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悟境的实例解析 — 什么是悟境?如何表现悟境?
关于原创性(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06-02/02/ff808081090f7cec010927d7871719f61.shtml)的讨论将问题充分展开,导入方向,穷追不舍。现给出第一波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可作为一个具体的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望回贴批评讨论。
1.悟境的美学意义
美学意义决定于哲学的本体。如果在哲学上认同了“道”是宇宙、世界、人生的终极,由于悟境是人们对道的切身体验和经历,因此,表现悟境的艺术,在美学上具有最高的审美价值。中国的传统艺术,以悟境为核心目标,以意境的深浅为作品高下的判据。
正因为道的“不可言”特征,定义具体的悟境,只有通过悟境的表现。
2.为什么采用禅学的手段?
对道家思想的探究,已经解决了本体论的问题,确定最根本的主观态度,既道的同一或归一(也是原创性的本源)。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对道的推进,于禅宗成就最大。胡适,南怀瑾等现代学人均认可禅宗为集儒释道之大成者。一千五百年的禅宗文化留下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禅语公案。有了具体的不抽象的语言表述,非常适合当代的符号学和结构主义分析,较之“道”的文献,运用现代工具可操作性强。与时代和西方接轨,禅语公案是个天然的交汇点。此外,铃木大拙把禅介绍给西方,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西方对禅学最不陌生,表皮的知识相当普及,有利于接受教诲(轰炸)。(近日听到一则麦当劳广告,广告词竟然是句铃木在美国推广的流行禅语,”the sound of one hand clapping”,单手击掌之声)。
胡适,铃木大拙和西田几多郎首次将禅学与西学进行了比对,为后人奠定了基础。不像胡适,铃木大拙本人是位能入定的禅师。他认为唐代的临济义玄于禅学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因此,这里的分析框架,采纳了禅学成熟期临济的“四料简”,并与符号结构分析相融合。
3.悟境的四种结构
临济的“四料简”,以结构主义的方式看待,确定了悟境递进的四种结构:“夺境不夺人,夺人不夺境,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临济的意思里,“人”是指主观的意念,即心,“境”是指客观的现象,即物。禅宗的精义是做减法,“夺人”是消除主观(“除我执”),“夺境”是消除客观(“除法执”)。下面通过具体应用操作来理解。
4.悟境的实例解析
(1)夺境不夺人:客观现象已经毫无真实可言,指“空”,主观上却有明确的,实在的感觉。实例参见拙作“微风”和“橡树”(取自我的Photo Blog,
http://blog.nphoto.net/chunrayxia/ff80808109e145ca0109ea4d07dd1c12.shtml http://blog.nphoto.net/chunrayxia/ff8080810a7b4e8f010a848fca132109.shtml),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消除客观真实,然而又没有明确的含义和隐喻,以期产生主观上的空灵。 这种意境的空灵感觉很直接,很具体,很实在。这是我们最常见的悟境表现类型,有传统山水画的留白和散点透视,当代的一些东方韵味的超现实主义(如Jerry Uelsmann的摄影蒙太奇)和抽象表现主义。套路比较成熟,观众易接受,但没有什么创新的余地。
(2)夺人不夺境:客观不变,现象保持原来的样子,“我”则不见了。这种空感,非常飘,非常虚,以至于成为没有感觉的感觉。实例请见彦谷的《每天》(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05-09/17/ff80808108007a730108007b59c436ba.shtml)。彦谷日志性地将每日的形象捕捉随意或有意地堆积在一个长贴子里。捕获的形象是真实的,对客体不加歪曲,不予摆布。完整地去看图片序列,任何人如果去试图解读出某个具体的含义,对不起,作品确确实实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想说,也说不出什么来头。然而,如果能静下心来,十分投入地看图,不要去琢磨图的意思,把它真真切切地当作每日的平凡,看着看着,慢慢就看没了自己,进入了不觉的悟境。随机发散的念头,胡乱地堆在一起,能够把人的意识扫个精光,也是对意识的有效解构。论坛里的推荐作品有不少属于这个类型,尽管“散念”的力道有强有弱。
由于萨特的存在主义,西方对于虚无的存在态度消极,有失去彼岸的惶惑不安(二元意识作祟)。此岸彼岸本为一岸,回头是岸。发现“我”不在了,我们不必庸人自扰,钻到西方的怪圈里。反过来应该庆贺自己的悟性精进。
(3)人境俱夺:物我两忘的境界。单纯无我的悟境称为“原悟”,如同初生婴儿的意识状况,只对客观外界条件反射,尚未形成自我。而物我两忘的境界称为“初悟”,是禅宗修行开悟的第一目标。这一关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关键在于能否舍弃一切正常的逻辑思维,把一切二元对立看成一元。
历史上禅学的教学实践,灵活运用“机锋”启发开悟。《无门关》有句著名的禅语,“不得有语,不得无语,速道!速道!”这句话代表了相当数量的公案禅语。其符号结构为:一个语义逻辑上彻底自相矛盾的符号序列,最终在时间上高度压缩形成强烈对比,以制造不可思议的险情和紧迫感。古人的具体应用常见于禅宗教学里的“棒喝”,以利于学人彻底放弃思考。对此功用,冯学成在《念头上的禅观与功行》一文中有比较详尽的描述:
“棒喝以“德山棒”、“临济喝”为主要代表,是当时令参学者谈虎色变的刚烈禅风,远不似沩仰、曹洞之禅那般温文尔雅。棒,用德山禅师的话来说,就是“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没有丝毫道理可与你讲。问题在于,当祖师的棒子落在头上时,你的感受如何?是有念?是无念?是迷,是悟?这是一个极为复杂深沉的心理状态。比方说,一个学佛多年,理论素养不错,但在实践功行上尚不得力的人,听说禅宗是教外别传,是以心印心,可以使人言下顿悟。这样,他就可能抱着一个求悟的心态,也抱着对佛法的种种认识和见解来请教。当祖师的棒子落在他头上时,他会有哪些感受呢?
一是认为禅师是疯子,根本不懂经论,不过是在那儿盲棒瞎喝,故弄玄虚,自己大可置之不理,扬长而去。二是半信半疑,捉摸不透,在棒后胡思乱想。三是如临济大师那样,在挨棒之后反思自己“有过无过”。还有一些人,被棒子打得头脑血流,昏死过去。几种结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棒子一击之下,原先那一肚皮的疑问和希望,都会被打得无影无踪。一切理论的,经验的东西,都会在棒头落下之时荡然无存,这时,自己的心灵或念头,或可处于那么一个极其短暂的“空”的状态。用禅宗的话来说,这是电光石火般的一瞬。在这一瞬之间,你若把握住、体验到背后的“那个”或“这个”,那就阿弥陀佛,向你道喜了。若是当面错过,疑神疑鬼,那就太可惜了。
这个极为短暂的,不可言说的状态,禅宗称之为念头脱落或“桶底脱落”。这也是一念,不过是无念之念,或念而无念。若能在这一念中通向根本,如马祖弟子水潦和尚所说的:“于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若能在这一念之中见到全体,如南泉和尚对赵州所说的“犹如太虚,廓然荡豁”;若能见到如六祖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样,就如五祖大师所说:“不识自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大丈夫、天人师、佛。”若能在棒头之下领悟到这一切,那么在禅宗的意义上来说,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见道开悟。”
如何表现这种“整人”的当头一棒?实例请见MEMO的《一件红衣服》(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06-03/18/ff8080810a04fd4d010a0ac486590b9c.shtml)和我做的系列实验四组(链接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06-04/14/ff8080810a8f2074010a943bb22c09a5.shtml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06-04/13/ff8080810a7b4069010a8ef5a8f02e25.shtml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06-04/15/ff8080810a8f2074010a99b2b9f313f2.shtml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06-04/15/ff8080810a8f2074010a9995268313e3.shtml)。作品有着相似的结构:一组没有具体意义的意识平缓地流动,思想的指向不明确。起初浮动的思绪渐渐平静下来,最后加入少量扰动,以诱惑观者的心念萌生,刹那间,一个逻辑上完全不讲道理的符号画面突然出现,咯噔一下,一刀将那即将萌生的念头齐头斩断!然而,观者如果执着于思维,费力地去理解那个不讲道理的道理,只能得到无穷的困惑。反之,如果放松自己的意念,抛弃思维,则将跨过那个无理的符号,无门之关一跃而过,会感觉到一种“飘空”。瞬间里,世界没了,心物两不在。
需要指出的是,公案禅语的结构有非常丰富的多样性。上面仅仅解析了其中的一个结构。类似的和不同结构的表现,也见于北风的《三月》(几幅惊惊乍乍的动物充当了棒子),彦谷的《每天》里个别特离谱的片段(第24页最后的那只耳朵是棒头),朱子和MEMO作品的一些段子(注意MEMO《就这样》里的猫符号,朱子《北京的几张散片》里的佛像符号)。其他人的作品,我尚未分析。
(4)人境俱不夺:返朴归真。属于彻悟的境界。原悟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的悟性远没有达到彻悟的境界,不敢妄加评论。但有一个推测,花和尚的酒肉穿肠过,可能是件历史上最早的“人境俱不夺”的行为艺术作品。
5.悟境与原创性
悟性同时具备感性和理性,认识和实践(知与行)必须同时存在,使西方人难以理解。当代西方哲学只能有限地部分地涵盖道和禅的理论。不可解释的部分,谓之东方神秘。理解只能停留在“夺境不夺人”的简单层次上。因此,用当代艺术营造“夺人不夺境”和“人境俱夺”的悟境,是极其前卫的实验,具有高度自由的原创性。由于超出西方人的理解范畴,我们需要下一些功夫向西方阐释和推介。
6.从感性升华到悟性
单纯追求个体感性的艺术取向,仅仅停留在“小我”的自我世界里。花样可以不断翻新,但不可能有所超越。升华到悟性,进入“大我”,便有海阔天空。退一万步,悟境至少能提高情智(emotion intelligence),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对于后现代生活,是非常有效的心理保健方法。纯感性和反理性的艺术可能容易与“夺人不夺境”混为一谈。区别在于,纯感性表现人的感觉为实,有所指(例如压抑孤独,甜美清新),而悟境里人的感觉为虚,除了无我的空,无所指向。
需要说明的是,创作本身不应该以悟境的层次分出高下。没有任何悟性的作品,只要表达到位透彻,当然也是好作品。例如,不少人更喜欢许巍开悟之前唱的歌。悟境的层次仅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品位。如果试图去表现悟境,我不认为流行的“狗眼看世界”的手法总是有利于营造无我的悟境,相反,刻意的效果强加了过多的主观色彩。换言之,符号的指向超出了客体的承载力。符号或者表达明确的情绪,或者含有叙事的隐喻和情节,都属于应该塀弃的“杂念”。然而,适量的“狗眼”浑浊,又非常客观地记录表现了意识的跳跃和衔接。因此,对“狗眼”的把握,全在“浑”若天然。“狗眼”过了量,就有“醉酒用毒”之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