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我的故事-往新疆/油菜花;黄土地;雪峰山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8):    1   <<  21  22  23  24  25  >>   2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2011-03-22 19:32  #346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达坂城区
达坂城繁华地段的街边,停有去乌市的客车,也有轿车。我前去询问去吐鲁番的班车,一位轿车老板竟想骗我往乌市回,说回到前面一个什么地方才有。
我没上当,因为我不是非要当天走,想到露营外,我还想到第二天乘火车走。可是,当我拖着行李延续乌市过来的方向往前走时,招惹得更多车老板相继上来询问,终于有位面包车老板善良,告诉我客运站里有车去吐鲁番。
客运站要顺着那公路街直直往前,走过小段无屋区后才到。所以,尽管那善良车老板给指的路,就是我自己正准备走的路,我还是很感谢他。若不得他指点,也许我就停步在屋区尽头了。
达坂城的客运站还是崭新的,连停车场都是崭新的,很漂亮,也挺大,是市区客运分站的规模,与达坂城小镇不匹配。匹配的是站内没有始发车,只有过路班车进站停一停。
我刚走近客运站,就有一位工作人员迎来问去哪里。我一时想不起该去的是托克逊,就说吐鲁番。因为我一直认为去吐鲁番经过托克逊。他说去吐鲁番今天没车了,只有去托克逊的。我这才想起自己要去的就是托克逊。
说知,他便带我进去询问那辆刚进站的班车,询问与交谈间,我得知路过达坂城的大部分班车是去南疆的,虽都路过托克逊却不一定进城,也不一定愿带到托克逊的客。
不进城的班车我可不敢坐,新疆地大人少,城外下车后,若没车可转乘,又没人可询问,自己又人生地不熟,城区在什么方向都不清楚,那时怎么办?就是徒步也不能了。只有定下心来等,等候会进托克逊县城的班车。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 FUJIFILM , FinePixViewer Ver.4.2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2 19:33  #347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达坂城区
我拿出辞典记着行程等,等到车站工作人员要关门去吃午餐了,我还没等到可乘之车,只好将行李丢在候车室里,轻身去吃午餐。达坂城的吃食不但很贵,还比较单一,我在街上转了两圈后,只好以一碗牛肉面充饥。
寻吃的时候,也顺便看了看住的,一家旅社看外表就不愿意进去,另一家我才走进大门,就被里面极重的气味逼了出来,也没去询价看房间。因此我决定,就回客运站等到底。等不着合适的车,就等时间,等到客运站关门。
客运站关门后,就顺路往前走,寻个意境好的地方支帐篷。我如此打算着再次走进候车室时,被一位正与车老板说话的工作人员看见,他立即问那车老板进不进托克逊,得答进后,就让我赶快去上车,十五块的票钱直接给车老板。
我很感动,虽然达坂城客运站的工作人员不怎么搭理我,却让我感到了一份真诚,很温暖。
讨厌的是将搭乘卧铺车,若不是顺从机缘,我决不乘坐。因此上车之后,我坚持坐在车头,即使被车老板和吸烟客赶来赶去,就是不去后头躺卧。
出达坂城客运站后,班车追随铁路,很快就驶出了达坂城那片绿色平川,到了群山跟前。达板古城就在山群前的河流边,存留下的断壁残垣,被现代的砖墙圈围着,并添了些新景,以吸引游人。
古城边的河流,干涸得只见碎石,河床上悬着小截泥夹木的断桥,依附在公路这一岸。由古代留存下来的,大概就这些了吧。哦,不!远久而古老的,还有耸立在旁边的铁黑色山峦,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它们也是如此情状吗?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5:55  #348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127、新疆托克逊
在新疆转游了近一月,我脑海里已形成一个观念,认为新疆大地是由深水之底上升而来,要不然怎么解释那些泥夹卵石的山坡及地层?卵石只有随着水流移动才会形成吧。去托克逊的一程,令这一观念植根我脑海更牢固了。
因途中见到一座高大之山,山体崩塌后堆积在山脚的形状,还有山体崩塌后呈现的状态,都鲜明的显示那是一座沙山。只有水流带来的泥沙,并于深水之中堆积,才能堆积得成如此高大吧?
水积沙山之后,便是棵草不生,辽阔非常的碎石平原,车在其间行进了好久好久,都还望不到边际,应该就是常说的戈壁滩。“万年水泡万年火烤”,我脑海里又冒出了这句仿造语,是仿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刺眼的阳光下,总算隐隐约约望见了点边际,期待中渐渐行近,才知那虽也可说是边际,却是托克逊县城。托克逊城虽依然在那片平原上,却不再碎石覆地,颗草不生。离城还很远,就见到了高大之树,并有大片的葡萄园及耕地。
托克逊城的客运站很大,附有宾馆,在离城中心一两公里的公路边,有宽阔大道连接到城内。那大道是新修的,两旁房屋稀疏,还没形成街道,人行道正在完善中。我落宿在客运站附近,当然是住便宜的旅社。
早上在乌鲁木齐市时,冷得我穿上了毛衣才出门。这下午到托克逊,我脱离了毛衣穿单衣出门,还撑了伞,仍被晒得不行。偏偏那新修大道上没树遮荫,我被晒得越走越觉得远。
应该是走到城中心了,已见到了老旧的大楼,还有新色的商城。商城的大门外边,三位老者在吹击耳熟的乐曲,所敲出的鼓点,令跳舞总踩不准节拍的我,也听出了清晰的节奏。
可我还不敢确定那就是城中心,因为那街上没多少人在走动。可再往前到十字街口,无论望向其它三面的哪条街,都没见涌动的人流,也没高耸的大楼。只那平坦伸展远去的街道,让我切实的感知托克逊城是座平地之城。
我不想继续乏味的走大街了,拐进了小巷,走入平房区。那应该是片很老旧的住宅区,虽然穿插其间的还是尘飞土扬的泥道,可泥道旁屋居边的大树,几乎每棵都有几十岁的高龄,苍老的,可能上了百岁。
窄小的泥道在泥色平房院落间七弯八拐,有如迷宫之路。令我想起曾听同车客如此形容过的乌苏,去到乌苏城时我还刻意寻找过,无果,却在托克逊城体验到了。
泥道所穿插的平房院落并不古老,虽然绝大部分是泥色的,却没那份古老的韵味。但漫步其中,无论如何比走在那大街上来得有趣。因此我在里面转了好一阵,才转到大街回旅社去。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5:57  #349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128、新疆吐鲁番市
托克逊城到吐鲁番,车费才十块钱,应该很近。行出托克逊城那片绿洲,又是碎石平阔远去,难望边际。不同的是,覆在这片平原上的碎石,好些被磨去了棱角,可说是半卵石,是片半卵石的戈壁滩。
这片半卵石的戈壁滩,没有达坂城那个方向的辽阔,也没那么平坦。行进其间没有多长时间,就爬上一道矮坡,然后见到了绿色。那绿色在另一片海拔稍高点的平地上,浅绿的浅草,长在水流曾经淌过的干涸浅沟边。
班车又爬一段缓坡,上到山脚之边时,竟然看见了一片厚实的草地。那草地斜坡缓下,应该积存不下水,凭什么青草独盛呢,我想了很久也想不出缘由。
厚草缓坡过去,又是寸草不生之地,却不再是戈壁滩,而是山脉间的平地,在两旁夹峙成沟状的山峦,都山形平淡无奇异,唯有一座之上凸起了一道残墙,不知是真的土墙残存,还是天然岩石类似。
随着班车往前行去,两旁的山峦渐渐拉开了距离,终于又见绿色,还是颇大的一片,以为吐鲁番到了,却不是,是个军垦兵团所在。不过继续往前没行进多远,就到了吐鲁番。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 FUJIFILM , FinePixViewer Ver.4.2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5:59  #350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新疆吐鲁番市
吐鲁番,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因此下车之后,我即在停车场里的招待所住下了。
吐鲁番市的客运站,应该是在市中心,走出车站,第一眼就看见排在人行道上摆卖的浆果,这浆果形似草莓,第一次见卖是在乌鲁木齐市,问是什么,说了我没听懂,只听懂来自吐鲁番,问价,二十块钱一公斤。
那时我想,自己正要去吐鲁番,何不去那吃,一定便宜些,此时见着,岂能不询价!是按篮卖的,那一小篮应多于一公斤,仅八块钱,比较而言,是相当便宜了,可量太多了,不宜我买。抬头望见对面是市场,便过去寻买。
那市场很大,长长的,贯通了整个街区。那市场也很热闹繁华,什么都有得卖,当然没少了卖果的,却独独没有卖那浆果的。我虽感到奇怪,还是顺之离开市场,步上那头似乎通向郊外的短街。
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企图走到田野或山野去,只是能如愿的时候极少,总是走不出屋居区,有时走了好远,走出了楼房区,也没走出平房区。既然吐鲁番市给了我这个意外,我又怎么能为吃而舍之呢。
市场那头的短街果真通向郊外。走尽再穿过小片平房院落,便走入了葡萄与豆角的园地。园地里有泥土小道贯穿,小道上掉满我刚在寻买的浆果。浆果还有长在道旁小树上,不明是野生还是家种,可肯定的是熟透就会掉落下来。
反正掉来后就不能要了,我摘几颗熟的尝尝,不算是偷吧。嗯,有点甜,也解渴。刚好那小树小道边总有,我这树上摘两颗熟的,那树上也摘两颗熟的,总算尝够了。我没敢多吃,是因为不好意思,也是因为不明此果的性质。
后来我去葡萄沟,那的路边长这浆果的树,是大大的而不很高。遇人采集浆果,是先在树下扯开宽布,然后一人上树摇撼,熟了的浆果便随着树杆的摇动,纷纷坠落于宽布中。这浆果有两种,一种是绿白色的,另种是紫红的。
再后来,在郡王府后的村庄里,我见到数棵这种很老了的树,至少上百岁了,最大那棵,粗壮而苍劲的树干,一人环抱不过来。掉落的浆果,将树下的地坪染得斑斑驳驳,油润而黝黑。那浆果则根本没见有人吃。
巧遇主人在树下,是位老太太。问她这是什么树,她说了,用她的民族语言,不知说的什么,我也就无缘知晓那是什么树。直到回家很久以后,与人说起,才得知可能那是桑树,浆果是桑椹。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6:00  #351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新疆吐鲁番市
桑椹,在吐鲁番大概不值一提,我最早知道吐鲁番是与葡萄连在一起。因此,从田园绕回大街,见有去葡萄沟口的公交车,便乘了去。葡萄沟是A级景点,在沟口建了一座漂亮的大门,大门后那白色架廊上,缠有绿藤。门票六十。
不知是我对葡萄沟的期望值太大,还是我没走到最佳点。走出那白色架廊后,就是一条柏油路,路两旁排列的庄户,间隙露出葡萄园。庄户都刻意装点过,有宽敞院子的开了饭庄,还有个民俗村。据介绍,葡萄沟长五公里。
五公里的葡萄沟若是乘车路过,我会为之感叹甚至震撼,也会因无缘停步而遗憾。可漫步其间,我竟觉有点乏味,不知走了一公里没,就不耐继续往前了,便钻进了旁边的葡萄园里。
葡萄园里阴凉多了。尽管那柏油路旁有大树林带,林带中间的渠道里有清水涌流,还是感到很燥热。曾遇几个小女孩就着渠水洗衣裳,我即兴去洗了洗手,虽凉爽了一些,也没葡萄园里这份阴凉来得舒坦。
当然,我钻进葡萄园并不是奔这份阴凉,而是倦于沿路走完葡萄沟,想由葡萄园插上旁边的山坡,好登高眺望。我已插至山坡跟前了,望着烈日下那光秃秃的山坡,我突然不想上了。
想这葡萄沟,不过是因山下平地里,农家全部种葡萄而名吧。实际就是民众生产养息之地,窥其一斑而知全,整沟的状况应该可以想见了,何必刻意。于是我调转方向,顺着葡萄园中的沟渠往回走。
葡萄是种植在一条条地垄上的,地垄间隔的宽度和地垄的宽差不多,很浅,所以我叫之为沟。渠虽没宽多少,则深多了,基本在地垄的外边,也没水流,因此都宜行走,可随意而行。
我在葡萄园里随意穿插,朝着吐鲁番市区的方向。不想走入了一家庄户的院子里,坐在屋里的主人看见我,大喝一声,我应声停步,准备给予解释。他们却没再出声了,我便继续走,走出了他们家的院门,走到了公路上。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6:02  #352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新疆吐鲁番市
回城区在旅社休息一会后,我再次出门,这回要去苏公塔、郡王府,也是看见有通往的公交车而起心的。那公交车我上去时还有很多人,我下去时就只有我一人了。
仗着是剩下的最后一位客,我问开车的师傅,吐鲁番有否古城,说有个交河故城。问还有人居住否,说全迁走了,修成了景点。我虽因此没了什么兴趣,还是询问了去交河故城的走法。
那公交车并不到苏公塔或郡王府跟前,距离大约一公里,就叫我下车了。下车之处是个岔路口,去苏公塔走那仅铺有碎石的狭窄公路下去。顺那碎石窄道转个弯,便望见了苏公塔。
泥色的苏公塔新意还浓,好在形状不同于我以前所见,是一座高瘦的圆锥之塔,塔下附有一座方形屋堡。可以拍个远景。
拍过远景之后,已无兴趣下去近观那新意还浓的苏公塔了。我也没就此回城去,而是往苏公塔面对的山坡上爬,也就是那碎石窄道旁边的山坡。因为那坡上也种有葡萄,地垄的架子上缠满绿意葱茏的藤蔓。
这路边坡上的葡萄园,有别于那葡萄沟里的,这里葡萄的粗大老根,是伸入垄下沟中的,那沟也深些,并有几分湿意,显然是刚注过水。见此我才明白地垄间浅沟的真正用途,原来少雨的新疆,葡萄是这样灌溉种出来的。
穿过葡萄园爬上土坡,竟到了郡王府跟前。令我意外却不惊喜,郡王府也是泥色的,也是新意还浓,造型还没苏公塔来得别致,就一道围墙围着一座两层的平顶楼房而已,楼梯设在中间。我更是过门不入,连门票多少都没去问。
顺着郡王府围墙外的机耕路走去,便走进了村庄。村庄里的屋居也是泥色的,不过颜色深点;也是两层楼,不过上层是透空墙的;也是门高户大的,不过霸气少一点。大门内的院子里,搭着天棚,遮蔽出一片阴凉。
在吐鲁番,我已走过了几个村庄,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我最喜爱的,就是这片院落里的阴凉。其次就是那高大门户、透空的楼房。我以为,透空的楼房是为晾葡萄干的,高大门户则是为便于牛马车进出,以及空气流通吧。
我四月十日进的新疆,到吐鲁番已是五月十二日了,这一个月里,只差一个鄯善县,我就转完了新疆的北部和中部所有的县市,让我感到民俗味最浓的就是吐鲁番了,主要是体现在民居和商品上,其次是人们的衣装。
吐鲁番还有一样多于别处,那就是放在大门外大树下的床。多是双人宽床,也有吊床。吊床多吊在桑树的粗枝上,睡在其上,可以伸手摘桑椹吃了。若荡一荡,是否就有桑椹直接掉入嘴中呢?
走过村庄时,总遇见有人车拉或车驮着嫩葡萄藤,有些奇怪,不知何用。直到在郡王府后的村庄里,看见几头白花奶牛在吃,才知道葡萄藤还可以喂牛。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 FUJIFILM , FinePixViewer Ver.4.2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6:04  #353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新疆吐鲁番市
吐鲁番我本想多住一天,一是有点累了,想休息一天,还有就是想去交河故城看看。但所在的招待所很不合意,对新修建过的交河故城兴趣又不是很大,第二天便乘十点四十的班车去鄯善了,又是不能开窗的大巴车。
行出吐鲁番市区,便进入一片迷蒙中,不知是雾还是尘。那碎石平原上虽种有树,迷朦中能见到的百来米范围里,却是没有多少绿色。那些树儿还没长出茂盛的绿叶。
我心底泛起几分失落,不是因为绿色太少,而是为那能见度很低的迷蒙。头一天我已询知,火焰山就在去鄯善的路间。他们说,火焰山坐在车上能看见,但做在山洞里的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就看不见了。
造景的雕塑无所谓,如此低的能见度,火焰山是个什么状,还能让我看见吗?我努力睁大眼睛搜寻公路两旁,终于见到了一座山影渐渐近了,虽朦朦胧胧的,也能窥见全貌了。
山前的路边有雕塑,有花圃,还有路牌指认那是火焰山景区。我太失望了,如此平凡的山貌,还不如不见。
也许我领会错了,火焰山并不只那一座山,再往前面的那一群山都是。在那山群脚下,有火焰山客运站。
火焰山客运站在岔路口,吐鲁番过来直前进山的路,是去鄯善。右拐沿山的路,是去高昌故城。很想去去高昌故城,同车来,在火焰山下车的客人里,就有去高昌故城的,问他们怎么去,说在路口拦车,不确定性太大,罢了。
班车再发驶进山群后,我便眼睛亮了,也不管车窗玻璃的遮挡,一个劲的抢拍。那进山的路边,有小道上千佛洞还是崖。是洞是崖且不管,就那在偏红的黄土崖间绕来绕去的小道已令我向往了。
之后的山峦,或光滑恍如洗磨过,线条流畅。或呲牙咧齿,峰头乱刺。或标新立异,岩石兀突。或水淘深壑,土柱林立。也有平淡且平缓的山头,却有方孔空透的楼屋排满其上。看得我目不暇接,恨不得跳下车去漫步而行。
后来往在鄯善城住了两天,曾想坐车返火焰山客运站,然后徒步走回鄯善城,甚至询问了车价,才七块钱。因担心这份冲击力会被重复观赏消解,也担心细品的挑剔会削减原有的美好印象,这才罢了。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6:27  #354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129、新疆鄯善
穿出火焰山群,虽是行进在了平地间,还是有山脉离之不远。
有岔路通向山脉,岔路口立牌标示,那路是通往火焰山大峡谷,并注明也叫吐峪沟。望过去,那儿山貌平淡,不知吐峪沟峡谷中是否也有景致撼人。之后一路注意来往的车辆,却没见有去吐峪沟的客运车。
吐峪沟的岔路过后,很快就到了鄯善城,或者说是鄯善城的外围。那有宽阔大道刚刚在铺人行道,石料加工厂在那大道两旁排了很长。石料加工厂过完,才见有点街道味。看来鄯善城正在拓展中。
拓展的宽阔大道,靠吐鲁番这头最少有两公里长,与另一条长直大街垂直交接过后,还继续直直的往前伸展远去。班车却在那交接的路口拐了直角,行不远,便到客运站了。
客运站有旅社,四人房十元钱一床,房间条件可比吐鲁番那招待所的好多了。我入住时就我一个女客,也就独住一间,
隔壁房间已住有男客,见我入住,过来问是干什么的,说想找个煮饭的人,问工资,说包吃包住工资八百。问要做多久,说大概三个月。
我这趟出行的计划,是转完整个新疆后再往回走,因带出来的钱已用去了大半,只好将南疆撂下留待以后。既然有工做,又是短期的,何不挣点钱将南疆也转完了才回去。
在乌鲁木齐时火车站,也曾有人来问我打工否,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妇人,一看就是掮客,我没理睬。这位男客黑黑瘦瘦的,看去就是户外施工者,与他所说修路工程很符合,我答应考虑,但须征得家人同意。
我没马上答应,是因从未煮过十人以上的饭菜。还有马上就到夏天了,担心自己受不了鄯善的热。但又很想体验一下打工,做做这样只几个月的零工。家人的赞同让我有了决定,可去回话,那男客不在,我也就顺其自然了。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6:30  #355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新疆鄯善
鄯善是西域三十六个古国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中的重要驿站。汉朝是屯垦地;唐朝为西州柳中县、蒲昌县属地;宋朝为高昌回鹘;元朝为鲁克察克和柳城;明朝归属吐鲁番为一部。清朝乾隆年间,设辟展为事大臣和辟展巡检,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取古鄯善国名,正式建县。
上述是我在鄯善文化广场抄来的。文化广场与客运站在同一条大街上。这条大街也长数公里的,尽头是沙园,有公交车通,我却是一路随意走了去,目标不是沙园。我以为沙园不是地名就公园,根本没在意。
这条大街是老城区的延伸,伸展到客运站的这头,虽有文化广场,还是比较冷清。特别的是文化广场旁边,还保留有颇大一个葡萄园,园边的渠中正涌流着清澈的水。很想伸手去戏戏那清水,因不知干净否,没敢。
葡萄园过去,就是县府的单位部门在街边了,也排列很长一段,然后是商业区、小广场、小十字街,也就是鄯善城原有的区域了。现在的鄯善城,若以新的宽阔大道尾部划圆周,不知扩大了多少倍,有多少平方公里。
商区很繁华,不仅做生意的多,休闲的人也多,小广场里就聚集了许多人。小广场在小十字街口的边角里,在那十字交接的窄一点的街道,有一街名为楼兰。来时曾遇路牌宣说,楼兰古城的后人现定居在鄯善,就指这条街吗?
我没拐向楼兰街,而是穿过十字街口继续直往前去。那的慢车道被宽大的树冠遮蔽得不见光影,由烈日阳光下走进去,垂下撑伞撑得发酸的手,舒适又清凉。忽有花香袭来,仰首张望,紫心黄蕊的白花正怒放枝头呢。
那粗壮的树杆之下,有水管射出如雪的银棒,然后化作清澈水流,从一棵树涌到另棵树,从这个树圃冒到那个树圃。这浇树的水难道干净?洗菜的,洗衣的,洗车的,戏水的,冲着这水,来了不少街旁的居民。
快车道上,车来车往,公交车之外,最多的是那撑着挡阳花棚的马车驴车,拉着两三个客,得得地走,比步行快多了。有两驾马车拉满小姑娘迎面而来,见我举相机,一位小姑娘甜甜地笑着扬扬手,好美哦。
很可惜,我的相机迟钝,捕捉不住这份甜美。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6:34  #356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新疆鄯善
于阴凉中走到那大街尽头,便见到了沙园,巨大的园门是骆驼的象形。原来是著名的库木塔格沙漠景区,沙园是简称。尽管我很喜欢那骆驼样的大门,还是准备回头再去,所以连进入要买票否,票价是多少都不知道。
我要先去旁边的村庄,因为有条插入的小道在诱惑我。随小道走入,才知不是插入村庄,只是插到村庄那边,然后擦着村庄伸延。小道边有许多桑树,大小都有。一个小孩正在一棵大树上摘食桑椹。
猛然想起在吐鲁番见到的摇树法,心血来潮要试试,便将撑着的伞倒过来,让小孩摇树。小孩摇头,我便自己扯着树枝试摇,真的摇下了十来颗。
小孩已下树,我递桑椹给他,他却摇着手溜进了一扇大门。我正不知所措,那大门里出来另一个小孩,我递给他,他也摇着手走了。不知是不敢吃,还是怕我这生人。我只好翻出一个塑料袋,装起来带走,倒了多可惜。
那处处有桑树的小道另一侧,是两三百米宽的缓坡菜地。菜地那边就是沙漠了,有铁网隔着。顺小道走了一段,看村庄里的屋居基本是普通的泥屋平房,既没吐鲁番那样特色,也没自己个性,便改主意插向沙漠。
穿过了那大片缓斜的菜地,便被一条不宽也不能跨越的沟渠阻挡了。沟渠中流水清澈,沟床却淤积垃圾。顺沟望去,几个小孩裸体嬉游在一宽处,一棵大树倒下悬卧在一窄处。
倒卧的大树根在对岸,树梢搭在这岸,枝叶垂吊于沟中。树梢虽有点细弱,可悬在沟渠中间的树杆直径却有尺来粗了,应该能承受得住我的重量,就踩着那悬卧的树杆,越沟而过。
大树不只有倒卧的那棵,沙漠之下的沟渠边还有好些,或立或卧,或直或斜,聚集在窄窄的条带平地上。看树杆似是胡杨,但它的细枝垂叶,又令我不敢确认是胡杨。我虽没见过胡杨之叶,却认为应该与白杨、南杨之叶类同。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 FUJIFILM , FinePixViewer Ver.4.2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6:36  #357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新疆鄯善
穿出那片小林,还是在拦围的坚硬铁网外面。铁网里外,都有沙粒积成小堆。小沙堆上,布满长刺的青草,令我想到听说过的沙枣,因为那长刺类同枣树上的长刺。
我躲着那长刺的青草,坚持顺着铁网围栏走去,想探看那沙园究竟是个什么概念。若真是所炫耀的库木塔格沙漠,就不可能是铁网能圈围得了的。果然,铁丝网到了尽头,沙地沙山还在连绵远去。是呵,这才能叫沙漠嘛!
看来不必进沙园了,就在这里亲近沙漠吧。爬向沙山,是边缘的很矮的沙山,仅十来米高,沙呈淡褐色,不知是本色还因为含了水。即使含有水,湿度也不大,因为我往上爬时,还一步一陷我的双脚,很快就将我的鞋装满。
矮沙山没往那边斜下多少,就平坦的宽了几十米,并有小片绿色在平沙中摇曳。走近,是些芦苇的尖稍。也许那里不很久前还是翠绿的苇塘吧,现已被沙粒填满,掩埋,只剩下这点顽强的尖稍,在倾诉,在呐喊,在做最后的挣扎。
更顽强的是几棵红柳,它们凌驾于沙漠之上,枝叶茂盛。红柳周边绕满了车辙,令我纳闷,是什么车,为什么开来这里?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6:40  #358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新疆鄯善
走过红柳再往里面,就是高大的沙山脉了。几十百来米高的沙山,隆起尖锐完美的山梁,一个接一个的连绵过来,又连绵远去。爬上那尖锐的沙峰,可望知这是多么大的一片沙漠了么?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爬上那沙山的峰巅,却忍不住要爬爬看。沙山陡峭,还不是爬不上去的致命因素。致命的是那沙粒,每上一步都滑下一片,连带踩上去的脚腿一起下滑。越往上越陡,下滑的幅度也越大,终于令我双膝跪沙。
索性坐下休息。忽闻沙园那边传来了机动车行进的声音。望过去,三辆摩托冲上了邻山之脚,然后下来四人,也往沙山上爬,还有几人留在车边。想那可能是沙园的一个娱乐项目。
我继续往上爬,想坚持爬上峰巅,最少爬上脚下山梁的顶端。然而只又爬上了一两米,就有大风扬起无数沙粒,击打过我躯体之后,飞向远处。邻山那歇息在同样高度的四人,一人吼叫着先冲了下山,随后,另三位也吼叫着下冲。
我站立风沙中,等候风停。风终于停了,却只一瞬间,我才来得及打开相机拍张图片。风又刮了来,扬起的沙粒更多,已令我周围迷蒙,似在阻止我往上爬。
我抬头望向前面,顶端只相距数米了,那完美的尖锐缓缓弧弯过去,非常漂亮。回望爬上的沙梁,那完美的尖锐已被我踩踏得失去了形状。我突然想,大风阻止我继续往上爬,是要保住上端那份美丽吧,于是下山去。
有坡陡近九十度,偷懒要由那滑下去,却是带着一大堆沙子蹭下去的。
我下到平坦沙地,刚在邻山的那三辆摩托由沙园里开了过来,车身矩形,有点奇怪。更奇怪的是从一个几乎垂直的陡坡冲下来,然后绕过那些红柳又冲上去。其中一辆没能一次成功,再绕红柳一圈才冲上去。可能也是游玩项目。
我循原路返回到沙园大门,已无意再进去了,却有心乘坐那马车或驴车,偏又机缘不合。也就没去刻意求之,乘上了公交车。看时间尚早,就坐车到底。因终点站之名是双水磨。
有水,还是双水,还有磨,是水磨吧,望名以为可以一游,谁知下车一看,就是一处小街头而已,还乱且脏。望向四周,不见水,更没见水磨。就乘原车回返。那车的售票员看见我上车,惊讶地问:你怎么又上来了?
双水磨即是那宽阔大道往哈密方向的那端,若由交接的路口起始,可说是另道长街的端头。似乎是要与往吐鲁番那端的石料加工场对称,双水磨这端有木材场排列了很长,可谓是条石木长街。不同的是,去双水磨这头有个繁华点。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6:44  #359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新疆鄯善
5月14日睡了个懒觉,九点多才起来,打算歇息一天。自在昭苏歇息一天后,十多天来一直不停的转,早就想歇息一天了,因住得不合适,没能成愿。鄯善车站旅社的房间还舒适,而且行程一直拖欠总不能当日记完,得赶一赶。
以为半天就可记完行程,打算下午乘二路公交车到大东湖一转,没想记到傍晚五点半还没记完,中间还只吃饭休息了一两小时而已。真耗神!不过总算是记到了结当日的了。
5月15清晨醒得稍早,八点,想再睡一会却不踏实了,索性起来去吃早餐,顺便寻找去火车站的车。乘火车去哈密,是我早在乌鲁木齐时就打算好了的,打算还是乘坐7552次普客。我看过时间,列车到鄯善是中午。
鄯善去火车站的只有乘坐的士,一人十元,这在我到达的那天就咨询清楚了。我询问停在站前的一辆轿车,却说要三十,我扭头就走,他即改口十元。我去退房取来行李,刚坐到车上,车老板就叫我转到另辆车上去。
我以为那是辆返程车,而这辆车也没其他客,就没言语转过去了,谁知那车拉我到双水磨后,要将我转给另辆车,我不干,却不由分说的转了我的行李过去,只好人也跟过去。
转去的第三辆车,老板是位年轻妇女,我以为她很会拉客,因为她将另辆车里的两位客拉了过来。后来看她数钱给那车的老板,才知道是买过来的。问一人要给多少,说五块,怪不得她非要拉满四人,满了也才得二十块。
看路牌标示,双水磨到火车站有二十公里呢。双水磨过去是片碎石平原,有片楼塔屋居在远处。的士往那行,最先是到采油区,然后经过炼油厂和天然气输送厂,最后才到火车站。那带应是因石油而繁华,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城镇。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03-23 16:46  #360
会员
古磨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积分: 2361
发帖数: 2290
注册日期: 2005-06
来自: 中国, 广西, 柳侯故府
新疆鄯善
在鄯善停站的列车很多,看阿克苏到兰州的2662次,票价只比7552次贵三块钱,却早两个小时到哈密,就改乘2662次了。此趟列车的人也不多,因车窗脏兮兮的不怎么透视,为看外面的景色,我挑个无人的四座厢,打开车窗。
鄯善城外的那片碎石平原,往哈密方向伸延了很远。不知铁道是否在这片戈壁滩的北部边缘,坐在行进的列车上朝南望去,一望无际的碎石渐行渐有,直到行驶了一小时有多,穿过一条隧道之后,才见到一线山影出现在远方。
那远方的,也许不是山,而是与列车刚行入的地貌一样,不过是些垄状的长条而狭窄的高地而已。那巨型的天成地垄一道道向南缓斜下延,夹出了一道道宽宽沟槽。平坦的凹槽沟底满是碎石,如同戈壁,只是多了水流通过的痕迹。
天成垄槽过后,在那带着水流痕迹的平斜碎石中间,挺立的就是山墩了,是四周被冲淘没了,陡剩中间一团的小山。山墩以鲜明的红色标新立异于黑灰的碎石间,是雅丹地貌,魔鬼城吗?后来我查过,是雅丹地貌,包括那天成地垄。
陡壁四周的山墩,一个还一个,错落散布开去,延伸到了视野的极端。透过蒙眬的窗玻,望见铁道北面也依稀散布着同样红色的山墩。若大的区域令我震撼,不禁想,这以城称之太小了,该称魔鬼国了。
穿越雅丹地貌的铁道,难免要穿越些那红色的山墩。山墩不高不大,当然是直接劈开啦。被劈开的不只山墩,还有些高地,恍若是将地面剖析在铁道边。看那断面,本质的红泥之上,覆盖着尺多两尺厚的黑色泥夹碎石,状呈烧结。
在新疆我经过了好几个浩瀚无际的戈壁,看着那漫漫无尽的碎石,我一直没想通来源。那烧结状令我想到了火山与火山灰。是否火山的喷发,引致地壳运动,将新疆这片深水之底提升为陆地的同时,也用岩浆掩毙了所有生机?
对地质毫无学识的我,不过是就着一些所见情景,做一些不着调的推断而已,是否碰巧推断正确,就不得而知了。但我能确定,这样浩瀚的黑色碎石原野,这样多的戈壁滩,绝不是一两种自然现象所能造就的。
古磨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8):    1   <<  21  22  23  24  25  >>   2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7:45.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