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摄影杂谈 > 中国摄影发展方向的思考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0):    1   <<  16  17  18  19  20  >>   30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NNN 于 2007-02-26 03:27 解除置顶
2007-02-23 04:04  #286
会员
文卓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78
发帖数: 17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可能受风光摄影的影响,我的人文纪实片子还不是很会讲故事,图片里的恰如其份的故事内容比较少,也就是人物动态瞬间的故事性把握得不到位,还是视觉语言讲故事的修养不够,平时都是抽象思维比较多,看来今后要多从故事性比较强的电影里学习,将流动性的画面变成单幅画面来消化吸收,提高自己的故事感。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道理有时候很明白,就是做到就难免眼高手低。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3 04:15  #287
会员
文卓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78
发帖数: 17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还有个问题就是,试验性的片子往往没有判断标准,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经常是找不着北。知道风光摄影的标准是什么,但是不知道试验性片子的标准究竟如何把握。
标准问题与流派风格有着很大的关系,不同的流派,标准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是新地貌流派的那张片子,在其他流派中就会认为没有什么价值。
写到这里,我忽然有点明白了,颠覆风光摄影的风格就是一种标准。我会再往下想的,该颠覆什么,怎样颠覆?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3 06:16  #288
会员
虫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1
积分: 2496
发帖数: 234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美国, California, Palo Alto


文卓DX这样建设性地研讨,我们的公共研究成果积累会很快。希望很快能超过学术小圈子,那个象牙塔里理不清楚大众文化的问题。有人喜欢找捷径,做观念摄影去了,好处是立竿见影,坏处是被人看不懂,把自己孤立在狭小的小众范围,走出来,又要从头做起。我想一开始能避开观念摄影最好不过。

我说的可能不对,我觉得文卓DX的纪实探索恐怕需要缩小包围圈,锁定在某一类具体的自己最喜爱的题材,确立一个比较明确的主题思想,有个具体的想法,才容易有突破。评判的标准也容易明确。

非常欣赏“摄影时脑子要空”的说法。我发现拍禅境题材时,都有这种感觉,基本上处于忘我的状态。这个经验值得好好交流。亚当斯和布勒松都强调触动快门时内心的激情,中国人则反其道,去除心中的躁动,拍出来的PP感受很不一样,绝对有中国特色。新摄影上有位入境的高手“沉井蚊”,心性极静,人也静。连他几张PP过来学习欣赏,在此打个招呼,这家伙不食人间烟火,从不发帖。

沉井蚊 BLOG链接

沉井蚊是位动中求静的高手,相信他拍片时,很空灵。毫无日本人表现禅境的那种诡异。













[ 此帖由 虫虎 最后编辑于: 2007-02-23 07:19 ]

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吃饱了撑了打的第一个响嗝(1991)
Art=Communication(1997)
艺术回归大众=大道无形(2005)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3 08:32  #289
会员
chienwa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51
发帖数: 50
注册日期: 2007-01
来自: 加拿大, ON, TORONTO
引用:
最初由 文卓 发表
刚出差回来,现在有空,不妨再辩论一下。
关于构图是科学的说法,太白遗风兄拿来了美国科学家的试验结论来证明。看完证明以后,依然是五里雾中。试验结论只是说明了人的视知觉与力学、化学和生物微电的量和比值的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并不能说明与构图理论的关系,这个惊险的跳跃也太大了。构图毕竟是一个主观的体验,每个人的力学、化学和生物微电的量和比值是有差异的,对平衡性的认知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如果你能证明人们之间没有这种差异,才能在证明构图是科学的结论上往前推进了一步。构图的内容很多,我们能不能证明这一种构图比另一种构图更加科学?--我们千万不要陷入了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迷信科学也是一种迷信。
在我的主页上谈到了佛教的三种境界,其中引用到对摄影的境界上来,第二种境界就是我们入了摄影门槛的人的境界,一切按照摄影的教条来,包括对构图的要求。到了第三种境界就是物我两忘、心物一元的阶段,所谓的构图根本就是没有用的东西,你怎么看到舒服怎么拍下去,拍下去就是一幅好照片,其他人就来总结是如何构图的了。学了皮毛,忘了精髓。


赞成这个说法!

我还处在在屋子里放飞气球,遭遇天花板的阶段。可能理解不了那么深刻。但觉得无论什么形式的艺术,其内涵都是要感动谁谁谁的,首先被感动的应该是自己,不管采取路什么样的形式,连自己都没感动呢,却想着如何去感动他人,那实在是一种奢望。

不会因为布勒松喜欢我就喜欢,也不会因为罗伯特不喜欢就不喜欢。抛开大师(或者民众)崇拜说,只注重感动你的点位,而不是符不符合劳什子构图等等羁绊,让你感动了你就拍(好像没必要还非得提提技术必须娴熟吧?),这就是作品。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3 08:52  #290
会员
苏眉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1
积分: 7269
发帖数: 6948
注册日期: 2006-10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小苏才摸单反四月,不敢称摄影爱好者,充其量是升级了玩具而已。
自己色得快乐,是最主要的,用相机记录想记录的瞬间,比如女儿成长中的精彩瞬间;用相机表现内心想表现的,比如一种内心的想法,如对人生的思考;也妄图用相机来代替曾经的画笔,小苏本爱画,现丢弃多年技法全无,用相机有时可以表现部分,因为前期后气都还幼稚,只能表现部分画意,相机快捷且容易过画笔。说了这些,就是暂且不必以此换饭票,当然啦也换不到银子。

而娱乐自己的同时,兼顾周围人当然最好,也是一种精神享受,比如单位MM很喜欢我给她们拍照。

哈,其实呢,中国摄影发展方向的问题不关小苏事体,远非小苏可以议论左右的,小苏还在此乱冒泡,委实是欠扁了!
另外,文先生,有人喜欢理论先行,方法论先行,有人喜欢实践中成长,其实都是个人习惯使然,其实不必求同。小苏以为。正是各得其所。
然否?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3 09:27  #291
会员
叶榆人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607
发帖数: 565
注册日期: 2001-12
来自: 中国, 云南, 大理
我个人觉得,拍风光也好,拍人文纪实也好,不要刻意去想标准是什麽,就是所谓“拍摄时,脑子要空”,这不是说不动脑,而是要有悟性,从平常景象中发现不同的韵味,能及时抓住。
风光摄影,并不是简单的看到就拍,而是拍时,要动脑。在风光摄影中,有的闻名的景物,拍得人很多,为什麽有些人拍出了独特的画面,有些人拍的画面都雷同,这就是动脑的问题。比如,我的家乡大理三塔,就有很多人拍,大理本地的,省内外的,国外的,新摄影上就有好几幅大理三塔片片,只要注意看,对比一看,有的人拍三塔,就有独特的韵味。
人文纪实摄影,也不是看到就拍,也得动脑,人文纪实摄影,有的具有新闻性,有的不具有新闻性,难点在于从平常的景象拍出人的特色。人文纪实摄影直接地说人,说人的“酸甜苦辣”,这就要求在拍摄时,是用平和的方式说,还是用激烈的方式说,方式不同带来的效果不同,难点在于使受众信服。人文纪实摄影,大多是从平常的景象中来,有的看似故事性不强,或很平淡,但只要多体会,会从平常中看出不平常。比如楼上虫虎DX帖的几张片片,就是如此。人文纪实摄影,还有一种是民俗摄影,这是记录和关注民俗的人文纪实摄影,在拍摄时,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
一句话,要谈论摄影,谈论摄影发展方向,不要老在争论风光摄影与纪实摄影的高下,再则,也不要把拍张片片娱乐一下,高兴一下,与摄影创作当成一回事。如今的中国,照相机不是稀罕之物了,拿着机子拍照的,不都是为摄影创作。而摄影创作是一个非常费脑力,体力,财力的事,也得在实践中多模索,才能不断进步。学无止境。


[ 此帖由 叶榆人 最后编辑于: 2007-02-23 12:47 ]

____________________
想有好眼力,看天看地
本帖评分记录
NNN   2007-02-23 09:43   +10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3 11:10  #292
会员
虫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1
积分: 2496
发帖数: 234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美国, California, Palo Alto
引用:
最初由 苏眉 发表

哈,其实呢,中国摄影发展方向的问题不关小苏事体,远非小苏可以议论左右的,小苏还在此乱冒泡,委实是欠扁了!


说岔了,苏眉DX的意见,当然代表了中国摄影的发展方向。原委很直白,“精英”文化圈引领方向的霸权职能,也被一同解构了。好玩吧,挺像文革,造别人的反,有一天自己突然被隔离审查了。

大家别小看了我们这里的严肃探讨和唇枪舌剑。诸位的发言藏着大道理,也许方向就在拍拍玩玩的游戏中,到达大彻大悟。我刚读了鲍昆去年发在《中国摄影》上的“困兽出笼”,好文章,把中国从五四到今天的摄影史作了个全面回顾。谈到当代近十年,感到摄影小圈子里搞的颠覆运动很猛烈,大概已经到了没有东西可颠覆的程度了,就差劈相机了。下一步差不多该走重构的棋,翻了翻鲍昆顾铮摄影评论家的文字,还没看到北,至少重构的问题还没提出来,实在不靠谱。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没有权威的时代。去年一个youtube视频网站,把美国大众传媒的牌局彻底打乱,时代周刊因此评出年度人物,“你”。


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吃饱了撑了打的第一个响嗝(1991)
Art=Communication(1997)
艺术回归大众=大道无形(2005)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3 13:23  #293
会员
chienwa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51
发帖数: 50
注册日期: 2007-01
来自: 加拿大, ON, TORONTO

“胃里的气儿,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图的是胃的舒服。如果往哪里走都舒心,那就随它怎么走——反倒顺。

若果气儿还正在酝酿着要往哪里走,就出来一群大夫给你B超、CT甚至MRI一番,来指明这个样子的气儿该怎么走,胃不知道舒不舒服呢。”

胃还不知道舒服不舒服呢,如何取悦于大夫的心情?

这个话在《影友杂谈》—— “中国的摄影急待解决的问题”里说过,在再加上一句话放在这里。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3 13:30  #294
会员
文卓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78
发帖数: 17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引用:
最初由 苏眉 发表
另外,文先生,有人喜欢理论先行,方法论先行,有人喜欢实践中成长,其实都是个人习惯使然,其实不必求同。小苏以为。正是各得其所。
然否?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有人强调非要怎样不可,男人偏好理性思维,女人偏好感性思维,老天爷都是这样安排的,人各有志,现代社会老子都不能要求儿子怎样,更何况我们素味平生呢?
我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现实,社会存在,个人怎么想是个人的自由,你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也可以作那样的理解,没有人逼你,我们不要象做了贼似的,以为我说的就是针对你。
关于理论先行还是方法论先行都不是原则问题,各人有各人的机缘和人生起点,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历史事实,瓦特发明蒸气机前就已经有了蒸气机,只不过这种蒸气机是由工人发明家根据经验来制造的,热效率很低,不能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而蒸气机的发明权却让瓦特拿到了,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瓦特按照理论来设计的。由此开创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先河,具有人类历史性的标志意义。
人们为什么要读书受教育,不就是要明白事理吗?难道教育部把这个道理也解构了不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3 13:52  #295
会员
chienwa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51
发帖数: 50
注册日期: 2007-01
来自: 加拿大, ON, TORONTO
呵呵呵,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儿,就发生在三天前的:和朋友们一起吃酒过年(人现在北京),在酒桌上,就艺术评论的问题和另一个朋友争执,最终还被动手了。大过年的,何必!

具体是什么问题引发的争执,忘记了。可能和艺术评论要不要取悦大众相关吧。

不禁也就想起来最初被勾引进摄影圈子的时候的一个老师来,我们这帮人反正这么点他的名儿“韩大侃”。现在是大师级的人物哦(可能有人知道是谁,没关系,我们不点真名)。

说这个小故事,很意识流,没有什么目的——先声明,我中午没喝酒。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3 14:58  #296
会员
虫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1
积分: 2496
发帖数: 234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美国, California, Palo Alto
理论先行还是实践中成长?
我们从重构的角度回到自家门口,中国文化本源,这个问题变得有趣。悟性必须通过知行一体来实现,理论和实践永远互相咬在一起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吃饱了撑了打的第一个响嗝(1991)
Art=Communication(1997)
艺术回归大众=大道无形(2005)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3 17:06  #297
会员
文卓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78
发帖数: 17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Re:理论先行还是实践中成长?
引用:
最初由 虫虎 发表
我们从重构的角度回到自家门口,中国文化本源,这个问题变得有趣。悟性必须通过知行一体来实现,理论和实践永远互相咬在一起成长。

炎黄蚩尤时代的文化无从查考,但是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龙图腾文化影响到现在海内外华人,一部《黄帝内经》开后代中医先河,一部《周易》、太极八卦和一部《道德经》开创本土宗教文化的发端,孔子则是世俗文化的奠基者,先秦诸子百家灿若星辰,自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以降,则少有大思想家产生,佛教是一个例外,作为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并被本土化,六祖慧能居功至伟。
若讲中国文化本源则当属龙文化和释道儒宗教文化可以堪称主流文化。炎黄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释道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干。重构现代文化当然离不开对龙文化、释道儒文化的起点再认识。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3 21:32  #298
会员
苏眉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1
积分: 7269
发帖数: 6948
注册日期: 2006-10
来自: 中国, 广东, 深圳
你看你啊?
引用:
最初由 文卓 发表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有人强调非要怎样不可,男人偏好理性思维,女人偏好感性思维,老天爷都是这样安排的,人各有志,现代社会老子都不能要求儿子怎样,更何况我们素味平生呢?
我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现实,社会存在,个人怎么想是个人的自由,你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也可以作那样的理解,没有人逼你,我们不要象做了贼似的,以为我说的就是针对你。
关于理论先行还是方法论先行都不是原则问题,各人有各人的机缘和人生起点,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历史事实,瓦特发明蒸气机前就已经有了蒸气机,只不过这种蒸气机是由工人发明家根据经验来制造的,热效率很低,不能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而蒸气机的发明权却让瓦特拿到了,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瓦特按照理论来设计的。由此开创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先河,具有人类历史性的标志意义。
人们为什么要读书受教育,不就是要明白事理吗?难道教育部把这个道理也解构了不成?

文先生啊,怎地很小苏也急起来了? 我并没有怎样啊,只是看你和喝多了的对话有感而多两句嘴而已,我本无意于此的。不要把我拽进来啊,小苏一向坦诚率真,不喜欢做贼的。别这样说我,不雅,不雅! 冤枉呀!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4 00:16  #299
会员
文卓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78
发帖数: 17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芙蓉姐姐成为红人并不是因为她美还是不美,而是因为她的出位,自恋到出位乃至于到了张狂的地步。中国人喜欢看热闹,过去官府砍人头就有不少闲人看热闹,因为砍的是别人的头,换成土匪砍人头就没有人敢看热闹了。在社会道德价值观成熟而有序的情况下,有人就喜欢挑战这个社会的道德价值底线,而世人也想看看这个底线在哪里,所以越出位,就越多人起哄看热闹,就是希望能够加快挑战底线的进程,这就是常言说的唯恐天下不乱。人气就是这样集聚的。网络商对于这种人气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当然会在里面推波助澜。
超女则是另一种合乎规程地对社会已存关系的颠覆,过去让人功成名就的方式只适合符合某些门槛的人群和采取的不透明程序。现在打破了这些门槛,可以全民参与,公开竞争选拔。使得按原有程序门槛不得其门而入的普罗大众也有了功成名就的希望。
所以,无论芙蓉姐姐红还是超女热闹,都是对已存价值的颠覆、解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4 00:45  #300
会员
文卓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78
发帖数: 173
注册日期: 2006-08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回归中国文化的本源,我们所看到的只是龙、释道儒这些有形的概念,真正起作用的是藏在这些有形概念之上的无形的东西。
印度的达摩来到中国传扬佛教,首先到达广州,(广州有个地名叫做“西来初地”就是纪念达摩在这里上岸)当时梁武帝十分信奉佛教,见有印度高僧来到,马上派人到广州专程请达摩到南京首都。梁武帝以十分之高的规格欢迎达摩。一见达摩,梁武帝就迫不及待地表白自己是多么地信奉佛教,造了多少寺院,供养了多少僧人等等,达摩始终不发一语,见梁武帝说完,达摩就起身告辞。出得南京城,来到江边,折下一支芦苇放到江面,然后踩着芦苇过江。这就是著名的“一苇过江”的典故由来。后人解释,为什么梁武帝与达摩话不投机?原因是佛教里面有两种“德”,一种是福德,一种是功德,达摩认为梁武帝信奉佛教是为了求福德,而达摩东渡则是为了弘扬佛教,需要的是求功德,传衣钵的人。显然,梁武帝不是传衣钵的人选。
福德是施舍的方法,功德是修行的方法。这与新摄影上的人们一样,有的求“福德”,只是玩玩摄影,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理想,找个精神的寄托所在而已;有的人则是求“功德”,将新摄影当作是交流经验实现理想的园地。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0):    1   <<  16  17  18  19  20  >>   30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20:03.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