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摄影杂谈 > 中国摄影发展方向的思考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0):    1   <<  6  7  8  9  10  >>   30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NNN 于 2007-02-26 03:27 解除置顶
2007-01-29 21:03  #121
会员
虫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1
积分: 2496
发帖数: 234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美国, California, Palo Alto
Re:转贴一篇老外谈中国摄影的文章
引用:
最初由 林中响箭 发表
转贴一篇老外谈中国摄影的文章,看对讨论是否有帮助。


谢林中响箭分享。在深圳商报,一个非艺术专业性出版物上发表这类文字,本身在说明国内的大众和小众不分的情形。在美国不可能出现。这种访谈得发到Art News和Arts in America(较高规格)才会有内容的主要读者群。把美国小众文化里的摄影,拿到中国大众文化(深圳商报)来说事,其效应我很有兴趣想知道。

不知道国内有没有报导美国小众文化中,摄影界的最新动态?最近两年,摄影的档案性质是个热点。举个例子,正在旧金山现代艺术馆里展的一个摄影作品:两位摄影师花了一年半时间,跑遍一些政府的档案库,过片超过百万,挑出冷战时期的档案照片50幅来展,有看头的地方是,从照片里看不出任何情节(例如一个风扇吹起很多鹅毛,几位科学家模样的人认真注视)。这件摄影作品的创作是挑选过程,摄影师本人不参与摄影。我实在想不明白,把这种代表西方摄影最前沿最有成就的小众艺术如果介绍到中国的大众文化范畴,会是个什么局面?

如果中国的摄影大众文化,想拿西方做个参照,希望得到什么?大众的还是小众的?

大众的看看flickr就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吃饱了撑了打的第一个响嗝(1991)
Art=Communication(1997)
艺术回归大众=大道无形(2005)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1-30 01:44  #122
会员
文卓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78
发帖数: 17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非常感谢林中响箭的荐文,开拓了视野,读后有所收益,也很欣赏虫虎进入正题讨论问题的认真态度。
中国的电影不会因为出了几个国际电影节上拿奖的片子就整体上达到了国际水平,同样,中国的摄影也不会有外国人说中国最好的摄影是国际级的就表明中国摄影的整体上达到了国际级。
作为一个认真玩摄影的人(无论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其实根本就不用管什么主义,只要开始用好拿来主义,之后是采取务实的态度,认认真真的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你受西方观点影响多就用西方的方法,你受东方思想的影响大,就用东方的,只要把你的思想融进你的片子,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你认为自己适合玩大众化的就走大众化路线,你认为自己适合玩小众的就走小众化路线,从而拍出别人拍不出来的片子,你就离成功不远了。如果我们不太计较是否成功,这样一个追求过程,同样是痛并快乐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因势利导,八仙过海,百花齐放,做自己最有兴趣做的事情,用自己最擅长的方法,拍自己最有能力拍好的题材,中国的摄影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走出自己的道路(也是世界性的)是用不着怀疑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1-30 04:58  #123
会员
虫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1
积分: 2496
发帖数: 234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美国, California, Palo Alto
赞同文卓的观点,好像是个结束语,打算叫我大老远跑来赶个散场?

我们讨论好处很多。大家不像鲍昆,顾铮那样靠摄影评论吃饭,说话谨慎不敢砸自己的饭碗(打死也不会说“我不明白。。。”)。再有,DX们的背景丰富,文化的解读本身需要特别不一样的视野。评论家接受的专业训练导致了他的局限性。

别散场,再开一场吧。

有一个困扰我的问题,想听听诸位的意见和想法。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文革后,已经给折腾成废墟了。其后的开放,西方思想进来了,于是有了西化影响下文化的构建问题。我想了解大家如何看待易经禅宗之类的文化本源?感觉在中国是否有提倡的意义?

不要急着说这个和摄影没关系。摄影(所有艺术)的终极都是个人的心路写照,想到了一定的层面,会遇到我说的文化问题。

作为参考信息,西方的思想体系也在重构之中,六十年代之后有过非常严肃的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解构主义思潮)。自废武功之后,这口气一直没调过来,后现代的文化总是病病歪歪的(开始传染到中国了)。目前学界(小众)里有运用东方精神调息补气的现象,我觉得是唯一的出路。从小众到大众,一般有个二十年。(顺便问:小众的马克思写资本论到大众的国际共产运动花了多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吃饱了撑了打的第一个响嗝(1991)
Art=Communication(1997)
艺术回归大众=大道无形(2005)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1-31 12:11  #124
会员
可娜的世界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精华: 1
积分: 1730
发帖数: 1498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加拿大, Ontario, Thunder Bay移居London了。
不知道各位如何看这个?
文卓老师似乎在这里划句号了?非常赞同“中国的电影不会因为出了几个国际电影节上拿奖的片子就整体上达到了国际水平,同样,中国的摄影也不会有外国人说中国最好的摄影是国际级的就表明中国摄影的整体上达到了国际级。”

今昔2008 年休斯顿摄影艺术双年展的主题已经公布,

两个主题, 1、中国
2、变革

关于中国的主题阐述为:在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毫无疑问已经变成当今世界的一只重要力量,不仅表现为通过改革,改变着他的社会和经济,同时还正改变着世界。网址如下:http://www.fotofest.org/abroad/ff2008/

看了下届双年展的主题,联想到这里的讨论,不知道各位先生如何看?


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那些瞬间失去生命的同胞姐妹相比,与那些在灾难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们相比,我们任何的痛苦和困难都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

其实快乐很简单,把每天当成人生最后的一天来过就行了。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1-31 15:00  #125
会员
虫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1
积分: 2496
发帖数: 234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美国, California, Palo Alto
有关“国际水平”,我不明确,也不赞同这个提法。在美国从来就看不到个笼统的标准,摄影的每个专业领域有自己的标准。我比较怀疑,“国际标准”是否国内艺术霸权体系所引用的某个西方的标准,比如当代艺术特别专业小众的威尼斯双年展。换言之,屈从于一个强势话语权。

可娜能不能把FOTOFEST的展讯和投稿要求弄一份中文简要?应该发到所有人流多的摄影网站。新摄影上就有不少高手,应该走出去,轰炸一番。

上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报道讲中国,核心思想说,二十世纪是美国的世纪,二十一世纪该中国的世纪。可娜你那里的小学中学开中文课了吧?机灵点的策展人,都使劲地往中国主题上靠。

咱们也别偷着乐,评委还是人家的,价值标准还是西方的。开始转变的地方是(不确定FOTOFEST是否走到这一步),原来老美认准中餐馆里的春卷皮子必须是特大号方方的混沌皮,吃惯了。现在想弄明白,真正的春卷皮怎么会用面筋贴出来的,还是圆型的,味道究竟如何。此时,中国的艺术家千万别再费劲地批量制作伪春卷皮了。

我说的圆皮子,除了真实的当代百姓生活,最需要挑明面筋材料的本质,就是中国文化的本源。

我怎么一提起老祖宗的基业,原来嗓门挺大的,这会儿怎都没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吃饱了撑了打的第一个响嗝(1991)
Art=Communication(1997)
艺术回归大众=大道无形(2005)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1-31 15:52  #126
版主
太白遗风

级别: 大学三年级
精华: 5
积分: 27312
发帖数: 25622
注册日期: 2005-12
来自: 中国
文卓兄122的观点十分赞赏,作为前半场的总结十分恰当。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的缺损,偶想说几句。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博大精深是不容置疑的,问题在于当今之人们心中,传统文化、道德还占有多少比重?偶没做过相关的统计,不敢妄下定论,但从看到的现象中,还是能知道一些端倪 。
从当前中国人的思想主体来看,无疑是“一切向钱看”,从暴露贪官之胆大妄为,到各个层次按“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潜规则办事的盛行不衰,到家家户户防盗门防盗窗之严密,结果还是一再发生上门抢劫、各种车辆失窃事件,再到民众百姓公交车少有人让座和乱穿马路等等的言谈举止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还剩多少呢?
现在的“成功”人士们,相互之间谈的都是生活质量的话题,又有几人在谈生命的质量?
摄影的人大多知道,到尚未开发的偏僻地方去,发现那里的人民非常善良纯朴好客,几年以后,从环境到心灵,一切都被污染了!
从人的思维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思维不是进步,而是大大退步了。这并非危言耸听,请仔细想一想:一部《周易》,千百年来,各个历史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都企图对它做出正确的解释,可又有哪位真正全部理解和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呢?更别提另写一部可与之相提并论的著作啦。你说是进步还是倒退?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可以造出宇宙飞船和电脑,多先进啊!其实那只是外部世界物质的东东,而对于人本身,尤其是对生命的来龙去脉,研究甚少,知之更少。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是除了发展经济之外中国最为迫切的大问题,现在的领导已经发觉,从易中天和于丹走红的现象中,可以知道中央对此所做的努力。
另外,只要看看各个文化领域里,最为杰出的人,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功底一定很深很深。
偶想,只要自己静下心来,去掉浮躁的心态,做事情之前,先把事情想清楚了,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即使在社会上不算成功,但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人生了!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1-31 21:06  #127
会员
东北虎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精华: 16
积分: 1829
发帖数: 775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新疆, 乌鲁木齐
论的越来越好,越来越精深,越来越多元,越来越自由了~~~~~~~~~~~~~~~~很有收益


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访问:
我的主页http://zouyongsheng.51dbf.com/
我的博客http://ddzzw.blog.sohu.com/
我爱糊图http://www.52hutu.com/photolist.aspx?Range=3&User=东北虎
不骄不躁不气馁,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1-31 23:01  #128
会员
虫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1
积分: 2496
发帖数: 234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美国, California, Palo Alto
太白遗风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高人高见。 我赶紧做个学习笔记。

1。道德。 我在学习易经时,访到京城里的一位隐士,也是如此点拨: 道的背后即德,因此“厚德载物”。德是个万物本源。无德,无从通天理。

2。思维退步和关注生命。也是西方学界再次探究东方精神的根本动因。人类文明发展了几千年,成就让自己吃惊,文明史无前例发达的时候,打了两次世界大战。关注生命是德的体现,本来应该是文明的第一目的,现代文明有舍本求末的趋势(文明倒退?)。东方精神里,起始的定位就没有出毛病。

3。弘扬的努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正面理解,自救救人。自救,与西方的价值观相融合,解决经济发展造成的精神缺失。救人,世界的和平,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德的普及教育(可能不得不从轰炸式的灌输开始)。

4。成功的人生。有德便有行,德行。回到摄影上,摄影的创作,玩摄影,烧摄影,都是行。什么样的德,出来什么样的行。行要正,要果,先从德开始自我陶冶,于是不浮躁,不求急功近利,不为社会上的外在价值标准左右,自己给自己定标准,做成功的自己。摄影可以很好地记载和交流这个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吃饱了撑了打的第一个响嗝(1991)
Art=Communication(1997)
艺术回归大众=大道无形(2005)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1-31 23:24  #129
版主
林中响箭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3
积分: 8156
发帖数: 7719
注册日期: 2003-05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Re:Re:转贴一篇老外谈中国摄影的文章
引用:
最初由 虫虎 发表


谢林中响箭分享。在深圳商报,一个非艺术专业性出版物上发表这类文字,本身在说明国内的大众和小众不分的情形。在美国不可能出现。这种访谈得发到Art News和Arts in America(较高规格)才会有内容的主要读者群。把美国小众文化里的摄影,拿到中国大众文化(深圳商报)来说事,其效应我很有兴趣想知道。

不知道国内有没有报导美国小众文化中,摄影界的最新动态?最近两年,摄影的档案性质是个热点。举个例子,正在旧金山现代艺术馆里展的一个摄影作品:两位摄影师花了一年半时间,跑遍一些政府的档案库,过片超过百万,挑出冷战时期的档案照片50幅来展,有看头的地方是,从照片里看不出任何情节(例如一个风扇吹起很多鹅毛,几位科学家模样的人认真注视)。这件摄影作品的创作是挑选过程,摄影师本人不参与摄影。我实在想不明白,把这种代表西方摄影最前沿最有成就的小众艺术如果介绍到中国的大众文化范畴,会是个什么局面?

如果中国的摄影大众文化,想拿西方做个参照,希望得到什么?大众的还是小众的?

大众的看看flickr就知道了。


大众与小众之分?无非是指专业与业余之分吧..
摄影大众化指的是,这玩意早就不是以前少数人玩的象牙塔.业余的比专业的玩得更出色多得是.

俺转贴这篇文章,无非是关注国际摄影最新的信息,现在倒想知:这位老美摄影评论家----A.D.柯曼(《美国摄影》杂志“1998年摄影界百名最具影响力人士”之一)所说的: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相互融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虫虎身在美国,可能知道的比我们多,请赐教.


____________________
倡导互相点评,交流互动!

偶有点评,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
摄中有道,像由心生
欢迎浏览林中响箭摄影网:
http://hlishg.southpp.com/
个人摄影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uangying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01 02:05  #130
会员
可娜的世界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精华: 1
积分: 1730
发帖数: 1498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加拿大, Ontario, Thunder Bay移居London了。
Re:Re:Re:转贴一篇老外谈中国摄影的文章
引用:
最初由 林中响箭 发表


大众与小众之分?无非是指专业与业余之分吧..
摄影大众化指的是,这玩意早就不是以前少数人玩的象牙塔.业余的比专业的玩得更出色多得是.

俺转贴这篇文章,无非是关注国际摄影最新的信息,现在倒想知:这位老美摄影评论家----A.D.柯曼(《美国摄影》杂志“1998年摄影界百名最具影响力人士”之一)所说的: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相互融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虫虎身在美国,可能知道的比我们多,请赐教.


"摄影大众化指的是,这玩意早就不是以前少数人玩的象牙塔.业余的比专业的玩得更出色多得是." 精辟!

“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相互融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也很想听听这个。

还有我感觉,如果在讨论中加上片子,是否更容易些,对发言人和听众二者都是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那些瞬间失去生命的同胞姐妹相比,与那些在灾难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们相比,我们任何的痛苦和困难都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

其实快乐很简单,把每天当成人生最后的一天来过就行了。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01 03:46  #131
会员
虫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1
积分: 2496
发帖数: 234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美国, California, Palo Alto
Re:Re:Re:转贴一篇老外谈中国摄影的文章
引用:
最初由 林中响箭 发表

大众与小众之分?无非是指专业与业余之分吧..
摄影大众化指的是,这玩意早就不是以前少数人玩的象牙塔.业余的比专业的玩得更出色多得是.

俺转贴这篇文章,无非是关注国际摄影最新的信息,现在倒想知:这位老美摄影评论家----A.D.柯曼(《美国摄影》杂志“1998年摄影界百名最具影响力人士”之一)所说的: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相互融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虫虎身在美国,可能知道的比我们多,请赐教.


赐教不敢 到这里为了交流学习。当然我的学习重点是中国文化本源,所以特意到国内的论坛讨教。请林中响箭,诸位DX都来发表感言。小板凳早摆好,不该叫我做冷板凳吧?

我说的大众和小众,意思就是简单的人多和人少。现实中绝大多数专业摄影师在大众的圈子里(婚礼,风光,新闻等)。另一边也有业余的挤在小众的文化圈里(不一定都是贵族化的沙龙,美术馆画廊。比如嬉皮不贵族,但小众,且业余)。

柯曼讲的第三代摄影教学,我倒是有切身体验。基本上是观念和技法两大块,特别强调观念和创意的训练。纪实是手段,技法的一种。做观念,可以用纪实的手法,算是纪实进入了观念,但也可以完全不用纪实的手段。反过来,搞新闻摄影的,受这种训练的影响,纪实里有观念的因素,不存在没有观念的纪实(说“我没有观念”也是一类观念,用标头盲拍)。

可娜建议上片,好主意。
纯粹观念而且绝对小众,运用纪实的元素(万州被三峡工程葬身水底)。“三峡万州携竹林七贤云游图”其中的两幅





今天的TIME图片,伊朗纪实,配合讲伊朗“复仇”的短评。广角近摄,夸张视觉,都是观念的产物。目前这种纪实占主流。因为大众喜欢,大众化。
虫虎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虫虎 最后编辑于: 2007-02-01 04:31 ]

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吃饱了撑了打的第一个响嗝(1991)
Art=Communication(1997)
艺术回归大众=大道无形(2005)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02 03:10  #132
会员
文卓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78
发帖数: 17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道释三教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而他们的教义多数都是形而上的,是不可能用形而下的物质形态表现的,用摄影这种形而下依靠形象表达意思的东西来表达形而上的理念难于上青天。到目前,也只有武打片涉及到形象化地反映这些内容,还没有其他的内容可以以形象的表现方式说得清楚,譬如“精气神”如何表现?“仁义礼智信”如何表现?“三生万物”的万物是有形的,道、一、二、三都是无形的。通过有形的万物最多只能表现“三”--阴阳相冲,“二”--阴阳及其辩证关系是很难用形象表现的,要表现的话,也只能用概念符号,用观念摄影的方法,成为一种小众的摄影行为,世人谁也看不懂。
“大道废,讲仁义,仁义废,讲礼节”,人类社会确实是一个江河日下,世风不古的发展过程,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所倡导的“克己复礼”当年都难以做到,更何况物欲横流的现在,就更难做到了。摄影本身就是这种物欲横流的产物,欲以摄影来反映抽象的、形而上的东西,岂不是缘木求鱼。
虫虎兄:“我想了解大家如何看待易经禅宗之类的文化本源?感觉在中国是否有提倡的意义?”提倡是为了“把根留住”,否则“一剪梅”,就使得中华民族没有了根基和方向,道理不言自明;提倡是为了防止另一种方式的“大革文化命”的发生,废除中医,尤其是大学文科教育方面的全盘西化(学了皮毛,去掉精髓)和历史教育中的去政治化(上海版的历史教科书)等。
易经禅宗本人略有涉猎,其中的学理不是我们现在人所学到的思维方式可以理解的,更要靠悟性,靠修行。东方宗教是靠修行,靠衣钵传承,“教外别传(另传)”“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东方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苦修成佛得道的,不象西方宗教创始人都是天生的特异功能者(耶稣、穆罕默德)。
中国历史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硕果仅存的可以传承几千年没有间断的,内在的道理就是这些形而上的东西(龙脉是一种解释)没有断绝(肯定有人认为我胡说)。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02 04:52  #133
会员
虫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1
积分: 2496
发帖数: 234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美国, California, Palo Alto
非常感谢文卓DX发表高见。这里高人如云,不充分发掘DX们的智慧资源,我觉得愧对祖宗。
继续整理学习笔记:

引用:
最初由 文卓 发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道释三教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而他们的教义多数都是形而上的,是不可能用形而下的物质形态表现的,用摄影这种形而下依靠形象表达意思的东西来表达形而上的理念难于上青天。到目前,也只有武打片涉及到形象化地反映这些内容,还没有其他的内容可以以形象的表现方式说得清楚,譬如“精气神”如何表现?“仁义礼智信”如何表现?“三生万物”的万物是有形的,道、一、二、三都是无形的。通过有形的万物最多只能表现“三”--阴阳相冲,“二”--阴阳及其辩证关系是很难用形象表现的,要表现的话,也只能用概念符号,用观念摄影的方法,成为一种小众的摄影行为,世人谁也看不懂。

说的透。正是我目前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道和禅的当代表述。我自己的体会和尝试,一方面有自知之明,能表达只有文卓兄说的“三”皮毛,最多比语言更逼近一点悟性的直觉。另一方面,即便皮毛,目前还是太稀缺,需要有大量人去做,因为很有价值。再者,皮毛因做的少,如何表达,探讨得很不够,正好创造了大量的创作机会去探索,尤其在做大众方面。摄影媒介的局限性很大,我以前用图片序列,现在开始利用视频和声音做互动的小短片,希望容易被大众接受并产生互动。

引用:
最初由 文卓 发表

易经禅宗本人略有涉猎,其中的学理不是我们现在人所学到的思维方式可以理解的,更要靠悟性,靠修行。东方宗教是靠修行,靠衣钵传承,“教外别传(另传)”“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东方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苦修成佛得道的,不象西方宗教创始人都是天生的特异功能者(耶稣、穆罕默德)。

嗯,我们学了不少西式的形而上学和逻辑思维,使得超越理性和感性的悟性的训练变得困难。我觉得艺术是个很好的(初级)修行手段。琢磨古代绘画书法,可以说都成了先人修行的工具,现在可以借鉴其方法,用于现代生活,用于入门。进阶要靠衣钵传承,可惜有资格的师傅太少了。

引用:
最初由 文卓 发表

中国历史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硕果仅存的可以传承几千年没有间断的,内在的道理就是这些形而上的东西(龙脉是一种解释)没有断绝(肯定有人认为我胡说)。

我始终没有弄明白其中奥妙。情愿相信“龙脉”的存在,我们不知道的远远多于已知的。
其实前面提到的大众和小众不分的情形,就是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功效。明明在引入西方的观念(柯曼的访谈),到了中国,首当其冲的观念解读就立刻变了样(编辑发行方式),按照中国自己习惯的方式解读。  我自己认为是好事情,而且相信改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吃饱了撑了打的第一个响嗝(1991)
Art=Communication(1997)
艺术回归大众=大道无形(2005)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02 09:03  #134
NNN
会员
NNN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精华: 1
积分: 1343
发帖数: 1077
注册日期: 2006-02
来自: 中国, 上海, 跑了半个地球,现在混在上海……
即便是道和禅这样的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还是要靠形而下的物质形式作为基础,并且在修炼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形而下的这样的形式。中国古人的修炼也是通过观察万事万物生生不息而得道的,道和禅需要悟,但是也要借助形而下的物质形式来修炼来解释,“慧能的佛性思想的要点:佛性永恒,人人具有;涅槃解脱之道就在现实生活之间;人们应与空、不二的佛性相应,修持无念禅法,取消一切善恶、取舍的观念”,即便是这样的禅的境界,也需要用菩提无树,明镜无台这样的形象来解释才能说清楚。

所以,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是可以用形而下的物质形式来表述和解释的。中国的传统国画强调写意,我觉得讲的也是这个意思,表达的是思想上的精髓,而不是外形本身,但毕竟画还是要有形的,如果没有形,观者更不知其意了。

所以,我觉得不是做不到,但是做得到的确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所以做得到的人,就会被称为大师。我觉得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就像六组慧能一样,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明镜本无尘”来解释他的禅,深奥的禅就用这样简单的即便是老百姓也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这就是大师。就好比,如果一个经济学家不能让菜市场老大妈听懂经济学的原理,非要用术语来表达的话,那么就说明这个经济学家自己的认识还是不够。禅无处不在,万事万物皆有佛性,道与禅不是高高在上的,就在身边的一点一滴,斗胆说一句,这大概也是为什么4000年文明不灭的原因吧。

不能表达,或者只能在小众里表达,大概是因为本身对道和禅理解得还不够吧……大家都说“摄影的功夫是在摄影之外”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 此帖由 NNN 最后编辑于: 2007-02-02 09:38 ]

____________________
Life sucks, so suck it up and shut your mouth just work your tail off!!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02 09:33  #135
版主
太白遗风

级别: 大学三年级
精华: 5
积分: 27312
发帖数: 25622
注册日期: 2005-12
来自: 中国
文卓兄的高论十分佩服.。在中国,就普遍的人来说,中国的优秀传统太缺失了,但中国的龙脉当然不会断绝,毕竟大德高人是有的,只是社会对他们不了解、不宣传罢了。
对于道,《老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说得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就象文卓说的,只能靠修炼和体悟。
对于和佛、道的缘分,真是很难的,就象是在大海里,有一根浮着的木头,而人尤如一只盲龟,想抓住浮木该有多难!但不管有多难,浮木还是有的,要有信心和恒心,抓住还是有可能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0):    1   <<  6  7  8  9  10  >>   30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5:23.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