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Nice 发表 CANON官方从来没有把任何头定为专业或业余级别。所谓业余或专业是摄友自己划分的。英文的prosumer, professional也是如此。DPREVIEW为此曾经有个讨论,结论是这种定位不恰当。比如说大家都认为5D是专业相机,因为是全幅, 12M像素,但没有一个专业体育摄影师会选择5D!道理很简单,他宁肯使用20D/30D。20D/30D的5张连拍对体育摄影是致命的。你不能说30D/20D不专业。同理, “入门级”(entry level) 的提法更不恰当。好多人一上手就是30D、5D,5D、30D就是入门级? 所谓EF-S卡口镜头是没办法的办法,这到不是说EF-S就是不“专业”镜头,CROP机子广角端怎么办? 如果你需要广于24-27MM的视角,还是得买一个。需求决定这个镜头是否重要,而不是什么卡口或外观、品牌。 CANON对专业镜头或相机的专业性是有考虑的,那就是全天候工作需求。大多数人不会把自己的相机或镜头暴露风沙雨雪中,可有些靠摄影吃饭的人就不能这样,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出片子。按这个标准,CANON只有1D系列符合,大家看看1D的像素就明白了,比20D/30D和5D比并不高,甚至还低。非单反数码机像素也有不少上8M的,但你不能说那是专业或是不专业,关键是你用它干什么,如果不需要“抢拍”,用着也足够好了。我欣赏过一位大师用G5拍的片子,至今我没看到哪位用17-40拍的风光片子超过那一组片子。但如果您拿着G5拍体育,那绝对是“业余”。 所以说像素不能决定该相机是否专业,是不是全幅也不能决定(1D可不是全幅)。CANON的L头只有部分达到了全天候,如ISXB, 大部分都不是,如大家热烈讨论的17-40L(后面封了,前面没有 )。一个“专业”室内摄影师,我看不出使用这些全天候相机或镜头的必要。所以即使全天候也不能作为区分专业非专业的界线。那么什么是专业镜头或相机呢?答案是:俺不知道 ,谁用谁知道。 顺便说一句:我也是个L迷!起手就是两个L,现在正计划买第3个L。 |
NICE兄弟的一番宏论只是基于个人的使用和消费立场,并不能真切地反映厂家的商业立场。CANON的商业成功在于其产品市场定位非常清晰(并不需要在它的官方网站声明你要开单位介绍信证明你是职业记者才可购买1D ) 不难看出,CANON的市场营销规划了一条较长的产品线,以期全面覆盖市场: 1Ds Mark II 全幅16M(以及老的1Ds 11M):职业设计,时装,广告,婚礼,风景等要求杂志开本画质,但可放宽速度要求。 1D Mark II N 1.3x crop 8M 8.5fps:职业新闻,体育记者等要求抓拍(8.5fps),报纸,网页,杂志的画质。 5D:职业低档和备用,高级业余发烧友(high-end prosumer)。 20D/30D:普通业余发烧友(prosumer),职业备用。 350D:业余经济入门。 镜头的定位原则也是一样的,marketing is about targeting! 面向不同的客户群。 例如,85/1.2L瞄准职业婚礼摄影。XXB和17-40L绝对不是给职业摄影师,而是瞄准业余发烧友。 市场定位决定了价格定位。我们在选购镜头时,需要弄清厂家的市场定位意图,还要弄清自己的消费类型级别,这样比较容易优化投资。(对一掷千金的傻冒款爷除外 )。例如,EF-S 17-55/2.8 IS的价位是小白,定位于高级发烧和低档职业。这样的定位就不会冲击EF-S 18-85 IS普通发烧的市场。如果你认定自己只是小烧,花大烧的银子就不值了。尤其我觉得CANON明确了大烧5D全幅的方向,再推XB价位的配在小烧机子上的17-55/2.8 IS占领短期的市场空缺,对消费者真不够意思,鬼子做生意很鬼,不能让他占了便宜。
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吃饱了撑了打的第一个响嗝(1991) Art=Communication(1997) 艺术回归大众=大道无形(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