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是继续讨论技术吧。不要歪楼。跑题的话暂且打住! 对于一幅陌生的照片,无论是哪种方法,都不一定一次性凑效——我想大家都会承认这个事实吧?通道?曲线?中性灰点?哪一种方法都多少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我们可能在确定中灰时会按照常识来假设某东西是中灰。 那么怎么办? 我从一款专门的PS调色滤镜ColorWasher中获得一些启发。 这个软件除了在同一个界面中拥有亮度、对比度、饱和度并分别可按高光和阴影针对性调整参数外,还设置有几种不同的自动调色模式(Auto1-5)。 根据它的界面说明,5种校色方法原理如下: Auto1是全图分析,试图通过分析整幅图像来确定偏色并校正。这个模式对于画面各种彩色分布比较平均时威力巨大,有些类似矩阵测光的做法,当程序把画面中所有色彩混合为中性后即认为校色成功(大体是这样,但细节肯定比这复杂)。 Auto2是中间调分析,即侧重分析画面的中间影调来确定偏色情况,这对阴影和高光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极其有效。 Auto3是亮区分析,即针对画面高光区域校色。当画面中有白色T恤、白色墙壁等物体时,它往往一次搞定。但对于高光明显不是中性的画面则越校越差劲。 Auto4是综合分析,即综合权衡Auto1~3的结果,从中通过一定算法确定一个比较折中的校色方案。这在一些画面缺乏色调与影调特征、不方便通过Auto1-3校色时,可能有比较快捷良好的效果。 Auto5则是全图+中间调分析,适合更加复杂的情况。 无论上述哪种校色方式,都并不是对任何照片都能取得最好效果,但如果选择模式得当,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最接近合理的校色效果。这是这个滤镜的威力之所在。 换个角度,这个滤镜也给了我们不少启发:校色要根据画面的主题表达目的而定! 以论坛中一幅风光片为例(原图: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0-08/06/ff8080812a0b2eda012a4711186e6bfd.shtml),用ColorWasher校色。当选择按亮区校色时,天空中的云彩还原正确,而地面则微微偏暖色;按中间调校色时,地面景物色彩得到了很好的平衡,杂色灰雾消除得最彻底,但天空微微偏青蓝;当选择全图分析时,整体色彩都比较平衡,与本人手工分区校色的效果最为接近。由于一幅图片中的色彩并非完全相同光源、即使相同光源也可能存在不同的照明环境(如环境反射色光、大气透视、物体本身的质地、拍摄角度,等等),因此不少情况下,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可能无法保证一次性实现全图平衡,而且往往也不一定要追求全图平衡,符合表达意图即算校色成功。否则,把远山校正得与近山一样绿之类的做法肯定是不科学的(当然,如果你坚持认为需要故意这样,则仍然是正确的!)。 本人校色,习惯是先利用各种滤镜工具,快速地让画面的主体部分校正到最接近自己意愿的色彩,然后再手工快速调整,必要时分区、分色相细微调整,效率高,效果也更好,尤其是不受任何方法的拘束。供大家参考。 针对主体校色——这是摄影艺术作品在校色过程中必须第一遵守的要诣。当你想突出画面中什么东西时,就要首先把这个对象调整到适合你意愿的状态。 以下是ColorWasher的自动校色情况,期间本人没有做任何细节参数调整。从几种不同校色方案得到的结果来看,每张的校色目的都各有不同,虽然各张校色后的照片色彩有所不同,但相对于校色方案的考虑出发点而言,它们都是正确的,当然效果并不一定是最好的。 把技术交给相机和电脑,把艺术留给自己。建议大家不必过于拘泥于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原图: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10-08/06/ff8080812a0b2eda012a4711186e6bfd.shtml
-深山红叶-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深山红叶- 最后编辑于: 2010-08-15 22:10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取景,其实本质上是选取背景! 构图:其本质上是安排画面元素使之形成心理平衡! 拍摄,本质上是在抓取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