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oriental_w 发表
我觉得你的理解基本是正确的。实际上一个镜头的基本光学特性,如焦距、景深等并不会随相机的不同而改变,也就是说不管装在什么机器上,镜头在焦平面上的成像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的CMOS将其转换为图像信号时有所不同,包括COMS尺寸以及像素数的区别。全幅机是用一块较大的CMOS转换,APS机器使用一块较小的CMOS将镜头在焦平面所成画面的中间部分转换为图像。但是较小的CMOS并不一定代表像素数少,所以图像文件也可能很大。理论上550D的成像是可以从5DII的图片中抠出一部分放大后得到,但这就成了数字放大,有可能导致图像质量的降低了。单从视角以及实际的景深表现应该是一致的。
|
感觉分析得很有道理!符合物理逻辑! 全画幅CMOS在照片成像质量方面是很好,但分摊到每一单位面积上的CMOS成像就未必是最好的了!举例说明:手机的摄像头很小,对应的图像传感器也肯定很小,但手机拍出的照片可以达几百万像素,画质肯定是较差的,但是对于单位面积的传感器对应的图像质量全画幅或许没有手机微画幅的好! 数据说明: 全画幅CMOS传感器面积:36*24=864平方毫米,假设2300万像素,每平方传感器相当于2.7万像素。 手机传感器面积:1.5*1.5=2.25平方毫米(预估值,手机镜头实大太小了传感器不可能大),假设拍出照片500万像素,每平方传感器相当于222万像素,是全画幅传感器的80倍。 结论:对于单位像素照片而言,全画幅照片相同像素对应的传感器面积远大于微画幅手机,故画质远远好于手机微画幅画质;但对于每单位面积传感器而言,微画幅手机的照片效果要好于全画幅相机照片,即222万像素的手机照片画质完全可能好于2.7万像素的全画幅照片(放大成222万像素对比)。 这就是为什么用APS-C远摄比全画幅截图成APS画幅的照片要更好的原因。 即越小的图像传感器单位面积上的像素解析度可以做得相对更精细。(以上暂不考虑电路及数据处理方面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