,就在于填补数码相机长时间曝光、反复多次(5次以上)曝光的软肋。一旦这个软肋问题解决了,也就是它135胶片生命终结的时候了。毕竟,能用纯机械的120相机(比如哈苏的501、503系列)拍摄的影友还不是很多哦。
同尘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同尘 最后编辑于: 2010-08-18 11:03 ]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光同尘 图如其人 因为喜欢 所以坚持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8 12:53  #159
会员
真实见功夫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积分: 5070
发帖数: 5047
注册日期: 2010-03
来自: 中国, 山东, 烟台大连
Re:玩胶片,才是真正的玩钱。
引用:
最初由 同尘 发表

胶片好,当时下,更多是一种情结。当然,大画幅在画质和放大方面的优势10年内应该不会完全被数码替代。但是,请问,现在还有多少画册和喷绘是大画幅拍摄的呢,很多都是数码素材的创意和组合啊。
玩胶片是一个系统,当生产商赚不到钱,当冲洗店赚不到钱的时候,当玩的成本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这里,120胶片,从购买胶片到拍摄后冲洗出来,每幅的绝对成本接近5块。这还不包括人工成本和邮寄费用,或者交通费用哦),它就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佳能大马三、无敌兔和尼康D3X,甚至索尼A900的出现,常规拍摄领域,135胶片确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135胶片存在的唯一理由,或者说的它的生命之所在,就在于填补数码相机长时间曝光、反复多次(5次以上)曝光的软肋。一旦这个软肋问题解决了,也就是它135胶片生命终结的时候了。毕竟,能用纯机械的120相机(比如哈苏的501、503系列)拍摄的影友还不是很多哦。


对以前玩过胶片和暗房的人来说,胶片可能是永远的情结,就像老歌老街和故人,有重温的需要;

对从未玩过胶片和暗房的人来说,胶片可能是永远的诱惑,有体验感受的愿望;

对执著胶片的人来说,胶片可能就是信仰就是享受。

这些的关键,都不是成本、实用性、品质的问题。

以前听人说有5%的人玩什么东西就可叫“流行”,我相信所有摄影爱好者,不管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都会玩玩胶片的,至少是想体验体验胶片的感觉,就像音乐发烧友对电子管功放的态度一样。



真实见功夫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指摄影时的所有设置和全部创作过程结束于快门,“出”指“一次”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最终作品,除了必要的格式转换和尺寸缩放外,没有任何的再加工和创作。
要说玩,还有比完全一次出更轻松的玩吗?要说专业,还有比完全一次出更体现。。。。。?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8 15:36  #160
会员
同尘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702
发帖数: 68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云南, 玉溪
Re:Re:玩胶片,才是真正的玩钱。
引用:
最初由 真实见功夫 发表


对以前玩过胶片和暗房的人来说,胶片可能是永远的情结,就像老歌老街和故人,有重温的需要;

对从未玩过胶片和暗房的人来说,胶片可能是永远的诱惑,有体验感受的愿望;

对执著胶片的人来说,胶片可能就是信仰就是享受。

这些的关键,都不是成本、实用性、品质的问题。

以前听人说有5%的人玩什么东西就可叫“流行”,我相信所有摄影爱好者,不管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都会玩玩胶片的,至少是想体验体验胶片的感觉,就像音乐发烧友对电子管功放的态度一样。





我从朋友处借了一套禄来6008 I来,感受中画幅胶片的魅力。我觉得,要说胶片的魅力,宽画幅,比如617,那才是真的魅力啊。正方形的中画幅在风光摄影上,构图要求非常高,局限性大。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光同尘 图如其人 因为喜欢 所以坚持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8 19:40  #161
会员
久摄之图

级别: 高中三年级
精华: 6
积分: 12133
发帖数: 11288
注册日期: 2002-02
来自: 中国, 四川, CHENGDU
Re:Re:Re:玩胶片,才是真正的玩钱。
引用:
最初由 同尘 发表


我从朋友处借了一套禄来6008 I来,感受中画幅胶片的魅力。我觉得,要说胶片的魅力,宽画幅,比如617,那才是真的魅力啊。正方形的中画幅在风光摄影上,构图要求非常高,局限性大。

胶片的魅力并不只限于画幅大小,很大程度在于纯黑至纯白之间过渡的那种特有韵味 尤其是自己亲自动手全过程弄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酒常灌 善饮好摄 呼吸吐纳 生生不息 职业闲人 活着真好 好好学习 天天照相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8 20:32  #162
会员
城市贫农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4
积分: 2450
发帖数: 1910
注册日期: 2002-12
来自: 中国, 重庆, 渝中区
Re:Re:Re:Re:玩胶片,才是真正的玩钱。
引用:
最初由 久摄之图 发表

胶片的魅力并不只限于画幅大小,很大程度在于纯黑至纯白之间过渡的那种特有韵味 尤其是自己亲自动手全过程弄出来的


关键的问题是:十年以后,我估计所有的135胶片已经再也没有了,中大画幅胶片也会在不远的将来消失,就如同现在我们再找不到玻璃干板了。
除非我们自己制造胶片,否则还到那里体会胶片的感觉?
柯达、富士宁愿亏本在世界各国找接替厂家,最希望咱们中国接下!
但,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接招,当别国的企业是傻子呀!


[ 此帖由 城市贫农 最后编辑于: 2010-08-18 21:40 ]

____________________
隔着遥不可及的距离,远远地你灿烂如新。守着深不见底的孤寂,默默地我平凡如昔。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8 20:34  #163
会员
久摄之图

级别: 高中三年级
精华: 6
积分: 12133
发帖数: 11288
注册日期: 2002-02
来自: 中国, 四川, CHENGDU
Re:Re:Re:Re:Re:玩胶片,才是真正的玩钱。
引用:
最初由 城市贫农 发表


关键的问题是:十年以后,我估计胶片已经再也没有了,就如同现在我们再找不到玻璃干板了。
还到那里体会胶片的感觉?

没有了再说呗 再说到那时俺可能也玩不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酒常灌 善饮好摄 呼吸吐纳 生生不息 职业闲人 活着真好 好好学习 天天照相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8 20:34  #164
会员
城市贫农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4
积分: 2450
发帖数: 1910
注册日期: 2002-12
来自: 中国, 重庆, 渝中区
Re:Re:玩胶片,才是真正的玩钱。
引用:
最初由 真实见功夫 发表


对以前玩过胶片和暗房的人来说,胶片可能是永远的情结,就像老歌老街和故人,有重温的需要;

对从未玩过胶片和暗房的人来说,胶片可能是永远的诱惑,有体验感受的愿望;

对执著胶片的人来说,胶片可能就是信仰就是享受。

这些的关键,都不是成本、实用性、品质的问题。

以前听人说有5%的人玩什么东西就可叫“流行”,我相信所有摄影爱好者,不管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都会玩玩胶片的,至少是想体验体验胶片的感觉,就像音乐发烧友对电子管功放的态度一样。





情节仅是一个情节,如同过去清朝女人都怀念小脚才是美人一样的情节,但已一去不复返了。以后的新人不会再有这样的感受和情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隔着遥不可及的距离,远远地你灿烂如新。守着深不见底的孤寂,默默地我平凡如昔。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8-18 21:16  #165
会员
真实见功夫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积分: 5070
发帖数: 5047
注册日期: 2010-03
来自: 中国, 山东, 烟台大连
Re:Re:Re:玩胶片,才是真正的玩钱。
引用:
最初由 城市贫农 发表


情节仅是一个情节,如同过去清朝女人都怀念小脚才是美人一样的情节,但已一去不复返了。以后的新人不会再有这样的感受和情节了。


“小脚美”应该算不上是情结,应该是一种恶意摧残和愚昧无知,和摄影的快乐享受联系起来,过于牵强。

我想每个摄影爱好者都会反对“小脚”,也都会对下面这幅照片的“境界”有所向往:
真实见功夫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400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指摄影时的所有设置和全部创作过程结束于快门,“出”指“一次”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最终作品,除了必要的格式转换和尺寸缩放外,没有任何的再加工和创作。
要说玩,还有比完全一次出更轻松的玩吗?要说专业,还有比完全一次出更体现。。。。。?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1):    1   <<  11  12  13  14  15  >>   3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20:02.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